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钻井工程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多个学科交叉的复杂行业。钻井工程质量包括井身质量、固井质量和取心质量。钻井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油水井寿命和后期排采生产成本的巨额投入。如:全角变化率超标.可导致采油管杆偏磨.缩短检泵周期,使生产套管受力不均.降低油层套管的抗挤强度,使套管提前失效;油层段井径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油田油水井的套管损坏通常简称为套损,是指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遭受外力作用和腐蚀,釆油井及注入井的套管发生塑性变形、破裂或腐蚀减薄至穿孔破裂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的很多油水井都存在严重的套管损坏现象,并且有的非常严重,使得油田产量下降甚至直接导致油水井报废。对目前常用套损井治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套损井治理的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塞160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关停数量逐年增加,井筒管杆、套管老化严重,实际生产中关停的油水井如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治理,会造成油田资产浪费,并产生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同时,采油井的关停造成塞160油藏储量动用变差。长关井潜力挖潜在可增产的同时能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塞160油藏油井长关现状分类调查,根据油井长关原因,通过油井侧钻、注采调整、注水井调剖、补孔复产等技术手段,使长关井复产增油,提高油井利用率及油藏储量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老井报废井需要进行永久性封堵,在封堵井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井油层上部套管有损坏的油水井,此类井通常施工方法、工艺复杂,施工工期长。针对封堵井特点提出了隔漏挤封创新方法,通过现场施工,发现该方法能对油层上部套管有损坏的油水井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套管的损坏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工程问题,不仅会影响油田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促进油田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油水井套管的损坏根源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相关治理体系的构建措施,促进相关油田开发单位,结合油田类型对地层、油水井套材质、施工质量等方面提高预防措施,降低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套损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油田油水井是油田最基本的设施。油水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产过程在,会发生井下落物现象,造成油井堵塞,严重影响了石油生产。为了尽快恢复石油生产,需经验丰富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为此,文章对油水井修井作业技术进行了简介,对当前中国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同行们参考,共同为开发油水井井下维修工艺技术出谋划策,不断提高井下维修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及套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压裂施工后井下作业管柱被卡的事故经常发生。作业管柱被卡后,有时处理不当,易造成事故井复杂化,不仅延长作业时间,而且增加施工成本,直接影响油水井生产。分析了压裂施工后卡管柱事故的类型及原因,总结归纳了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并通过处理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事例,分析了卡管柱原因,提出完善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压裂后卡管柱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申超 《化工管理》2013,(16):123
目前,国内外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套损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影响油水井套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腐蚀占有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研究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将油水井套损管与井下挂片相互结合,并且根据油田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设计并且实施了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而且在油水井的套管内添加了缓蚀剂以及有机涂层,这也是成功研制油水井套损防腐技术的关键,从而在整个油田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防腐技术的完整网络。  相似文献   

9.
