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FDI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出发,在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中国区域工业生态效率基础上,利用2001-2016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FDI与工业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渐拉大,并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从直接影响来看,FDI数量对中国工业生态效率影响不显著,而FDI质量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工业生态效率对FDI数量和质量具有正向作用。从间接影响来看,FDI数量与环境监管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分别产生正负外部性,在正负外部性的博弈过程中,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FDI质量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减弱环境监管的负面效应改善了工业生态效率。因此,需加强对FDI质量的甄别,吸引FDI质量型企业的进入,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FDI与工业生态效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SBM-Undesirable模型和GML指数模型分别测算中国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及动态生产率,借助Tobit回归模型探究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在区域上呈现东部地区领先、中西部地区局部赶超态势,省域上呈现俱乐部收敛现象;(2)房地产业动态生产率由波动转为平稳,省域上房地产业生态发展增速存在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利益、居民住房消费能力、政府扶持力度及技术革新程度对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行业规模对房地产业生态效率具有抑制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各地应注重改善房地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房地产业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推动房地产业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7—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指标,实证检验环境规制、财政分权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区域生态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且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空间异质性,在西部地区的实施效果较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产生明显的财政分权门槛效应,在财政分权程度较高时,环境规制的实施效果尤为显著。上述结论对地方政府完善环境规制政策、优化财政分权制度设计,实现环境规制、财政分权与区域生态效率的良性互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商》2015,(12):207-208
本文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人均投资、人均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关系,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人均投资、人均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我国人均GDP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投资对我国各省市的人均GDP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3我国省域间人均GDP增长的空间效应是通过扰动误差项的传递来表现的。4处于人均GDP高高集聚区的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处于人均GDP低低集聚区的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效处理环境污染物等非期望产出的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11—2015年江西省所辖11个地市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否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影响,全省整体的生态效率水平仍较低,未实现DEA有效,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地市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效率差异较大,仅有部分地市在不同年份生态效率值为1,达到了DEA有效。  相似文献   

6.
刘娟 《北方经贸》2014,(2):133-134
随着旅游业地快速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我国旅游教育发展水平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从我国31个地区(港、澳、台除外)的空间范围出发,运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试着探讨我国旅游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及空间分异情况,以期今后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我国旅游教育事业。研究发现:我国旅游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各省区旅游教育水平从东到西、自南向北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各大分区内部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开放与绿色发展理念下,选择全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中国工业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组合、FDI结构和工业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工业生态效率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距加大,东部地区下降最为明显,空间分布呈"俱乐部"集聚特征,高效率省份多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其余省份表现为中等效率与低效率,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均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且正式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较大,两类环境规制对FDI结构优化显著,通过提升FDI质量和倒逼创新效应提高工业生态效率;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直接与间接作用在各地区均成立,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生态效率直接促进与间接优化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成立,而在西部地区不成立。因此,应当加强污染型工业行业环境监管力度,规避污染型FDI进入,改善外来投资环境,优化公众参与制度,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8.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包含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24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域2013—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次对全国整体、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展开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较大,优势和短板各异,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研究有助于识别各省域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优劣势,为各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SBM模型,从环境约束视角切入,对中国区域旅游业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从区域差异特征来看,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旅游业效率呈现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的空间格局;从分类特征来看,低效率类型的省份占全国比重最大。其次是中效率类型和高效率类型;(2)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旅游业效率受到技术水平影响比较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发展水平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为测度指标,利用HDI计算公式及ESDA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65个区县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及空间关联分类。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中下水平,且区域差异明显,呈现由市辖区向周边区县递减的分布特点;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指标中预期寿命指数和教育指数的区域差异较小,而GDP指数区域差异大;关中-天水各区县的人类发展指数存在较强的正的空间相关性,西安市的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等9个区县成为高-高聚集型区县的显著性聚集区,而天水市的张家川、清水县、秦安县和宝鸡市的陇县等6个区县成为低-低聚集型的最显著区域。