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三个指标体系,对东北三省对外开放度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东北三省对外开放度虽有明显提高,但与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各省间的差异较明显。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农业大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外向型农业已成为自治区政府及农民的一个主题。通过对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Sw0T分析,充分认识到新疆外向型农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从而给出新疆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供给与需求的双重约束,使得新疆进入了新型工业化时期。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新疆在中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出来。为了寻找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空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要构筑外向型主导产业。构建了增长潜力、关联效应、对外开放度、技术进步、就业功能、可持续发展、区域比较优势七个外向型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和13个量化指标。以此为基础,实证选择分析得到了新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外向型主导产业。它们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七大产业。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欧盟对于我国是仅次于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冲击,梳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欧关系发展和双边经贸合作,对推进长三角地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16,(3):81-83
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正为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8个国家接壤、拥有17个国家一类边境口岸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成为中国东、西部联结中西亚乃至欧洲的黄金通道。新疆积极推动建设西行国际货运班列集结中心的举措,将使乌鲁木齐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陆路港口。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途径,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时期的基本国策。辽宁省建立辽东半岛开放区,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带动全省经济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而采取的重大步骤。对外开放,实现外向型经济,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需要经过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发展生产力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为了加速向外向型经济转变的步伐,下面就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如何实现外向型经济的战略转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旅游购物贸易作为新疆边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贸局统计,2005年全区旅游购物出12125.79亿美元,占全区边贸出121总额的66.7%。2006年旅游购物出口达45亿美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郑广坤 《时代经贸》2014,(2):272-273
国家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疆跨越武发展思路的提出,为新疆加快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如何更好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利用各省市对口支援所带来资金与技术资源,打开中亚市场,培育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大向西开放力度,拓宽中亚国家的市场,已经成为加快新疆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发展与新疆自身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新疆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的条件与面临困境,提出新疆外向型产业集群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施外向带动扩大对外开放陈立友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只有牵引作用的战略意义,已成为先进省份的共识,也为我省的实践所证明。我省以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建设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0.
《中亚地缘政治与新疆开放开发》一书(文云朝等著、地质出版社出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疆区域开发的外向型战略与中亚地缘结构特征研究”的成果。作为地质出版社“地球科学系列“丛书的一种,该书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的角度研究新疆与中亚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审视了新疆开放开发的自身优势、宏观区域背景以及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若干战略问题。新疆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新疆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