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最近几年,受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了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帮助大学生应对消费、培训、创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并提出了进一步监管校园贷,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8,(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校园贷"自杀现象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稳定性,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校园贷"在高校盛行,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因此,加强"校园贷"的风险识别和防范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调研,然后分析"校园贷"法律风险,最后尝试提出"校园贷"的防范对策[1]。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因不良校园贷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压其肆意增长的趋势。但一些校园贷为寻求生存之地,改头换面,用新马甲来诱惑学生:考研贷、美容贷、留学贷等层出不穷,给有贷款需求却难辨校园贷潜藏风险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针对此现象,本文从国家、银行、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校园贷问题的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开始成为大学生主流贷款方式。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对校园贷现状及市场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国内外校园贷平台进行比较,指出校园贷平台的风险现状,并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校园贷平台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不断完善,新兴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其中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火爆各大校园。但由于大学生网贷风险识别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常常陷入校园不良网贷的圈套,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恶劣影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研究大学生校园贷款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及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治、规范校园网络贷款平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较多的民事法律风险,尽管校园贷已暂停,且银行已对大学生贷款“开正门”,但囿于种种原因限制,难以灭绝,多数平台改头换面,继续校园贷。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民事法律规范,相应的近似法律依据有《民法典》及政府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大学生网贷民事权益保护涉及面广,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民事主体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缺乏纠纷解决机制等。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网贷行业协会建设,规范校园贷网贷平台,进行金融创新,加强对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恢复校园贷产品,使校园贷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贷款方式日益多样化。"校园贷款"虽满足了大学生经济需求,但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疏忽大意,易陷入校园贷旋涡。文章选取阜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现状,从政府、信贷平台、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校园贷的问题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完善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579名大学生作问卷的调查,并用t检验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相关因素。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79份,有效率为96.5%。结果 15.4%的大学生使用过校园贷,其中,通过银行贷款占53.4%;采用正规网络贷款占27.3%;私人高利贷借款占2.2%,采用其他贷款方式占7.9%。年级、生活费花销情况、校园贷风险认知、高利贷的认识、校园贷接触渠道5个因素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有显著意义的4个因素根据标准按回归系数的大小依次排列顺序为:校园贷风险认知(r=-0.271)、生活费花销情况(r=0.216)、月生活费(r=0.188)、年级(r=0.181),为管理校园贷在校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远离校园贷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的学生的校园贷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总结出当前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风险防范进行了研究,让更多的大学生远离校园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物"校园贷"产生,并在大学网络信贷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见诸报端,甚至发生了一些大学生无力还款而自杀的惨痛悲剧。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贷",防止类似负面事情的再次发生,已经成为高校以及高校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分析了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普及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当下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量时代","互联网+"理念的出现更是网络创新迈向新高度的产物。校园信贷本质上属于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在校大学生为潜在优质的贷款对象的贷款平台,其主要的特点是门槛低,放款快,但也隐藏了风险。近来校园网贷滋生的暴力催款、裸贷、盗取信息及欺诈等恶劣事件将校园贷推至社会焦点,校园贷变质"校园高利贷"。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A校大学生为例,分析校园贷款的现状,研究校园信用贷款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给出相关可行性建议,致力于净化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贷款生态环境,规范大学生消费和信用理念,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为大学生的消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稳定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校园贷"问题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指出"校园贷"有需求市场、校园网络贷款机构经营不规范、不良借贷平台"挖坑"逾期后"暴力催款"、校园网络贷款机构间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从而提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学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学生应自身抵制,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民间借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主流校园贷平台的信息分析与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概况两方面,来探究"校园贷"存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为有关部门规范校园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校园贷受众的特殊性,加之近期又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校园贷一时成为人们舆论的中心。随着各种政策相继出台,校园贷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关键阶段。文章通过网络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在P2P平台校园贷的现状,分析校园贷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加强大学生财商、提供多途径勤工助学、提高商业银行渗透率三点完善校园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下半年持续发酵的校园网络借贷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的焦点,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缓解了大学生群体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提供创业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的潜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饱受诟病。从校园网络借贷的时代背景入手,界定校园网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分析校园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还贷风险、投资风险、裸贷风险、隐形性担保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提出规制校园网络借贷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们调查分析了近2年发生的大学生"校园贷"事件,以大学生"校园贷"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收集整理分析大量案例数据,对大学生和其他社会阶层进行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多角度了解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邵宸 《商业故事》2022,(1):46-48
当前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校园贷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视野之中,能够缓解大学生资金紧张的问题,满足大学生的购物欲望.但是伴随着校园贷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校园贷存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大学生理财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当中。大学生进行互联网理财,一方面能够了解理财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学生消费习惯差,一些网络贷款平台缺乏规范性等原因,利用校园贷等不正当贷款渠道进行消费酿成的悲剧也时有发生。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的理财的优势及风险,探讨实现理财风险控制的途径及方法,以期减少大学生进行互联网理财的风险,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