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已经成为改革背景下的一个亮点,它顺应了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是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艳 《特区经济》2006,(6):21-23
本文对管理层收购(MBO)涉及的若干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概念本身进行了新的诠释,并通过对比中国与英、美等国管理层收购的不同之处指出中国的管理层收购不能盲目照搬,最后对管理层收购带来的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以俄罗斯及东欧国家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从融资方式、定价方式、退出渠道等方面探讨了转型经济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本文对转型经济与典型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型经济国家由于市场环境的极度不完善,致使管理层收购成为一种对西方企业制度在短期内的简单移植,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借鉴这一经验,本文为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是当前企业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长,关系到企业生存。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为MBO     
《西部论丛》2005,(6):68-68
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 ikeW right)1980年发现管理层收购(M BO)现象,M B O来自英文M anagem entBuy-out,即管理层收购。M BO在西方有特定的含义,一般指管理层收购控股,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但在中国已经被演绎成“无论购买多少股权”,只要管理层参与都冠以M BO”,为避免概念上的模糊和混淆,在《暂行规定》中刻意回避了M B O这个概念,代之以“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M BO在激励企业内部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一般来讲,管理层收购的定义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于企业降低代理成本、增强激励约束机制、改善经营业绩以及有效整合企业资源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有存 《特区经济》2007,224(9):148-149
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分析,旨在讨论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公平性的分析,强调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确实存在资产流失的现实,但这并不是反对搞M BO的理由,主要是在于加强外部制度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3,(2):35-35
经济学家华生日前就MBO即管理层收购发表评论时认为,企业发展的方向是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的分离,出资人与经营管理层的分离,这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主要适合于小企业,因此目前炒得很热的管理层收购并不是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改革的方向.不能把企业改革中要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作用,提高对高层经管人员的待遇和完善包括股权、期权在内的激励机制与管理层收购、自己做老板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简称为MBO)是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并购形式,指的是企业管理层在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通过收购企业的股票或资产来拥有企业的控制权,管理层一般由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高级职员组成.  相似文献   

10.
郑谊英 《特区经济》2005,(8):274-275
管理层收购,即Management Buy—out(简称为MBO),它是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杆杠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方式在西方国家十分流行,它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反叛。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并购的不断深化,管理层收购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掀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通过管理层收购达到控股的上市公司已过100家,  相似文献   

11.
管理者收购、企业家职能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者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代理人问题",企业藉此能够建立一种努力与收益相对称的、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MBO与企业家职能的关系,认为MBO是对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回归;其次对MBO与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MBO是求解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及约束与激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其结果是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利益分配的改变,而MBO与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文章透析了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MBO,指出对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MBO的意义在于通过经营者持股解决从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过渡的二次创业问题;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目前应充分关注具有控制权的管理者以较低价格收购公司股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版MBO: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案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BO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反叛,又是一种创新。它是现代中国经济的最热门话题之一,是目前国有资产退出方式的又一新尝试。文章由中外MBO的产生渊源引出,通过粤美、胜利、宇通三家上市公司实施MBO过程研究,并对比西方MBO的操作方式差异,将中国版MBO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色"逐一突现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和国外的实践看,管理层收购(MBO)不失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中国MBO存在收购价格的起点不公平和运行规则不公平问题,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财政部作出"在相关法规未完善之前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决定无疑是  相似文献   

14.
高山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0):101-103
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MBO)对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建立高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MBO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收购价格不合理、国有资产的流失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MBO与长虹换帅中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风华  王俊杰 《改革》2004,(5):97-100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素之一是确立企业家本位,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的管理层收购(MBO)是中国实施MBO的基本视角,企业家人力资本补偿缺失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激励缺失是长虹换帅问题上的硬伤。  相似文献   

16.
桑笑 《科技和产业》2005,5(12):43-45
合理的收购价格是管理层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现行的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定价基础的做法是不合理的;由于管理层的历史贡献难以货币化,因此在定价时不应考虑管理层的历史贡献。为使MBO定价公平、合理,可以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模型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并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施春来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131-134
现代企业导入作为激励机制形式的管理层持股(MBO),是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解决不同利益目标函数和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制度创新的产物,MBO在我国具有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所具有的表征,因此在构建企业机制层面的意义远大于手段含义,目前急切需要在MBO实施机制上完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粤美的管理层收购案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小东 《特区经济》2009,(1):287-288
当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并购问题必将再次成为一个热点。粤美的管理层收购的成功,被人们称为我国"第一例成功的MBO",鉴于粤美的MBO脉络清晰,而且MBO后的治理结构比较具有代表性,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研究,希望能对以后的企业改制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