针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区域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衡量了我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并利用Moran’ s I指数从全局和局部层面揭示了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从Bayes空间计量视角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表现为外生性引起的空间误差自相关;在同时将空间相关和空间异质性引入模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对区域金融发展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普通回归模型高估了空间相关和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程度,低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贡献程度;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集聚性差异,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显著领先于其他区域,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地级城市层面数据,采用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从全国整体和三大区域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收敛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便控制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全国整体和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并且均存在显著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但不同区域的空间收敛速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市服务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省际服务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有超过60%的省市集聚类型具有"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特征;有超过90%的省市集聚类型存在"路径依赖"特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表明,SAR模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解释变量中的地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地区服务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程度则会抑制服务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为测度指标,利用HDI计算公式及ESDA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65个区县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差异分析及空间关联分类.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大多数处于中下水平,且区域差异明显,呈现由市辖区向周边区县递减的分布特点;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指标中预期寿命指数和教育指数的区域差异较小,而CDP指数区域差异大;关中-天水各区县的人类发展指数存在较强的正的空间相关性,西安市的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碑林区等9个区县成为高-高聚集型区县的显著性聚集区,而天水市的张家川、清水县、秦安县和宝鸡市的陇县等6个区县成为低-低聚集型的最显著区域.针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爽 《上海商业》2022,(1):187-189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分析城市群的生长发育特征与综合质量对东北振兴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熵值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综合评价哈长城市群2003—2018年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2003—2018年哈长城市群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高存在空间差异;哈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空间格局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哈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分维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哈尔滨、长春处于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维度排名前列,而大庆、牡丹江位于协调、开放发展维度排名前列。研究认为,哈长城市群应加强核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哈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带动东北地区整体地域的振兴。  相似文献   

16.
进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之策。本文基于进口开放、进口福利、进口持续和进口竞争四个视角构建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综合评价法测算出200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22年的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整体及各省域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东部地区远高于全国整体和其它三大地区的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中西部和东北部低”的空间不均衡分布特征;(2)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整体地区差异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其中地区间差距是差距的主要来源;(3)中国进口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表现出明显的偏态分布和不同程度的极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战略定位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区域生态位是战略定位的核心。文章将区域生态位视角引入外商投资领域,以2012—2021年外商投资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探索外商投资区域生态位、进化动量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投资中国资源竞争不激烈,区域生态位强度、重叠度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外商投资沿海地区较多、大西北地区较少;(2)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和宽度的进化动量较大、外商投资提升空间较大,在大西北地区提升空间较大、沿海地区提升空间较小;(3)中国外商投资空间呈现梯队分布且地理空间呈现高高聚集或低低聚集的正相关关系;(4)外商投资中国区域生态位强度、宽度及强度进化动量对于外贸区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态位宽度进化动量对区域外贸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由此,文章分析得出如下启示:我国宜促进外商投资区域资源扩展和进化程度、优化外商投资区域资源结构和进化动能、强化外商投资区域协同和产业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陈景信 《商业研究》2020,(12):44-52
创业在增加就业、促进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空间依赖性原理和循环累积因果论构建区域创业绩效差异假说,阐述区域创业绩效差异的形成机制。实证表明,我国创业绩效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地理位置对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不可忽视,知识要素、市场化水平对区域创业绩效的异质性影响是导致区域创业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在全样本条件下,知识要素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其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不显著,说明省内知识要素对创业绩效的直接促进效应要明显大于其间接外溢效应;市场化水平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正,反映了本省市场化水平对其创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邻近省份创业绩效水平的提高。因此,知识要素和市场化水平在创业型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Theil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2012—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总体及区域差异变化趋势,实证分析了软件信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软件业务收入在2012—2020年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七大区域的差异总体平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组内差异,七个区域内部的差异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不同发展水平维持现状的概率相对较高,我国省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呈现出空间自相关特征,不同发展水平类型维持现状的概率降低但相互转移的概率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本地制造业有显著的直接正向促进效应,而空间滞后性表现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0.
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证分析揭示,中国城市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其强度高于工业,并且集聚大小与行业社会性质相关。对熵指数的区域分解显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集中度在同时提高;经济越落后的地区内部集聚程度越高,越发达的地区反而越低;公益性的行业集聚程度低,而商业化程度高的行业集聚态势明显。对影响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产业特征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越高、中间投入需求程度越高、政府管制水平越低、开放程度越高的服务行业,其集聚度越强,而产业的知识密集特征对服务行业集聚度的高低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