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艳贞 《商》2014,(9):288-28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音乐成为了审美的客体,把审美作为音乐欣赏的核心能够促进学生主体跟音乐客体达到相互交融,可以看出音乐欣赏和审美教育是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是对音乐欣赏和审美意识的关系进行分析、审美意识在音乐欣赏中的意义并提出几种培养音乐欣赏和审美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去实践获得真知,所以,我们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多实践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自己欣赏作品并能够评价作品。老师在其中只不过起着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多侧重于引导对于美术作品本身的欣赏,如创作技巧、作品的细部分析、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等。这样的美术欣赏教学方式,是以技巧学习为中心的美术教学模式的必然反映,其教学目的直接指向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借鉴能力和审美水平。但在强调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今天,这并不能充分发挥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够发挥,在教学中要创新。  相似文献   

4.
美,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会不会欣赏。中小学阶段是美术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审美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美术欣赏教学。欣赏与绘画、工艺美术共同组成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弄懂怎样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怎样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他们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领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应该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审美思想、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学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作为教师应不仅能够欣赏一些美术名作,同时也能鉴别一些比较复杂的美术作品,以决定对这些作品所应当采取的态度.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观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鉴别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地认识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商》2014,(3)
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十三册第十二课的课程。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并且通过学生互评和自评作品,使学生取长补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董颖丽 《商》2014,(3):233-233
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十三册第十二课的课程。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并且通过学生互评和自评作品,使学生取长补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告审美取向的界说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商业时代》2006,(13):85-86
本文以马克思的“尺度论”和现代美学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主体的审美结构以及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价值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和总结了当代广告的审美取向在客体、主体以及本体三大方位上的内容特性和必然选择。本文的研究为当代广告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商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翟文茹 《商》2013,(21):388-389
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创设情境,以“情”和“境”培养学生兴趣为着手点。美术课堂利用情境教学创建不同的情境氛围和各种模拟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发性的探讨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基础美术教育,是以美术教育为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终极目的。通过多元情境,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热情,使学生在探究、合作、整合生活经验的活动中体验美术创作乐趣,教师并给予积极鼓励,促成可持续发展。初中美术课堂之中的情境创设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认识美术特征,开发学生思维创造力,学生从中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爱好。初中美术情境创设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特点,转变教学方法观念,从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审美意识与创新精神,陶冶高尚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0.
王秋梅 《北方经贸》2008,(6):155-156
审美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不仅仅是美育课的职责,外语课也责无旁贷。英美文学教学更要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启智、以美育人。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渗透英美语言及文学理论,奠定学生审美意识的思想基石;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学生审美感知的情景意蕴;要改革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审美理解的理性高度。  相似文献   

11.
于涛 《科技转让集锦》2008,(19):130-130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对引导学生步入舞蹈艺术美的殿堂、对学生形体美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动作美的理解和表现、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以及健全学生的人格美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审美教育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必要性。多年来,高职英语教学中忽略了译的重要性,是造成学生英语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埋下隐患。要提高翻译水平除了要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必需的审美条件。因此译者要接受一定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审美教育有助于译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审美习惯,使其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从而译出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更新,新的文化意识形态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改革中必须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并融入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以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为艺术主体活动,把对艺术的感受和创造结合起来,寻找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个人的创作风格。追求个性化,强调视觉张力,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艺术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中,以创造性思维为主体活动,体现画面创造性思维的审美陈述,使艺术创作呈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音乐所具有的丰富情感性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升华和延伸,从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和心里体验入手进行教学,有利于使得学生的情操和灵魂受到一定的洗礼,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学生情感体验融入欣赏教学中,不仅能够发挥心灵沟通交流作用,还能够使得音乐中的人文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本文试就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作论述,旨在将学生情感体验融入欣赏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上小学美术课是很轻松、很容易的一件事,这些都是片面的说法,我认为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并不是那么简单。《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把握美术作品的意境,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需要.因此,美术教学应当鼓励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艺术,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王芳 《科技转让集锦》2012,(14):211-212
设计审美是一个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活动,它包含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从设计审美的主体来说,审美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主体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带来不同审美结果。从设计审美的客体来说,设计成果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也产成了深远的影响。设计审美中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数次目的、风格各异的设计运动的发展,针对当时政治、经济状况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促进了现代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于旅游营销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正成为社会的热点。本文结合文献资料,立足"人-地"关系理论,构建了旅游形象感知体系,主要包括感知主体、感知客体和感知过程三个部分;其中感知主体指本地居民、服务介体、现实游客与潜在游客四个方面;感知客体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大内容,感知过程有实地直接感知、被动间接感知和主动间接感知三种类型。通过系统构建旅游形象感知体系,为旅游形象研究、旅游营销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日常生活幸福为价值标准的喜剧时代,现实人间的审美意识不可能仍以崇高感为核心,审美理念将呈现多元化趋势,满足人们日常的欲望释放和快感追逐与传统的超功利化和精神升华的审美模式将并行于世。  相似文献   

20.
李汉波 《消费导刊》2011,(11):115-115
罗尔纯是20世纪80年代初画坛盛行一时的乡土表现风格的代表画家,作品重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直觉感悟过程中的理性重构,他重新建构了一个有别于现实具象世界的内心变象世界,这个世界是画家内心压抑郁结欲望的宣泄、潜意识里对某些东西根深蒂固记忆的释放、情感世界里对一些地方和事物情有独钟情结的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