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大多数地市、县两级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退出面已达到80-90%,改制的主要方式为企业产权多元化和职工身份市场化,只有少数地方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还在推进中。这标志着地方国有中小企业集中地大规模地改制退出工作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2.
一、浏阳市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作法浏阳市对国有中小企业、市属集体企业和供销合作社、乡镇企业实行放开搞活,既不同于以往规范性强、行政操作式企业改制,又根本区别于不顾国有资产、不管债务、不考虑群众意愿的“一卖了之”;而是从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尊重企业职工的改革意愿和首创精神,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宜股则股。但不管哪种改革形式,都实施“两个买断”、“解除两个依附关系”。一是“买断”企业产权或部分产权,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基本作法是根据企业职代会通过并报市政府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批…  相似文献   

3.
罗延军 《浙江经济》2004,(15):64-64
将国有小水电企业部分产权合理量化给职工并优先受让其余产权的权利。企业改制后,将可真正做到依法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通过改组、改造、兼并、重组、出售转让、内部职工持股等多种方式,使一些企业重现生机,变优变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改制后困难重重,有的甚至被迫出现二次改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一、当前国有中小企业公司化改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企业内部看,主要是:1、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产权多元化进展缓慢。从实践看,许多中小企业改制后,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低,国有股仍独占股东大会决策控制权,使国企改制成为“翻牌公司”。产权关系的不清晰导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最终将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和预期短期化的倾向。2、改制企业的法人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中央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方针的指导下,部分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制转换了机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目前,国有中小企业资本较小,多数处于竞争领域,此前各地也在中小企业的改制、出售方面做过不少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也于近日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抉择。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放开搞活?我认为关键在于尽快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新突破。说穿了就是要加快国有中小企业产权“人格化”进程。一、产权“人格化”是国有中小企业走出亏损困境的基本要求近20年来,我们在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上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然而,实事求是地讲,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生存危机,企业亏损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资产负债率照样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历史形成的人员、债务和企业办社会等负担过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产权导刊》2004,(7):47-49
(上接2004年6月第2期第54页) 7.改制企业如何实现产权多元化? 国有企业中的大量辅业,一般都属于竞争性行业,没有必要继续保持国有独资的性质.按照859号文件规定,实施主辅分离的改制企业应该按照<公司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建为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等企业形式.企业要实现产权多元化,一般可通过国有存量资本出售、引进增量资本投入等方式,引进外来法人、自然人等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多元化.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分离改制时,分流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用三类资产抵补,并可在自愿的基础上转换为改制企业的股份,因此企业职工持股成为分享改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据了解,目前在实施国有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一些地方较为普遍地采取了"企业买断资产"、"职工买断身份"即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整体转让,退出国有序列;职工解除与原企业劳动关系,通过一次性补偿,买断全民身份的作法,俗称"两个置换".  相似文献   

9.
捷克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向职工和公民出售产权、发放“投资券”这种“大众私有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企业产权转换以后,投资者对企业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英国《过渡经济学》杂志1997年第5卷《股东对捷克凭证式私有化企业的影响》一文的作者,对捷克35家具有代表性的原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投资资金对企业的影响和产权转换对企业现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南方经济》2000,(12):34-36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只有突破在保留企业的国有性质前提下搞“两权分离”的思维框架,实现企业长期剩余索取权人政府向民间的转移,才有可能人根本上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元可回避。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对称地界定于同一主体是国有企业元法抗拒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11.
李剑 《老区建设》2009,(10):19-20
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势在必行。要搞好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关键在以人为本,投入改制成本,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精神,依靠职工改制,使改制主体得到实惠,改制成果与职工共享。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企业,更确切地说是指“民有企业”,它区别于政府投资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就国内城乡居民所办企业而言,目前大多为中小企业。国有中小企业经改制后,多数转变为民营企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所指的民营企业又可基本涵盖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改组、改制,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激发了企业的活力,调动了职工积极性。通过对部分改制企业的  相似文献   

14.
江门市二轻联社以招商引资促企业发展。抓住明晰产权和安置职工的关键深化企业改革。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妥善处理上访,创建和谐社会环境,做好政府和集体企业的“好帮手”,努力使二轻企业完成改制,加快发展,达到职工满意,社会稳定,江门二轻基本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有的地方在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存在着“一卖了之”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认识上有偏差,片面理解十五大精神,相信“一股就灵”、“一卖就灵”,在工作中用一种改制形式代替其他形式,搞刮风:二是没有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有的存在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现象,有的企业改制后债务责任不落实,有的没有妥善安置职工;三是忽视改制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不力,企业效益没  相似文献   

16.
《江苏改革》2003,(9):38-40
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规范有序地推进全省尤其是省级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国有中小工业企业要通过改制重组,加快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对竞争性行业不需要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尚未改制、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和劳动关系的双置换改革。引导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南京在今年中小企业改制中,出现一种“期股买断”的新形式,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所谓“期股买断”,是指在职工无力一次性购买企业全部或大部分资产的情况下,企业与职工约定,资产由职工分期买断,企业经营权提前授予职工股东,职工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利润分红,继续购买企业股份,最终达到控股,完成改制过程。据了解,目前金嘉公司和驰野公司等三家期股公司都已由部分职工自愿出资。公司经营者由两个途径产生,一是企业物色,由职工认可;二是职工推荐,由企业认可。公司经营中,要向母体工厂上缴公用设施使用费、无形资产占用费。据介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县委、政府立足临漳实际,积极调整改制思路,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国有工业企业为重点,以盘活资产、企业复活为目标,以依法破产和整体出售为主要改制模式,抢抓有利时机,强力组织攻坚,一举打破了沉闷局面,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28家,其中依法破产23家,整体出售5家,退出资产2.75亿元,置换职工身份3200余人,不仅解除了政府对企业、企业对职工“两个无限责任”,而且使机械厂、化工总厂等11家企业恢复了生产,去年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上缴税金500余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提供了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陷阱》的独特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晖 《上海改革》1998,(5):19-20
《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著)独特意义,在我看来,大致有四点。其一,它提出了我们改革过程中确实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的真问题。改革十多年来,我们争论了很多问题,现在看来并不是真问题,而伪问题的去除和真问题的出现,才是思想解放的一个主要标志。我们现在讲思想解放有几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破除争论姓“资”姓“社”;第二个里程碑是十五大报告带来的一个突破,就是摆脱了姓“公”姓“私”的争论。不争论姓“资”姓“杜”,姓“公”姓“私”,确实是摆脱了两个很大的伪问题。为什么?因为市场中的所谓私有权,也就是一种公民的自由产权,意味着若干公民,甚至很多公民可以自由地而不是被迫地把自己的财产组合起来.组成经济联合体。世界上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立法禁止公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姓“资”姓“社”、姓“公”姓“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改制是使国有中小企业摆脱低速和持续衰退的重要途径;企业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持续发展的权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改制的动力所在,企业发展是企业改制的结果。初始产权的明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诱致性的企业制度演进可以修正初始产权缺陷。产权适度集中、产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路径:一是在创办时中小企业设计初始企业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初始产权明晰并适度集中,正确对待家族制;二是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要实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诱致性变迁。产权多元化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持续发展的要求。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要保证中小企业吸收优秀的企业家和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目标下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投资者和代理人都关注企业持续发展。为此,建立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治理结构,尊重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