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高铁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包括高铁线路、高速列车以及运行控制在内的高铁的主要技术方面都实现了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我国资金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资源依存度比较高,严重制约着产业安全,同时,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产业发展,也危及产业安全,而创新能力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是导致产业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出,要形成产业持续竞争力,保持持续增长空间,必须在自主创新上有大的突破,把建立创新型国家、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保障产业安全的根本举措,把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战略措施,把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技术方法作为战略突破口,把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战略关键,把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作为产业安全的战略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导向的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有竞争性的产业。然而,从产业发展规律上来说,创新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对战略性新型产业实行创新型项目管理是目前帮助实现产业内自主创新,促进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本文针对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创新型管理助力其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高铁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高铁"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铁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依然存在不少挑战。如何妥善解决高铁面临的困难,合理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让中国高铁顺利"走出去"的关键。中国高铁将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是欠发达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针对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中的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瓶颈"问题,探索从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和环境机制,构建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和市场保护机制,强化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着力推进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铁产业与汽车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二者都走过技术引进和"市场换技术"的道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铁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汽车产业却落后于世界水平。本文试图从高铁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分析两者的不同:中国高铁由铁道部统一规划,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引进的国外技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汽车产业总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消化吸收,最终技术再次落后国外不得已再次引进国外技术,形成恶性循环,受制于人。本文通过对比高铁产业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的不同,对于我国今后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主题,是国家创新的关键;是提高中国企业及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是我国产业进入结构升级阶段后降低技术进步成本的战略性措施。2007年将继续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加强对我国自主创新在各方面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认识,2006年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做了一系列关于创新的调查报告。值此2007全国两会召开的时刻,我们选择三篇,以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冈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我国目前的创新体系特点有更直接的认识,并进一步思考我国企业创新的政策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07,(3):I0004-I0007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主题,是国家创新的关键; 是提高中国企业及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是我国产业进入结构升级阶段后降低技术进步成本的战略性措施。 2007年将继续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加强对我国自主创新在各方面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认识,2006年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做了一系列关于创新的调查报告。 值此2007全国两会召开的时刻,我们选择三篇,以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我国目前的创新体系特点有更直接的认识,并进一步思考我国企业创新的政策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又是什么?2006年,伴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推动自主创新必须依托两条腿走路,那就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并重。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又是什么?2006年,伴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推动自主创新必须依托两条腿走路,那就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并重。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又是什么?2006年,伴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推动自主创新必须依托两条腿走路,那就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并重。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又是什么?2006年,伴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推动自主创新必须依托两条腿走路,那就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并重。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闫瑞军 《消费导刊》2009,(21):45-46
自主创新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举措,要使中国尽早走出危机,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产学研合作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创新模式使得日本在二战后成功地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虽然20世纪90年代遭受到"泡沫经济"崩溃的重创,但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没有因此而动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依然强劲。因此,研究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创新模式对于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薛童 《财经界(学术)》2007,(3):I0016-I0018
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但是如何更好地推动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又是什么?2006年,伴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推动自主创新必须依托两条腿走路,那就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并重。与此同时,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也是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产业技术进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而自主创新又是提升国家产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国家产业技术发展瓶颈性约束、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阐述自主创新对国家产业技术进步内在功效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环境约束,提出了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层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6.
将中国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现两者的技术进步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采用中国工业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采取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传统产业升级,应采用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渐进性"技术进步路径;而对于新兴产业发展,应采用自主创新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相似文献   

17.
瑞典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们更多地认为自主创新就是从供给层面增加技术、管理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产品时,来自"工程师之国"的声音则强调,增加"创新需求"对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更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最重要的载体是企业竞争力,最终的标志是经济竞争力的实现,自主创新需要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和有效的制度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上。从研究能力→研究成果→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稳定的生产能力→产品的销售能力,最后再到企业竞争能力,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智慧,需要企业和技术拥有者努力,需要制度保障,需要政策支持,才能成功实现这种转换。文章提出,自主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技术战略一定要与品牌战略和市场扩展战略相结合;第二,技术创新一定要有很好的制度创新来保障;第三,重视文化力因素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影响;第四,充分激发国民内在的创新激情。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飞跃,高铁整体线路里程不断增加,现已居于世界首位。与此同时,高铁装备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能够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同行业企业分庭抗礼,因此,随着国内高铁技术不断发展和不断成熟,我国高铁装备行业已经开始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但是从我国目前海外高铁装备供应情况来看,与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尚不匹配,需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文章对中国高铁装备"走出去"策略进行分析,为中国高铁装备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的艰辛道路上,中车四方从"追赶"到"领跑",打造出一张张中国高铁的"金名片"速度快、准点、舒适,这些优点让高铁成为不少人的出行首选。而2007年前,我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最初引进动车组时,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下定决心,不仅要引进消化国外高铁技术,更要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