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杜邦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永田 《商场现代化》2008,(16):325-326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已初步形成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工业园区模式、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这样四种模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相比,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并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着力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等四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毕永田 《商业科技》2008,(16):325-326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已初步形成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工业团区模式、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这样四种模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相比,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并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着力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产业圊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等四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模式的本质与传统工业化经济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工业化经济遵循资源——生产——消费——排放的单向过程,经济增长依靠于对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而循环经济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制定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和战略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5.
赵凤英 《现代商业》2014,(30):230-231
循环经济理论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以实现资源减量化、重复利用和再生化为目标的新型经济管理发展理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更新,越来越要求商品生产的生态环保性。一个生产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就应当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引入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以实现企业资金能源的持久合理利用,在保证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促进生态环保,实现最优企业生产效益。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创新需要将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托,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即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能否自觉选择循环经济行为,由被动走向自觉是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行为及其选择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循环经济可促进社会、企业双赢,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的循环经济发展新局面,是解决资源型城市的环境危机和经济增长危机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法是指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法律渊源,是指有关循环经济的各种法规所形成的体系.循环经济法应归类为经济法范畴,而不是环境法,循环经济相关立法的主体范围应当包括一切从事生产、服务和消费活动的政府、企业和公众.  相似文献   

9.
杨臻 《市场周刊》2005,(38):12-12
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企业同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结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相当多的物流公司介入了企业的生产和物料采购等业务环节。例如,Ryder物流公司同Whirlpool(惠尔浦)签订的合同周期为5年的物流服务合同,服务内容涵盖了采购物流和生产物流的模式设计和运作管理,目标是减少物流成本、改进信息管理以及优化生产所需物料的备货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张赤东 《商业研究》2006,(21):58-60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企业R&D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是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来源。企业R&D加强,将直接推动循环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循环型生态园和生态链的形成,促进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成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企业,企业的理财目标也必须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科学界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循环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和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理财观念的更新和财务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文首先阐述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而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最后论述物质流分析的三大经济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推进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未来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面向循环经济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客观评价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以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前期输入、中期消耗、后期输出3个环节构建循环经济绿色考核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数学模型量化反映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趋势,以期为工业企业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4.
一、循环经济模式国际借鉴循环经济被广泛认可的操作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在实践中,循环经济一般包括三个不同而又有序衔接的层面。一是企业层面上的单个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杜邦模式",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追求充分、重复、循环地利用资源,优化利用能源、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我们必须要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21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新的实践模式。未来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循环经济。为了评价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绩效,本文探讨了循环经济的企业评价指标的特点、原则和层次,给出了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提高产业集群生态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区域的产业集聚。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而单靠企业内部的循环是难以实现资源完全的循环利用。在企业层次上,尽管可以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质、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促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通过对旅游循环经济的人文精神研究认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旅游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依托力量;是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经济是一种直线经济,它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源,又将废物丢进大自然.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本文分别对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归纳出各自的影响因素,并对两种经济模式下企业的利润进行比较,从而分析企业的选择行为.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解决污染企业的有效出路,火电厂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解决自身受环境与资源严重制约的持续发展途径,理性设计与建立火电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能促进我国经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