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货物交割的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贸易双方的费用负担、组织运输、保险以及风险划分等也不相同。在交易中,为了明确以上内容,产生了不同的价格条款。目前,普遍采用国际商会(ICC)指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国际贸易术语。在实际贸易中,比较常用的价格术语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2.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通则》针对传统的适用于水上运输的主要贸易术语如FOB.CFR.和CIF,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至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在指定港越过船舷之后时的一切风险。《INCOTERMS2010》对三种海运术语货物转移风险界限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取消了"船舷"界限改为"船上"交货。笔者对此风险点问题的修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以期理解、阐明二者之区别,在课堂教学中对此问题做出更为适中、准确的讲解。  相似文献   

3.
柴丽芳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15-116
风险转移问题直接涉及到国际货物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和经济利益,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货物买卖领域广泛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这两者为基础,讨论在货物涉及运输情况下和违约情况下的风险负担规则。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际商会《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F组和C组贸易术语,包括FCA,FAS,FOB,CFR,CIF,CPT,CIP七种,卖方在装运港或装运地只要将货物装上船或交由承运人监管,就完成了交货义务。卖方只保证货物按时装运,不保证货物按时到达,因此被称为“装运合同”。这意味着如果货物在之后的运输途中发生损失,由此产生的风险通常由买方负担。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魏茂坤 《中国海关》2005,(12):42-42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以及贸易壁垒的多样化,退运货物逐年增加。由于2004年1月1日起《关税条例》和2005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实施,使得退运货物的税收征管变得更加复杂。退运货物是否征税、如何确定完税价格?  相似文献   

6.
郭学斌 《北方经贸》2010,(10):21-23
在国际贸易中,货物所有权转移与风险对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密切联系,但由于目前世界各国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统一,所以在具体贸易中这给买卖双方带来了许多潜在风险。从货物所有权及其风险转移两方面分析主要贸易国及国际社会对此的具体规定,对国际贸易具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与所有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平 《商业研究》2004,(8):162-164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何时转移 ,两者是否同时转移 ,这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由于各国法律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无疑增加了国际贸易复杂性和风险性。根据主要贸易国的法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及国际贸易惯例的有关规定 ,在国际贸易中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并非是在同时发生的 ,有关规定也比国内法更为复杂 ,这应引起进出口企业及涉外商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以确保货物或货款收取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中,双方的货物买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交易方式。然而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质也同时决定了买卖的高风险性,这时,就要准确的识别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问题,并采取积极手段进行风险转移,让损失降到最小化。国际贸易的风险转移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因此,对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进行认真研究和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2020年1月,国际商会正式启用《INCONTERMS2020》。对比上一版《INCONTERMS2010》,《INCONTERMS2020》一大变化是将D组贸易术语中原有的DAT贸易术语删除,并新增DPU作为代替。由于新版国际贸易术语通则出台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对DPU这一贸易术语了解程度不深,在具体的应用中存在较大风险。鉴于此,梳理DPU贸易术语下货物交付流程,分析承担主要责任的卖方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风险,并给出针对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运提单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谁控制了提单,谁就拥有了该批货物的所有权。然而,在国际贸易中,提单的使用也带来种种风险。本文对提单的风险作一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来说,使用FOB、CFR等贸易术语,货物装船后风险即从卖方转移到买方,但在现实国际贸易环境中,出口商如果过分依赖此项原则将面临巨大风险。基于国际贸易真实案例,分析"货装上船"风险转移的局限性以及采用信用证方式规避"货装上船"后风险的局限性,提出投保卖方利益险等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方式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迥然不同。作为调整传统国际货物买卖最具影响力的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文中简称《公约》)势必受到电子商务方式的巨大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给公约的适用范围、合同的成立、货物风险的转移等规定带来的新问题,并就可能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海运合同中,在托运人通常不是收货人的情况下,承运人应向第三者收货人交付货物。而在FOB术语下进行的国际贸易,是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买方成为托运人。根据《海商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货物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后,应托运人的要求,承运人应当签发提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FOB下的托运人(即买方)要求承运人签发提单,则买方获得提单后不需要向议付行议付即可取得货款。这就产生了无单放货的风险。如何实现风险转移?职业论的逻辑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4):107-108
货物风险问题关一直是国际货物买卖中双方的重要关注点,也是国际贸易领域中一个永恒的热点。然而不同国家对风险转移问题的规定都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国际上关于货物买卖风险转移问题的基础理论进行介绍及评述,提出完善我国合同法中关于风险转移规定的建议,以保障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林汉新 《中国市场》2023,(27):182-185
水运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目前,在全球贸易中有大概85%的货物主要通过水路的方式进行运输。水运涉及的货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干散货、石油以及集装箱货物等相关物品,而干散货则是在整个水运市场中份额最大的货源类别。自2003年起,全球范围内的干散货航运市场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而在2008年则达到了历史最高。随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个干散货航运市场经历了低迷期。国际干散货运力交易行业的发展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受到经济周期、地缘政治以及突发性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国际干散货运力交易市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为了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隐患,通过市场手段分析对冲航运风险,对于国际干散货运力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炳焕 《商业时代》2011,(17):37-38
《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第八版修订版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修改。新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考虑了运输实际操作、统一无关税区的贸易,新的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电子单据的使用以及货物安全等问题。在新的通则中,新增了两个术语DAP和DAT,调整了术语种类和义务分配,完善了术语介绍和使用指南。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有助于国际贸易专业人员在法律的确定性和节省时间和金钱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也带了巨大的风险。而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道德风险、货物风险、托收风险、融资风险等。本文在简要分析这些风险的类型和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风险问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现以国际贸易中出口方采用FOB贸易术语的隐性风险为研究主体,详细说明了在FOB成交方式条件下,如果货物在装上船之前受损,出口方有失去对受损物索赔资格的风险。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又遭买方拒收货物,卖方有无法得到保险赔偿的风险。分析了在FOB的链式交易"STRING SALES"中,可保利益转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际市场》2006,(5):77-77
为适应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以定价公式约定货物价格的贸易实际,规范对公式定价进口货物的海关完税价格审定工作,便利企业通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以下简称(《审价办法》)的规定.海关总署日前公布了审定公式定价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货物贸易中的“风险”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增多,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转移逐渐成为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我国参与国际货物贸易主要依据的INCOTERMS 2000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分别对风险转移的前提和条件以及风险转移的时间和地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对风险进行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