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本文从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目前世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等系统进行比较,通过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双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功能和技术特征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将北斗定位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中的思路,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鉴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等特点,使得其在物流管理中具有相当的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4月7日,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在北京隆重举行德力西电气授奖仪式,表彰德力西为北斗卫星大区域导航工程作出的突出贡献。德力西集团委派上海德力西集团监事会副主席林少东、上海德力西集团党委书记张菊林参加授奖仪式。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领导向德力西赠送了题有"铸造民族品牌,支援工程建设"的锦旗。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于2000年启动北斗卫星导航工程,自行研发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已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通用航空飞机低空雷达监视存在盲区及广播自动相关监视(ADS-B)设备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移动公共网络通信相结合的低空空域通用航空飞机导航监视系统。系统利用“北斗”/GPS双模导航接收机获取载体位置等信息,通过移动公共网络通信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互补充的通信机制可靠地将机载信息发送至地面指挥中心,并能够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考虑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信资源的问题,系统设计了在移动公共网络通信处于盲区时导航位置等信息存储功能。系统具有成本低、与其他机载设备无电气交联等特点。相关成果对我国在低空空域通用航空飞机导航监视终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态势与发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3年12月正式开通运行,具有可实现动态位置实时监控、首次定位快速、授时精度高、保密性强等特点。2007年,北斗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罗纳斯"和欧盟"伽利略"系统一起,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卫星导航服务"核心供应商"。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促动下,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民用开发与推广进入加速启动阶段,开始规模化进入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5.
对卫星导航信号易受干扰的原因及其对系统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介绍 了国际电联对卫星导航系统频率的划分和目前各主要系统对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国 际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ICG),尤其是美国卫星导航频率保护方法的深入分析,结合对我 国“北斗”系统在运行中发现的几个干扰案例的原因分析,指出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频率保 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保 护对策,为今后“北斗”卫星导航频率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光平方事件是首次出现合法的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大规模大范围干扰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GPS)的事例。美国光平方公司的地面移动通信网在得到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FCC)批 准后,经评估认为对GPS系统会产生有害干扰,得到了美国PNT委员会、联邦航空管理局(FA A)以及国会的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评估,量化分析了光平方系统对GPS的有害干扰 。分析探讨了光平方事件深层次的原因是频率资源的争夺,结合我国对“北斗”系统发展, 提出需要深入分析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北斗”系统S频段下行信号潜在有害干扰。  相似文献   

7.
针对GPS系统为美国军方控制的现状,研究了以我国已具备区域导航定位的能力的“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无线数传电台为核心的无人机状态监控系统。系统以MSP430系列处理器 为控制单元,利用UM220“北斗”导航接收机获取无人机的状态信息,通过无线数传电台EL805 将机载信息发送至地面监控中心以及接收地面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并利用虚拟仪器软件LabVIE W开发无人机监控平台,实现无人机飞行姿态的监控。引入范数的概念对“北斗”导航定位 性能进行分析。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人机交互界面良好,信息化程度较高。本研究 对摆脱GPS,利用“北斗”实现无人机和通用航空飞机的导航和监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GPS和“北斗”两套卫星导航系统入手,建立了低空空域监管系统,分为GPS定位、“北斗 ”卫星通信、低空空域飞行器机载设备、地面控制中心四大模块。随着新一代“北斗”卫星 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完善,可以完全摆脱GPS,只利用“北斗”系统来实现低空空域的导航与 检测,建立一个产权自主、功能完善、管理便捷的监管系统,在解决高空交通拥堵难题的同 时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北斗”一号标校系统现状,指出了当前标校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 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标校机便携式测试系统。整个系统软硬件有机结合,具有体积 小、 重量轻、携带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现场测试,保障了标校系统设备能正常可靠地 服务于“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机载无线电通信、导航、监视(CNS)系统包括了航空电子系统大部分射频设备,是航空电 子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及新航行系统(CNS/ATM)机载部分的重要支撑系统。介绍了国外无线电CNS系 统架构设计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给出了ARINC 660A推荐的机载通信、导航、监视功能架构 ,分析了无线电CNS系统一体化设计的优点,并对无线电CNS系统的设计及集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动向     
《中国对外贸易》2013,(2):80-81
北斗导航2020年覆盖全球市场规模逾千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近日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据悉,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2012年形成区域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  相似文献   

