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产业园区内企业从业者普遍素质较低,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制约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困境,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等理论阐述入手,以机械制造岗位为例,调查研究产业园区内企业员工提升技能的培训需求现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设备、场地、人力资源等优势,开设多种针对性培训项目,明显提升了企业员工岗位技能,推进了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动态反应高职院校支撑本省支柱产业发展的服务指标体系,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量、社会培训量和技术服务量纳入了高职院校支撑产业发展指数编制中。通过这套服务指数系统精确的及时反应各省高职院校服务本省支柱产业的数量、质量、效益和趋势,为高职院校、企业和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人"假设为前提,针对目前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认为企业应该重视入职培训,并提出一些探索性意见,如在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加入心理引导等内容,并且细化入职培训的目标,延长入职培训的跟进时间。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开发是城乡统筹进程中的重要议题,通过对丽水高职教育和城乡统筹情况分析,针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提出高职院校以自身教育资源为基础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服务,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新员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明确新员工培训目的、内容、意义和它的价值评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做好新员工培训,对于其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清楚企业的现状、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意义非凡。入职培训对每一位新员工的定位,使其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更好的相适应,让每个人价值得到更好的、最大的体现和发挥。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人”假设为前提,针对目前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认为企业应该重视入职培训,并提出一些探索性意见,如在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加入心理引导等内容,并且细化入职培训的目标,延长入职培训的跟进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超 《消费导刊》2011,(8):114-114
企业帮助员工成长,为员工提供培训,就是给员工最好的福利。目前,许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的人才发展,加大对员工培训的重视。企业培训有入职前的培训和在职的培训,入职的岗前培训大多由企业内部组织,针对岗位的技能实战培训;在职的培训由企业内部或企业外聘的培训专家进行,有选择性的针对优秀员工或高层员工。这类培训普遍都是短期并注重实效性,而针对所有员工长期、系统的培训比较缺乏。作者所在的学校已成功组织过大型企业的合作培训,本文从实际出发,作一些高校与企业合作培训方面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庞东升 《电子商务》2011,(10):73-74
本文围绕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电子商务职业培训的可行性、毕业生就业准备方面的内容,结合我院经济管理系近两年来的职业培训组织工作,经过科学的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开展面向企业与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可行性研究,为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岗前培训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孙艳 《现代商业》2012,(34):82-83
及时、规范、全面的新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有一部分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实践中,存在培训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培训内容简单及培训效果缺乏反馈和评估等误区。现代企业可通过树立以战略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管理、确定针对性的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新员工培训形式和建立完善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反馈及评估体系等措施来提高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下企业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成人才的竞争,为了充分发挥出人才的能力,企业要保证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本文简要分析新员工的入职心理,提出了提高入职培训重视度、了解入职培训需求和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具体策略等,通过入职培训实现人岗匹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90后"员工逐渐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场地,与此同时,"90后"员工的群体性特点,如自我意识强、独立性强、偏好实践型培训等,也在职场中呈现出来,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尽管社会主流舆论对"90后"员工的群体性特征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批判,但他们成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探究符合"90后"员工行为特点的培训模式则显得格外重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化进程不断加速,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职前培训模式不仅有望满足"90后"新入职员工对实操性学习的需求,也为企业培训模式的拓展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90后"员工群体性特征、虚拟现实培训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该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贸物流是集商品销售、物流配送、加工流通、处理信息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方式和供应链管理技术进行资源整合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其显著特点是一体化运作流程,发挥商贸物流业在异地相逢、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它的优点是能够优化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模式和规格必须符合当地的市场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即优化专业教育结构,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匹配度,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商贸物流业作为高端服务业是"利润活泉",受到各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商贸物流业与科技融合度不够,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本文就武汉市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沈建华 《中国市场》2007,(44):71-73
近几年来,高职生的跳槽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缺失,企业员工培训其重要价值已被广大企业家与员工认可,但在这背后部分企业尤其民营企业还存在培训的数量、质量、效果等不佳的现状。本文拟对民营企业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应发挥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许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新入职大学生的投资与培养。然而大量数据表明,大学生离职率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困扰。本文在前人入职培训研究的基础上,选取T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该公司管理类岗位大学生入职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出培训出现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对管理类岗位大学生需具备的胜任能力进行调研,总结出T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一特定群体的入职培训体系优化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旨在增强类似公司培训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教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主要职能又有所不同。"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波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已占据了高教的半边天,并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革,其服务目标也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就我国而言,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判定及实现尚未得到明确定位,所以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职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对高职院校本身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校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社会服务企业化运营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徐永安 《商业时代》2007,(16):18-21
浙江是我国经济强省,商贸流通优势突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本文研究了新时期,现代商贸流通业的战略地位、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智能应用型商科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高职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等问题。以期为浙江商贸流通业和高职商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浙江商贸流通业、高职商科教育与高职商科毕业生就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及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主要分析高职院校商贸类教师科研成长与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探索高职院校商贸类教师科研成长与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教师可立足课堂、高校、企业,合作开展科研,"走出去,请进来"双管齐下,升级科研实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面对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社会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通过不同的服务模式,体现了地方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商场新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帮助商场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认识公司文化,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员工由社会人成为公司职业人。本文分析了商场如何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的策略,这对提高新员工的主动性,使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贸类专业人才在商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商贸人才时,已经不能再简单地运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学院应该在就业导向下对商贸类专业学生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