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潮》1999,(10)
中国证监会日前制定 了较为简化的审批程序,允许内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支持香港创业板市场顺利启动和健康发展。 境内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是境外上市的一种形式,其审批程序与一般境外上市的审批程序基本一致,但考虑到创业板市场强调“投资者风险自负”和强化  相似文献   

2.
酝酿多年、倍受关注的香港创业板市场10月正式成立,第一批有13家公司,其中香港5家、台湾4家、澳门1家、内地3家企业,成为首批幸运儿,在创业板市场上闪亮登场。这一举动引发了海内外企业家、证券商、投资者对创业板市场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内地众多企业更是跃跃欲试、积极筹划,以自身实力跻身香港创业板市场发行上市、募股融资,搭上这一极具诱惑力的"特别快车"。香港创业板市场的缘起香港联交所即将设立的"创业板市场",属于各国通常所称的"第二板市场(Second Market)"的范畴。香港联交所在其  相似文献   

3.
香港创业板市场于去年末正式创立后 ,引起了内地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我省作为全国经济强省 ,拥有大量的中小高科技企业 ,特别是优质的中小高科技民营企业 ,我们应该抓住时机 ,积极引导、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到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 ,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巩固提升我省在全国的经济优势地位。一、香港创业板 :为内地中小企业开通上市直达车1999年11月15日 ,香港创业板市场正式创立。至此 ,经过13年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后 ,创业板市场的构想终于付诸实践。创业板市场的设立 ,是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 ,加强国际贸易、金融中…  相似文献   

4.
一、创业板建立的主要特点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说,高科技产品、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三者缺一不可.设立创业板市场,使高新技术产业及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上市而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同时又能为风险资本的成功遇出提供制度安排,所以设立创业板市场是我国发展高新产业的内在要求.由于去国外创业市场和香港创业市场融资门槛高、成本高,所以许多中小型企业都在期待国内的创业板上市.据悉,目前已有数千家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其中大部分是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5.
近日,酝酿已久的香港创业板如期启动。经香港联交所批准,生产植物生长剂的内地生化科技公司──中国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首家内地企业。这对于正积极探求再次起飞却又屡屡受制于融资瓶颈的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特好消息。随着香港创业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内地民营科技企业将有机会藉此获融资支持。可以说,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正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中的最大困扰──融资瓶颈制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近20年来,…  相似文献   

6.
黄湘源 《浦东开发》2002,(10):26-27
最近,张江高科参股企业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张江)以配售方 式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市场发行19800万股H股,融资约1.58亿港元。本次新 股发行后,该公司随即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香港创业板似乎正在成为国内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福地。据香港方面的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联交所新上市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内地民企,计划在今明两年上市的国内民企至少有50家;而目前处于辅导期,预计将于明后两年上市的则有300多家。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有可能成为未来香港资本市场的主流板块。  相似文献   

7.
林华 《东方经济》2003,(9):38-41
“香港证券市场是中国企业通往世界的国际列车。”8月5日,在广州召开的香港上市(广东)研讨会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周文耀指出,香港证券市场既是一个本士市场又是一个国际市场,欢迎广东乃至中国企业在香港上市,可以充分发挥内地“世界工厂”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达到互补双赢。分析人士认为,自今年初以来,一度停滞的内地企业香港创业板上市热将再次升温!倍受资金短缺困扰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已将上市目标锁定香港创业板。然面,民营企业不顾高昂的融资成本及自身问题,采取不同手段,甚至走地下灰色通道,去挖掘最后一座金矿——香港创业板,他们赴港融资真的准备好了吗?他们真能得到港交所及投资者认可,并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8.
近日,酝酿已久的香港创业板如期启动。经香港联交所批准,生产植物生长剂的内地生化科技公司——中国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首家内地企业。这对于正积极探求再次起飞却又屡屡受制于融资瓶颈的中国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特好消息。  相似文献   