12.
孙鑫 《国际商务研究》2006,46(5):194-196
介绍了一种基于VXI-GPIB混合总线的针对综合化通信、导航、识别(CNI)系统的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测试软件以LabWindows/CVI为开发平台,数据库采用ODBC技术和SQL语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财富》2010,(7):10-15
随着今年初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便进入了组网高峰期,预计在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随着中国“北斗”系统的建成,将使中国在卫星应用方面摆脱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并带动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这其中,不能没有物联网。  相似文献   

14.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对空间用户的应用价值在于GNSS信号对空间的覆盖性能,这不仅取决于星载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辐射角范围,而且取决于用户自身的最小观测角。针对该问题,对GNSS空间覆盖性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判别依据,然后对GPS、GLONASS、GALILEO系统、北斗区域服务系统、“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及“北斗”与其他GNSS组合共8种仿真方案,不同轨道高度用户的空间覆盖性进行了仿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仿真结果针对不同的应用任务选取不同的卫星星座或选取多星座互操作,以保证最大同时可见卫星数,从而更好地提升GNSS卫星星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国际民航组织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统,它是在继承现有的优秀系统的基础上,由星基全球CNS系统加上自动化的ATM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馈源设计方法设计出的馈源工作频段少,不能满足“北斗”导航天线馈源的要求。为此,在对模式展开法和模式匹配法理论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双槽深波纹喇叭槽参数的设计思路。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北斗”导航天线馈源增加了工作频段,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满足了“北斗”天线系统的需求,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野外多点数据采集无供电、布线复杂和通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北 斗一代”的Zigbee无线网关设计方案。采用MSP430F6438、CC2341微处理器和一体化的RDSS “北斗”射频芯片完成低功耗、小成本的硬件设计。通过增加SIM卡的数量,将网关转发“ 北斗”数据的频率降至最低的5 s,提高了网关的通信速率。通过软件设计实现了Zigbee无 线传感网络和“北斗一代”系统之间数据的透明交换。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野外油气井远程 监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集成设计导航定位与数传通信的差分导航通信系统,以满足无人机对机载轻量化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该差分导航通信系统由地面站和机载设备组成:地面站完成差分卫导修正量生成与播发;机载设备接收地面站播发的差分卫导修正量,并结合本地卫导观测量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差分导航通信系统在50 km范围内具备亚米级精度的导航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卫星导航信号体制不同,新一代“北斗”B2频段导航信号采用了交替二进制偏移载波调制(AltBOC)体制,因此伪码跟踪性能也与传统信号体制有较大差异。首先介绍了AltBOC调制信号原理及特点,然后根据码跟踪精度理论比较了新型调制信号与传统信号体制的性能差异,分析了不同鉴相器时B2频段信号的码跟踪误差,并对不同相关器间隔、环路带宽、前端带宽、载噪比环境条件下的伪码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高信号载噪比、射频前端带宽或减小相关器间隔、环路带宽均能减小码跟踪误差。研究结果对新一代“北斗”导航信号新体制性能的评估以及“北斗”导航接收机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抑制超宽带信号对第二代“北斗”卫星信号的干扰,是实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 机舱环境中应用的前提之一。将虚载波技术应用到超宽带信号中,缩短了舱内超宽带信号发 射 机和“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之间的安全距离,满足了机舱物理空间尺寸限制。在超宽带信 号 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用超宽带信号舱内传播模型,计算了满足“北斗”卫星导航接收 机 门限接收信干比条件下采用虚载波技术前后的安全距离。理论计算结果显示,虚载波技术将 安全距离从48 m减少到1.8 m,仍然能够满足“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误码率要求 。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了误码率与安全距离的关系,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该方 法对舱内超宽带信号干扰有抑制效果,在机舱超宽带无线通信环境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