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产是在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能清偿债务的前提下,法院根据债权人或债务人本人的申请做出宣告,并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理和分配的制度.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破产企业财产的依法清理、处分,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当前业破产案件中,有部分企业以破产为幌子,钻目前我国有关破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空子,欺骗债权人,损害国家、集体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谓之"破产"逃债.特别是企业以"破产"方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增大了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谢兴萍 《经济师》2005,(8):53-54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企业破产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通过破产淘汰机制,可以起到调整社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然而,一些企业就我国有关破产法律、法规不健全申请破产,千方百计赖账、逃债,严重侵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文章从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形式、成因等方面分析,建议新破产法应加大对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
企业缺失信用,为了逃债进行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现存的假破产现象有多种形式,通过从立法角度来分析恶意逃债行为的根源,指出现在破产法的不足及缺陷,并就如何防止假破产的出现,打击恶意逃债,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保护破产企业债权人合法权益的立法刍议杨文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破产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现行的企业破产法的局限性也日渐显露出来。如该法对企业假破产、真逃债和破产程序中受诉人民法院及清算组侵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制约不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  相似文献   

5.
破产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必不可免的经济现象。破产是债务人的不幸,也是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最后一次机会,债权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破产制度的最大保障。然而,不规范的破产行为却扭曲了这一应有的逻辑,使债权人过多地承担了本应由债务人承担的破产恶果,屡见不鲜的“假破产、真逃债”案件就是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典型事例。完善破产制度,规范破产行为,保护债权人的合法行为,已成为我国破产理论与实践的当务之急。一影响债权人利益实现的原因1.政策性倾向的形响。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长期以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  相似文献   

6.
鉴于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不利于企业摆脱困难,恢复生机,所以我国新破产法应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将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破产原因。为防止个人利用破产恶意逃债,应该制定相应的时候监督制度,更好的发挥破产的价值功能。立法上设立破产制度目的是一方面是平等的满足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债务人提供了一次摆脱债务缠身的合法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爱华 《经济论坛》1995,(18):37-39
破产财产,从偿债角度来说,指的是破产债务人(破产人)用于清偿破产债务的财产;从债权满足方面来看,指的是供破产债权人分配的财产。在国外破产立法中,破产财产是破产还债功能实现的基础,因而,对破产财产范围的界定,一直是各国破产立法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债权人的利  相似文献   

8.
李侠 《时代经贸》2007,(2X):26-26,28
破产是在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能清偿债务的前提下,法院根据债权人或债务人本人的申请做出宣告,并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理和分配的制度。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破产企业财产的依法清理、处分,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当前业破产案件中,有部分企业以破产为幌子,钻目前我国有关破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空子,欺骗债权人,损害国家、集体等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达到选避债务的目的,谓之“破产”选债。特剐是企业以“破产”方式选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已经成为当前金融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直接导致了市场信用破坏,扰乱了经济秩序,危及银行资产安全,增大了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MM理论。但MM理论及其后的权衡理论只注重外部因素(税收、破产或财务风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资本结构的研究也由外部因素转向企业内部(信号、激励等),因为企业融资的决策不仅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企业经营者、股东和债权人的影响。由  相似文献   

10.
破产是一种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事实状态,将债务人的全部财产对所有债券人进行公平清偿为目的的程序。由中外《企业破产法》的立法宗旨来看,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是《破产法》实施的首要目的。但在我国实际生活中,企业破产申请很少由债权人提出,而大部分是由债务人提出,可见破产并未给债权人带来好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8)
关联企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对陷入经营僵局的关联企业合并破产有利于降低破产成本,提高破产效率,保证债权清偿的公平性,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处理关联企业的破产问题中,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多样性使其正当性难以认定,针对一般企业破产的制度不能满足关联企业破产的需要,并且在合并破产的处理上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故此,应当以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为目标,完善破产法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破产撤销权和无效行为制度,对由债权人申请的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的证明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更好地保护外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谷东燕  陈祥 《经济师》2002,(11):80-81
企业改制重组中普遍存在的逃债现象 ,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也给市场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企业逃债形式的分析与研究 ,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燕 《时代经贸》2012,(18):130-130
信息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而破产清算是企业非持续经营的一种特殊状态,其内部控制的构建思路与正常企业将存在较大差异,贯穿整个过程的信息沟通也存在其特殊性。破产清算的目标旨在保护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经济秩序和实现社会公平。本文以企业破产清算流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破产清算信息沟通的特点,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的核心特征。这种企业组织形式降低并转移了股东投资的风险 ,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动 ,减少了交易费用。但个别公司大股东利用公司有限责任和独立的法律地位操纵企业 ,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更有一些企业利用破产手段达到逃债目的。针对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 ,需从理论、制度上完善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1.破产式债转股。破产式债转股就是对欠银行贷款的企业依法申请破产,这时所有债权人的债权转化为赔偿要求权,赔偿要求权的出售,就转变为企业剩余资产的股权。美国采用过破产式债转股重组其银行不良资产。美国是一个严格执行破产法的国家,同时,美国也是一个极其重视市场选择机制作用的国家。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对债务的处理上。当企业资不抵债时,企业依法可以申请破产。对所有的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来决定是进入清算程序予以破产,还是将债权转化为对企业的所有权,从而对企业实施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债权人拥有的债权都可以转…  相似文献   

16.
信息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而破产清算是企业非持续经营的一种特殊状态,其内部控制的构建思路与正常企业将存在较大差异,贯穿整个过程的信息沟通也存在其特殊性.破产清算的目标旨在保护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经济秩序和实现社会公平.本文以企业破产清算流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破产清算信息沟通的特点,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又称为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学术界对此有多种不同的界定。Beaver(1968)将公司的“财务困境”定义为出现破产、债务拖欠不偿付、银行透支、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Deakin(1972)则认为财务危机公司“仅包括已经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Carmichael(1972)认为财务危机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资金不足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及相关的法律实践将企业的控制权界定给了企业的股权持有人 ,债权持有人只有在破产等特殊情形下才享有有限的权利 ,这在理论上是没有充分依据的。根据经营见险及资本结构的不同 ,恰当地在股权持有与债权人之间分配企业的控制权 ,使所担的风险与所享的权利一致 ,才能较好地保护企业债权持有人的利益 ,限制股权持有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中国没有企业家。这不是客观事实。尽管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但在市场上确已造就了一些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家,只是数量还不多,没有形成一个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阶层。唐山豪门集团公司总经理陈世增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企业家。 企业家,是指经营企业的专门人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不是谁评定、任命的,更不是自封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磨炼出来的。一个企业经营者能不能成为企业家,不是由政府任命你担任了多大企业的厂长、经理,而是由任职期间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速度,企业资产增值水平,企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发展研究》1999,(4):23-24
银行往往是破产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如何保护企业破产后银行债权问题,是各界人士、包括金融界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从银行管理体制、呆帐准备金使用、防止企业破产逃债等方面对这个问题做了较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