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富,天下足;农民定,天下安。"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帮助农民实现充分就业。笔者认为,破解"三农"难题应从农民增收"下笔",农民增收要从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抓起。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提起名牌战略,不少商家眼光仅仅局限于城里人或高鼻子"老外",似乎只有他们才能领导"消费潮流",压根儿也没把农民列入名牌消费的主要群体.在这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许多工商企业总是几十年一贯制,把实施名牌战略定位在进军大都市和国际市场,以与"国际接轨"为名牌开发的主要参照物.名牌成了骄傲的公主,不肯垂青"下里巴人",偌大一个农村市场,"睡狮不醒",成为被名牌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和其他事业一样,关键在人. 何谓"新农民"?最近,笔者在湖北省访问了一位名叫师智敏的农民,他皮肤黝黑,看上去与"旧农民"毫无二致,但一接触就知道,这是一位"新农民",他的知识存量和探寻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战略眼光,显然不是一般农民所能及.关于他的新闻,一直在延续着:学业上,他从工科大学转到农业大学,专业由工而农;事业上,他不满足于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由稳定的就业转移到回乡的艰苦创业;生活上,他从乡下到了城里,又从城里回到了乡下;他现在从事的有机水果的种植实验,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以往他的工资收入不低,但是,他现在靠创造性的、纯粹的农业种植生产,使自己的收入水平明显超过了从前.  相似文献   

4.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中国十三亿人口,九亿是农民.农民整体富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强大不起来.目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教育和医疗设施落后、科技人才匮乏、环境污染、土地生产力下降等严重问题,农业发展前景堪忧.所以,中国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还是"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农门",不能就农说农."三农"的非农化是其根本出路.而要农民非农化,首先必须使之知识化,使农民具备非农化的内在条件,而农村城镇化则可为农民非农化提供空间,农业产业化则可为农民的非农化提供出路、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常有基层秘书抱怨,身边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写不成"大文章"。对此我却不以为然。《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话:"最美的食材总是留给最勤劳的农民。"基层有大把新鲜的"食材",能不能写出有水平的"大文章",关键看我们是不是足够"勤劳",有没有一颗做"美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底,银川市供销社成立农民经纪人协会之后,发展到目前拥有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51个,入会农民高达5800人的农村农产品流通行业的"集团军",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银川市供销社组织机构的日渐成熟,银川市已形成以种植、养殖、加工、贩运为主的各类农村农产品流通组织。为使农民经纪人取得横向联合,形成规模经营,经纪人协会协调促成了郊区农民经纪人潘  相似文献   

8.
一、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提高农民素质 中央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必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解决"三农"问题,有关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其中多数人认为"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化解"三农"中的其它矛盾和问题.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上,较为一致的建议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种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来促进农民增收,另一种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来促进农民增收.这两种观点从理论上看都是行之有效的,应该积极去实施.但都需要有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具备了一定素质的农民才有可能去接受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随着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全球新经济浪潮的涌起,"概念"一词为新经济人所津津乐道。存在都是合理的。为什么"概念"如此流行,套用恩格斯的名言或可解释:没有伟大的思想,便没有伟大的行动。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的是"预期",此"预期"往往通过"讲故事"、"说概念"来描述。 说起中国新经济也有十年的历史了,伴随着海外上市的风波而起起伏伏。 所谓"中国概念",其概念的实质是"中国",或者说中国的经济前景。灵通网的杨镭说,在赴纳市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杨义 《秘书工作》2014,(10):66-68
正关于如何读书,我过去总结过一个综合的读书法,叫作"五学"。人们读书、学习、做学问,要用"眼学",读原著;用"耳学",听讲授;用"手学",亲自动手去找材料;用"脚学",用脚去做田野调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心学",用心灵的眼睛去读书,思考所读的东西从何而来,深层的意义何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论语》中的第二个"学而",  相似文献   

11.
"企"字当头一个"人"字,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体.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除了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的竞争力以外,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企业员工综合素质和团队整体作战能力,即企业凝聚力.在企业中,员工犹如"马",管理者犹如"伯乐",企业犹如"槽"."伯乐"如何对待"马",决定着"马"离不离"槽".  相似文献   

12.
外出打工农民或多或少有“三盼”。一盼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指导和服务,让外出打工农民定心。农民说,当地政府如果能在我们外出前开办技术、法律培训班,和外地单位联系开展供需见面会就好了,以免我们盲目外出,甚至在外受欺侮,月初走,月底回,空跑一趟花费开支不说,还延误了农时。  相似文献   

13.
元,初始的意思;老,老资格的老。高傲的创业元老为企业出了一道难题,解决好了,企业短痛、微痛;解决不好,就会面临突变,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在企业里,只有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才会"老";年长者会"老",年轻的创业元老也可能少年"老"成、"老"气横秋,却很难"老"当益壮。元老的"老"不是年龄上的"老",而是缺乏成长基因的"老",是态度上的"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农业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湖北等10个省5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县,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通过典型带动,不断探索经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步伐。同时全面启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通过"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指出,目前,在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有1.6…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其实,东部有些省份已经在试点"省管县",为什么要推进"省管县"改革?其体制比现有"市管县"有那些优越性?通过对"市管县"体制回顾和分析,以及"省管县"体制的优点,来阐述"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2002,(11):60-61
主持人: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反其意而用之,一个经济犯罪的官人,其背后往往有一个贪婪的配偶,前者被称作"贤内助"或"廉内助",而后者则被称作"贪内助"或"钱内助",今天请您两位,就是想侃一下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7.
"善假于物"与"因势利导"--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农民种植的一种叫"白象牙"的芒果,因为在开花时受精受粉不完全,导致"发育不良",结出的果只有鸡蛋般大小,这种果子学名称为"败育果".前几年,这种果只能作为淘汰果处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永清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六个注重",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该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种草养畜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等诸多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开展"三个活动" 着力优化服务软环境 开展"质监服务进百企"活动.紧扣宁德市委、市政府"服务发展深化年",部署开展"质监服务进百企"活动,按照"三服务、三满意"要求(即,服务大局,让政府满意;服务企业,让业主满意;服务民生,让群众满意),筛选百家重点项目、规上企业,突出问题、需求"双导向",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携手企业共谋发展.去年共走访企业326多家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64项,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销号解决151项,其中13个问题因企业自身原因未得马上解决,反馈率100%.该活动进一步拉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得到政府、企业广泛好评,入选为2016年度"优化软环境最佳举措".安波电机获第五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实现了宁德市该奖项"零突破",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批示.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底,位于汕头老市区国平路的"向阳照相馆"负责人黄建荣心情沉重、依依不舍地关闭了相馆大门,正式宣告这间百年老店"寿终正寝",结束了长达94年的营业历史.谈起这间百年老相馆的名字,无论是现如今的"向阳照相馆",还是它的前身"价仁照相馆",在汕头几乎是家喻户晓.向阳照相馆,曾经给老汕头人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记忆,几乎每个汕头人都曾在这里留下美好影像:或温馨的家庭大合影,或亲密的同学朋友合照,或证件照、结婚照、毕业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