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泓 《新商刊》2000,(9B):16-17
我们很幸运,一结婚就分到了房子,忙不迭地搬进去,还欢天喜地的。后来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结婚成家,看人家漂亮的新房,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时常想,自己撰讲述理财心得,分析投资案例,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写某某富豪一时之风花雪月以娱乐众生。自己是否真的能写出点什么去揭示一代人的悲欢离合来唤醒人生的真谛?自己一直以来的执追求,无不是出自那些所谓的男几先立业后成家的信仰。自已或多或少地拒绝着去寻找自已至爱的努力,也就和遗弃小花的生身父母采用了同样的人生逻辑。  相似文献   

3.
古人言:三十而立。一般情况下,人在30岁以后,事业开始蒸蒸日上,个人职业方向已经基本确定;在生活上,已经成家,有了孩子或正准备生孩子,家庭结构已经基本稳定。这个时候个人就可以开始制订自己的养老计划了。  相似文献   

4.
蔡筱梦 《浙商》2020,(4):86-86
“成立至今,我们有着A股300多成家上市公司的交流和尽调的经验,和部分全国TOP50的房地产公司做过深入的交流,有着这样的基础,我们才敢说自己是深耕资本市场和地产融资的私募机构。”吴渊表示。  相似文献   

5.
刘阳 《市场周刊》2012,(10):66-73
金陵的古情和诗意赋予了江南女子清雅温润的情怀.也滋养了女画家们的秀丽细腻的笔触——今天,生活在南京的青年女画家不少。她们多在这个忙碌得有些慌乱的时代,有着安逸的生活状态。她们谈靠谱的恋爱.拥有稳定的工作.在适当的年龄成家。安心画画。过素简却不窘迫的生活……她们系出科班,个性鲜明独立,作品充满新鲜的创造力和对现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梁荣志,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企业管理系.23岁加入台湾奥美.先后转战于台湾、伦敦、香港等奥美各分公司。1993年调到大陆协助建立广州分公司,现为广州奥美董事总经理,如今,在大陆已呆了8年.并在广州结婚成家.可以说是在广州安营扎寨,而与此同时.广州奥美也在他的带领下在国际广告公司最难生存的土壤里不仅扎了根.而且茁壮成长.屡创佳绩。  相似文献   

7.
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常常会有一些比较集中的大额开支,比如升学、买房、成家、生育、养老等等。  相似文献   

8.
金少策 《浙商》2010,(15):70-71
28岁的温州姑娘戚雪玲已是一个大龄女青年,跟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子一样,戚雪玲面临成家的“压力”。2006年,她便升始不断地相亲。然而,至今没有一个对象让她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国外打工的日子 1989年,张兰大学毕业后便成家生子,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单调但安逸。但那个年代许多人不甘于这样的生活,要到外边去看一看,去挣钱,张兰也成了这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
童孟侯 《国际市场》2011,(11):20-21
我们过去提到帐篷,总觉得那是蛮有诗情画意的"东东":一对恋人到公园或者郊外,搭起一个小帐篷,躲在里面,背靠着坚实的大地,说一声坚实的话"我爱你",很是多情,很是靠谱。当他们还没有成家(或者说已经成家突然觉得还缺少另一个比较暧昧的"家"),这时候帐篷便是暂且的"家"了……不需要家的,不需要生活在顶棚之  相似文献   

11.
许小年 《商界》2008,(12):22-23
是危机,但不是终结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关于自由市场体系的未来,美国现在有不同的声音,中国也有不同的声音。似乎市场成了一个妖魔。需要有人来管管.而且人们对于自己管理市场的能力,总是估计过高。过去我们常说,“认识自然的目的是改造自然”.现在不提改造了。现在的口号是“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什么有这个变化?人类学聪明了.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认识到自己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管理者口里就常喊:“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并要求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把企业当成家。那么实施效果如何?口号、空话、大话、标语漫天飞的企业大多都昙花一现,甚至很快就被市场经济的大浪所吞噬。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很多,从企业主体来讲,人是最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自1994年4月成家之后,我们家就不断地冒出“第三者”。最先冒出来的是一套台式组合音响。音响刚进家门那一阵子,每天下班回来,我就与之粘在一起,废寝忘食地在音响泡制出来的声乐世界里发烧,活生生地冷落了如花似玉的娇妻。为此,她指出,我们家已经出现了“第三者”,必须  相似文献   

14.
牛根生 《商界》2007,(6):45-45
古往今来.现实的需求,潜在的需求,创造的需求.可谓层出不穷。作为一家企业.如何在这些纷繁的需求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点”.发掘自己的“生长点”,抢占自己的“制高点”?不管是捕捉新的消费需求,还是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这都需要在“创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杜鹏 《消费导刊》2014,(1):161-162
一、如此调解--据以研究的案例 案例一:王某有三子,分别为甲、乙、丙,三人均已成家单独生活。2005年王某自己单独翻建其居住的房屋。2007年王某居住的村子正在拆迁,根据拆迁政策,按照被拆迁房屋上的户口人数分配拆迁款,每户二十万元,而只有王某的户口在该房屋上。又根据户籍规定,要想落户在被拆迁房屋上,必须享有被拆迁房屋的产权。为了多得拆迁款,王某与其子虚构共同翻建房屋的事实,诉至法院,经过庭上的一番表演,顺利的拿到了法院出具的关于王某与其三子每人享有房屋一定份额的民事调解书,进而到户籍管理部门分户、立户,最终多获得了三份拆迁款。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价值.许许多多的企业甚至不惜花重金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渴望通过这只”无形的手”管理好企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自己的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培育数十年、百年成长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白立新 《商界》2009,(11):151-151
展望未来20年的职业生涯,你是希望自己像丝瓜那样越来越瘪.还是希望自己像辣椒那样越来越红?当然是越来越红了.有谁愿意自己退休后像个老丝瓜。只剩下抱怨和喋喋不休呢?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竞争是普遍存在的。在竞争者之中.优秀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竞争者都是弱小的,难以与强大的竞争者进行正面竞争。那么.这些竞争者如何生存和发展呢?它们都可以凭借不对称性.找出自己的优势及对方的劣势.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时机,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局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大敏 《商场现代化》2006,(6Z):171-172
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为人服务的,是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中心展开的.即“以人为本”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之所以高举“以人文本”大旗,乃是因为人类在其创造和自我发展中.偏离或迷失了自己原本追求的丰富与发展人类自己这一目标。文艺复兴旨在唤醒并敦促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确立人在创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人类往往是在追求自我完善、发展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就陷入了自我束缚、自我戕害的异化怪圈,处于彷徨、困惑的无助状态。拯救人类者只有人类自己。此时.人们只有追寻人类创造最原初的目的——丰富与发展人自己,以人为本.回归人文,才能从新认识并调整创造目标与方法、手段与结果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使自己摆脱异化,走出迷途。  相似文献   

20.
成功者提醒自己离破产有多远,实际上是给自己制造危机。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的进化历程.告诉我们,成功者之所以失败,大多情况下并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因为无视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