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文渊 《现代商业》2014,(18):175-176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管理的安全性、效益性以及流动性原则,接着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营销观念问题、贷款渠道管理问题以及营销考核销激励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强化风险管理、完善信贷服务体系以及健全激励机制,实施全员营销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海民 《消费导刊》2013,(12):112-112
本文首先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含义出发,其次分析了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困难的原因,并针对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中推广小额贷款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市场,其营销策略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营销水平;强化奖惩激励,促进积极作为;创新服务品牌,赢得客户青睐;细分市场客户,区别贷款价格;实施诚信战略,优化营销环境。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村信用社信贷隐性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本旭 《致富时代》2011,(11):90-90
目前,农村信用社职工个人营销贷款约占信用社贷款总额的30%以上,营销贷款在满足社会需求、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收入的主渠道。但是,有些信用社营销贷款不真实,违规放贷的现象屡禁不制,营销贷款存在一定的隐性风险。对此,若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隐性风险将很可能形成实际风险。因此该文从营销贷款隐性风险的现实出发,深入分析造成信用社营销贷款隐性风险的原因,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银行贷款业务情况改革才完成不久,业务亏损状态才开始扭转,所以现在的信用社信贷业务发展不平衡,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对农村信用社的各个业务进行整合,尤其是贷款业务。贷款业务是西乌旗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经济来源与经济手段,也是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分析了西乌旗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发展状况,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尚存的问题与漏洞实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贷款业务危险管理相关的措施,进而为西乌旗农村信用社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危险管理上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滢  刘钟钦 《商业研究》2006,(23):162-165
如何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是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在对贷款定价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模式进行选择,制定出符合风险溢价、成本管理原理,便于贷款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目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权限过于集中、利率浮动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贷款利率水平偏高带来的问题等,从贷款定价管理机制改革及贷款定价基本方法提出设想,包括深化体制改革、明确贷款定价相关部门关系和职责、明晰农村信用社货款定价内部权责、采取贷款风险化解策略、推行贷款利率定价"听证"制度、建立和完善贷款定价科学决策基础支持系统、各信用社因地制宜分阶段和分步骤推进定价模式改革等。  相似文献   

8.
一、安康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高风险的表现安康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高风险主要表现在隐性风险:(一)借旧还新主要是将已经显现风险的贷款,通过修饰“摇身一变”为正常贷款。这一做法主要集中在农村信用社年终决算之前。由于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经济利益,于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对到期难以收回的贷款,采取了一系列变通办法,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艳  谢小琴 《商业时代》2005,(18):44-44,43
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当前,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如何运用营销理论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是关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及策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辖内崇仁县农村信用社自助转账终端营销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近二年来的营销案例,以详细的数据加以SWOT分析方法来剖析营销失败内外因,借以提出自助转账终端“屯垦”营销策略,从而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并通过灵活运用“亦农亦兵”的“屯垦”思想,大力推动电子银行和其他业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汪静 《现代商业》2008,(6):99-100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个人住房贷款逐步成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主体,如何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占据有利地位,成为商业银行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个人住房贷款特性的基础上,指出现行营销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个人住房业务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商业银行营销模式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营销策略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信贷营销并不是传统贷款业务的简单延伸,而有其特殊的营销对象和营销特点。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营销面临个人征信系统缺位、利率非市场化、市场定位模糊、机构设置不合理等诸多约束。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消费贷款营销活动过程中就应采取整合营销、服务营销、品牌营销和绿色营销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系数可以达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调整后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58%,农村信用社可以在5.02%至12.83%的区间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获得贷款的主要渠道。那么,农民应如何做,才会更加合理呢?  相似文献   

14.
小额信贷是21世纪的一种新的农村金融市场,农民支付一定数额的贷款和规定性金融服务,它必须与一个国家扶贫政策的背景相符合,它的存在和发展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为了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主要通过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在中国的小额信贷,以帮助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农村信用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在农村小额保险风险模型下的金融视角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包括小额信贷,并提出了防范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小额保险小额贷款模式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0%。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改革稳步推进,趋利避害,防范化解利率风险,是金融理论与实践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深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重构深圳市国家助贷款政策的建议,并对政策营销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中央银行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扩大到2.3倍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引入RAROC方法在优化农村信用社经济资本配置、农村信用社风险定价、农村信用社内部绩效考核和农村信用社经营战略决策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与社会供需波动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收到巨大的挑战,加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银行自身缺乏完善的转型和发展,致使不良资产,不良信贷、利率市场化等不稳定问题的出现以及银行业之间存在的非法化恶性竞争,导致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贷款业务无法正常推进,虽然有一些贷款业务的常规的营销策略,但在应用领域只能是杯水车薪,浅尝辄止,缺少实质性的指导意见,贷款业务的营销名存实亡。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如何能加大步伐,改进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已经成为银行业创新,抢占市场,脱离被动局面的一块法宝。本文通过对银行贷款业务营销的现状分析,提出一系列保证资金有效流动,这样不仅能提高银行自身的竞争实力,也能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满足客户需求,达到提高盈利能力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赵风全 《现代商业》2006,(14):26-27
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70%,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0%.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利率改革稳步推进,趋利避害,防范化解利率风险,是金融理论与实践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现状是贷款有效需求疲软,贷款营销认识普遍不全面,贷款投放谨慎。要辩证地看待买方市场下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特点及其面临的难点,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确定目标市场,做好商业银行贷款营销的定位。在强化贷款营销方面,要转变观念,强化贷款营销意识,树立现代银行营销理念;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究,认真开展市场调查;提高贷款营销队伍素质,强化贷款营销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