油水井套管腐蚀破损一真是严重困扰长庆油田正常生产的技术难题。该油田通过多年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油澄套管腐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认识突破,形成了适合长庆环境特点的两项套管外防腐主体工艺技术和二项内防腐技术,积累了套损井防治的经验。套管防腐技术的大量应用,为油田大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油水井生产、解堵、酸化与压裂施工中,封隔器的坐封成功、密封紧密等,成为作业成功的关键保证。但有时候个别井次会出现坐封失败、提前失效以及后续解封困难等,分析与总结这些情形,提出改善封隔器坐封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在下封隔器前,必须有通井工序;入井后限速平稳下钻,不得顿钻、卡钻;预先配好坐封深度;与伸缩管配合使用,做好入井前检查;根据封隔器特点及油水井状况进行解封。结果表明,其提高了坐封成功率,顺利解封封隔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各油田到了开发的中后期,油田油、气、水井在生产、注水、酸化、压裂、作业等施工中,很容易使套管损坏,个别高产井生产1-2年就存在套管损坏,甚至报废,从而造成了大量投入少量产出,至使油田成本高,影响了油田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此类井进行套管修理已成为各油田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套管错断井修复技术是目前修井技术的瓶颈,中原油田采油三厂通过历次的实践研究总结了短套铣筒开喇叭口等配套修复工艺,工艺成功率虽有提高,但没有根本解决错断处自由套管受地层挤压的状态,因此错断井修复率只有40%,极不满足老区块油水井的治理需要,同时下四吋套遇阻返工井次逐渐增多,降低作业时效。通过试验研究,采用常规磨鞋等配套工艺利用新理念解决老问题,能够根本上改变错断口处子油套管的受力状态,进一步提高错断井的修复率,现场应用5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此技术简单实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孙晓光  徐波  金正谦 《化工管理》2014,(33):125-126
长庆油田套管的腐蚀破坏较为严重,尤其是注水井因套管腐蚀破漏而造成的地层污染具有很大的安全环保风险。针对长庆油田长期以来注水井套管腐蚀严重的问题,分析了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提出了先期预防技术和后期治理技术两类措施手段。通过对丛式井组阴极保护技术,环氧冷缠带加牺牲阳极外防腐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获得一些认识,为今后注水井套管治理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化工管理》2013,(10):109-109
井筒打捞作业是油水井大修的主要内容之一,捞出井中落物,恢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对油气井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复杂井筒防砂工具在各类型的油水井中广泛应用,这对井筒打捞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防砂工具打捞技术,并分析器在某油田斜井防砂套管打捞的应用,证明其能够进行复杂井筒中防砂工具的打捞,对于油田的复杂井筒打捞技术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油水井固井后水泥胶结测井评价,主要使用声波幅度(CBL)和声波变密度(VDL) 测井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组合分析可获得固井后套管与水泥环、水泥环与地层两个界面的胶结现状,为分析固井质量差所引起的一些问题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中,通常情况下,进行油水井的修井作业实施,需要先进行压井操作,再进行修井作业,以保证油田井下作业中井控的安全性。而在低压漏失油水井的修井实施中,应用先压井、后作业的修井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压井液大量漏失,形成油田开采生产作业中成本与资源的浪费,并且压井液的流失不仅会造成一定的污染,还会导致油水井的维修恢复比较困难,甚至影响油井开采与生产产量,对于油井开采生产效益产生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在进行低压漏失井修井作业中提出了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本文将对于该技术方法以及作用意义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近年来油水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水井分注管柱失效、采油井检泵周期缩短,卡封压裂管柱窜现象,通过对100多口井的示功图分析和现场跟踪资料对比,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油管丝扣磁化和粘扣,粘扣率达9.4%,有些油管螺纹全部粘坏、有些油管螺纹剩余末端3扣、有些油管螺纹剩余6扣(见图1)。由于出现螺纹粘扣的问题造成管柱漏失,导致了油水井频繁作用,既增加了作业成本,又影响了油水井的生产,还加重了作业工作的劳动强度,严重地制约了油田的开发,为此,很有必要对油管螺纹粘扣问题进行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步入高含水开发期,由于受到地质和工程因素影响,井筒条件日益恶化,套管易发生变形、破裂和腐蚀等现象,从而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和注水效果,进而给油田开发带来诸多问题。且随着油田开发力度加大,套损现象日益增加,部分套损井已在带病工作,因此,及时了解井身套管状况,进行套损井综合治理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连科  徐红 《化工管理》2009,(10):70-72
孤东采油厂勘探开发二十多年来.油水井数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底.计有油井2385口、开井203513,水井1092口、开井734口.由于杆断、杆脱、管损和措施增产需要,作业工作量一直居高不下.连续五年都在2500口以上,受作业定额变化、管杆价格上涨及井况恶化影响,作业成本压减难度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接头失效的问题,通过油套管柱接头密封失效机理分析,以及国内传统油套管柱接头设计方法与国外的对比分析,认为:传统油套管柱强度设计标准中,在强度计算方面更多的考虑管体的强度和普通API扣的强度,在强度设计上对接头的性能重视不够,在安全系数设置上没有考虑接头轴向压这个系数。进一步分析了典型超深高温高压井管柱受力,阐述了加强接头强度设计和评价的必要性。并结合受力分析的结果和龙岗气田模拟工况下接头性能评价的实验方案,认为交变载荷螺纹性能实验在轴向压应力加载上偏低,建议加强油套管柱的受力分析研究来指导加载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