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商》2016,(10):162-16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业的日益壮大,加之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幻莫测,为科学全面地衡量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保监会于2012年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制度监管体系,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体系和风险指标体系成为保险企业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偿二代"三大支柱监管要求及对风险的分类入手,分析保险企业应该如何重构偿付能力体系及风险指标体系,以期对保险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汪林文  汪志伟 《商业科技》2014,(31):275-275
保险监管机构十分关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保险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为监管机构发现保险公司潜在财务状况变化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欧盟偿付能力Ⅱ中市场风险对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国内某寿险公司市场风险偿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卢静 《商》2014,(30):216-216
现代保险监管的核心在于偿付能力的监管。欧盟的偿付能力Ⅱ和美国的风险资本制度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我过保险业经过了长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其进行科学的监管也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不同,我国构建自己的偿付能力测算模式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不同,我们有∞要对中国偿付能力进行研究,结合所提及的两种保险偿付制度与中国国情,对我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作为保险监管的重要内容已被世界的保险业所重视,它对于一个保险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各不同地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存在很多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Solvency Ⅱ体系正是致力于在欧盟范围内统一确定一个类似巴塞尔协议——银行偿付能力监管的总体标准。同时Solvency Ⅱ引入了一些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嵌入到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中去。本文分析了新颁布的Solvency Ⅱ草案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并和我国现有偿付能力管理体制做了相应比较,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险监管模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庆康  叶明华 《商业时代》2006,(8):60-60,62
我国保险监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依次经历了:重审批轻监管阶段、市场行为监管为主阶段、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阶段.到现阶段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本文通过一般破产概率模型,构造均值-方差分析工具,以此分析我国保险的市场行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不同模式的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6.
徐英 《商业研究》2011,(5):144-148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偿付能力监管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依然存在偿付能力监管法规的协调性以及法规与实际操作的协调性问题,这就造成了监管实践中法律适用困惑以及监管执行不力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监管法规之间的协调性,以维护保险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天舒 《商业时代》2006,(20):61-62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模式,并回顾了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历史,以探讨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NAIC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这对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预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察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偿付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将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本文对2005—2006年24家样本公司偿付能力进行估算,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份方法处理数据,进而建立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王霞 《商业研究》2003,(21):103-105
对保险业偿付能力进行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核心所在,也将是我国保险业监管的重点方面。为了保证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各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一般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目前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制定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相应对策建议对更好地提高我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本叶  孙黎 《商业研究》2011,(9):116-120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是世界上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今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更是让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备受关注,研究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对探索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险法制建设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思斌 《财贸研究》2007,18(3):136-142
中国社会保险法经历了初创与调整、破坏、重建、全面建设和发展等阶段。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保险概念的界定达成共识,制度框架已经明确;制度转型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立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社会保险立法有了宪法依据;社会保险法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立法开始提速。但社会保险立法存在理念落后,基本法律缺失,法律规范不统一甚至混乱,法律实施机制偏弱,缺乏法律救济制度等问题。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险立法必须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制定高位阶的社会保险法律,强化社会保险法律的实施机制,健全社会保险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业巨灾损失及保险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农业巨灾对农业部门造成重大损失,使农民因灾致贫、返贫,加强对农业的补偿和保险已迫在眉睫。加入WTO后,现行的农产品补贴政策受到限制,建立农业灾害政策性保险是一种非常合理而有效的举措。分析我国农业巨灾损失情况和农业保险开展现状,旨在探讨农业巨灾保险性质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财产保险业务发展为例,分析了现行财产保险业务结构存在的问题,如机动车辆保险占比过高,企业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比例逐年下降,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开展不足等。应通过加快发展非车险业务,做精做细车险业务、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保险产品创新并通过成立数据分析中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保险公司审计委托模式是建立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基础上,由保险公司作为审计的委托人。这种审计委托模式有利于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但它也会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存款人的利益,强化金融监管,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建立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失灵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以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为例,在分析了其政策失灵的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化、法制化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制定机制和执行机制、有效的预警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议.以期尽可能地减少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失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以我国寿险市场的地区差异作为考察重点。基于2009年我国各省区寿险市场的截面数据,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 I指数以及Moran散点图考察我国寿险市场区域差异的空间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滞后模型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导致空间格局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持存款人信心,增加银行制度的稳定性,减少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干预。为了维护存款人的利益,摆脱政府的隐性担保,保护我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稳定,我国银行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高度注意道德风险、金融监管、基本制度保障等问题,以保证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