9.
王汀汀 《西部论丛》2006,(10):60-61
2006年8月9日,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公司大众食品(0708.HK)正式退出创业板市场,专注于新加坡股市。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国内众多企业不惜耗费巨资的夙愿,那么大众食品公司为何将这来之不易的上市资格轻易放弃?是一时冲动,还是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香港商情     
林影 《沪港经济》2008,(8):70-71
金融 网龙“跳离”创业板登上香港主板网龙是目前内地第8大网游公司,是继金蝶软件之后,又一家由香港创业板转为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企业。上市后,网龙的收益由2006年约1.2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07年约6.45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达到4倍。年度利润也由2006年约4298.5N元人民币增长至2007年约3.75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达8倍之多。  相似文献   

11.
香港创业板将于今年10月份开始启动,正式接公司上市的申请,并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有第一批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去冬今春以来,在北京及国内有关地区先后召开了多次关于香港创业板的研讨会、询证会等,国内的报纸等媒体对香港创业板也进行了许多报导,使国内企业对香港创业板有所了解。但对香港创业板的上市程序,操作实务等知道得很少。因此国内一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想到香港包业板上市,但不知从何处着手。创业板市场(也称二板市场)是有别于主板市场的一个新兴市场,与主板市场比较起来,创业板在市场定位、发行人准人…  相似文献   

12.
“尽管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我们已经在准备接受上市辅导了。”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 去年8月22日,在深交所设立创业板的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预计今年正式设立。事实上,准备登陆创业板的甬企远不止远东化工一家。据了解,目前宁波市已储备了26家企业作为上市候选,进行重点跟踪,这26家企业都是按照主板或中小板上市要求进行筹备,其中有10多家符合创业板上市的要求。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的即将推出是值得甬企牢牢把握的一大机遇。  相似文献   

13.
陈季冰 《西部论丛》2009,(11):41-41
随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宣布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将于10月30日集中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被称为“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终于进入“扬眉剑出鞘”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广西经济》2008,(8):4-4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香港H股上市日前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从而实现了广西企业大陆外上市“零突破”、广西农垦糖业H股上市经批复后,农垦集团获准公开发行短期融资券10亿元,首期5亿元发行工作已完成,现正准备发行二期5亿元。完成本次发行后,广西农垦糖业H股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糖业集团之一,下辖9家制糖企业,公司注册资本4.74亿元。  相似文献   

15.
去年12月,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香港联交所通过了关于设立“创业板”(即第二板)证券市场的决定。并发布了关于《建议设立新兴公司新市场之咨询文件》。同时将于今年适当的时候发布香港“创业板”《上市规则》。并定于香港“创业板”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启动,首批上市2O—30家企业。这确实是对国内中小企业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欲超速发展的促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为让国内中小型企业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了解、熟悉香港“创业板”,并为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笔者将香港“创业板”证券市场的概念、特点、要求、前景、国内…  相似文献   

16.
2002年香港创业板IP0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H股数量的大幅增长,2002年有12家H股公司上市,较2001年增长了一倍,是2000年的4倍.内地企业正成为香港创业板上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7.
高新区成"新三板"首批扩容试点近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新三板"首批扩大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了天津滨海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和武汉东湖高新区为"新三板"首批扩容试点。据悉,天津滨海高新区从2007年开始筹备申报"新三板"扩容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准备,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今后,高新区内暂时不符合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标准、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都可能进入"新三板"市场,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成为近年来的一股热潮.有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3月,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业就有3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上市的企业已超过百家.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但在日前北京召开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中小企业海内外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专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持谨慎态度,建议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宜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寻求海外上市成为近年来的一股热潮.有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3月,仅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内地中小企业就有31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上市的企业已超过百家.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求海外上市.但在日前北京召开的"2002年中国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高层论坛暨中小企业海内外上市与融资研讨会"上,专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持谨慎态度,建议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宜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20.
战后40多年来,香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由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小商港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旅游和信息中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香港资本市场资金充裕、借贷灵活。近年来,国家为加快国有企业运用股票方式利用外资的步伐,积极稳妥地推动企业赴香港上市。目前,全国已有33家大型内地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俗称“H”股),50多家驻港中资企业在香港上市(俗称“红筹”股),约占香港股票总市值的7%。在过去3年多,中国企业透过H股和红筹股的形式,先后在香港股票市场建设。例如:1997年5月上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