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最鲜明特色。为了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央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这是党中央进一步解决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和任务,还指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一保障措施。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戴国华 《宁波通讯》2007,(12):41-42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  相似文献   

4.
黄志超 《老区建设》2006,(12):42-4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项任务,这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2005年以全面取消农业税为标志,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也揭示了中国农村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因此,全面统筹城乡发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山区经济》2006,(4):6-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总思路和总抓手。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根据吕梁实际,在“十一五”期间将采取如下三十条措施,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耀  王生林 《发展》2007,(7):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贫困地区不仅基础条件差,各项社会事业也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无疑是甘肃当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探索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道路,拓展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庆经济》2006,(2):4-7
深入实施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民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重庆作为二元结构突出的直辖市,必须树立新目标、开拓新思路、运用新措施、采取新手段,从更大范围、更多渠道和更高层次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  相似文献   

9.
傅国民 《唐山经济》2006,(11):12-13,3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近年来,古冶区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2005年,全区农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较上年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2元,较上年增长6.6%。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任务和新的发展形势提出的战略取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夏津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谭世杰  徐佩文 《发展》2006,(6):21-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们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作为农业经济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主要部门,作为长期以来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应当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支持新农村建设更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力争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宁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4.
浅议新农村建设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用城乡统筹的方法,整体协调推进。要加强规划指导,强化规划约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中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根本目的,对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其长期性和阶段性。从实践工作中体会到,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许贵元 《发展》2006,(8):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警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徐星明 《浙江经济》2005,(22):12-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浙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当务之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江西省兴国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有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有机有整体,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保障农民收益,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共荣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一、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结合目前我市的“三农”发展现状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既有“农业”问题,又有“农村”问题,关键则是“农民”问题。解决好农民问题,其它问题不能说迎刃而解,也相应地会一帆风顺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市农民与此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中共甘肃省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中央精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立足兰州实际,提出了“规划先行、全面发动、试点带动、总体发展”的原则,用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全面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