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是调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引导用户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最为重要的经济手段。面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本文借鉴电力部门用电管理采用的需求侧管理技术,探讨了实施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着重分析了高峰负荷定价、论质水价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建立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思维     
缺水城市水价应高额累进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两会"期间表示,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已经确定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缺水城市水价要高额累进加价。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既要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联系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和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未实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二是未形成集中统一,具有权威的管理机构,三是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污水处理措施不得力,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两会”期间表示,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已经确定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缺水城市水价要高额累进加价。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既要充分体现我国水资源紧缺状况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要兼顾社会可承受度和社会公平,同时有利于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体来说,一要综合考虑各地区水资源状况、产业结构与用户承受能力,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  相似文献   

5.
提高水价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价的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建立并分析了水价弹性系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最后,以慈溪市为例,运用水价弹性系数模型分析了提高水价对该市水资源需要量的抑制作用,阐明了提高水价的巨大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水价政策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稀缺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纷纷上调水价,水价改革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水价上调必然会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研究水价上调是否很好地实现了水价改革的政策目标,分析水价上调的政策效应对于今后的水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婉宁 《广东经济》2016,(12):273-274
中国的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不过,按人均实际拥有量计算,我国却是一个缺水大国.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我国居民用水量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定价便是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本文给出了城市居民用水的三阶梯水价模型,讨论了阶梯水量的确定方法,最后,以成都市为例,给出了居民生活用水三阶梯水价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张莉凌 《经济师》2013,(12):294-295
文章分析了水价在漳河上游水资源管理和建设水市场中的作用,提出了制定漳河上游引水工程水价应考虑的原则,并针对漳河上游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稀缺和水量丰枯不均的特点,建议漳河上游引水工程水价采用季节性水价与累进制水价相结合的水价结构,分两个级别水价管理区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建立合理的水价及其体制是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供水、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核心。水价偏低既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保护,又不能满足水企业生产供应成本的补偿,不利于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水价虽然提高了对水的有效利用率,但水价提高还受到居民承受能力的制约。因此,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己经成为确定和实施调整水价方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旨在探讨用户对水价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及水价能否在节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供水价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樊丽波 《经济师》2014,(9):87-88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阶梯水价改革,合理制定水价政策,优化配置水资源,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文章从太原市的用水现状和实行阶梯式水价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论述了阶梯水价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建立合理的水价及其体制是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供水、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核心.水价偏低既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保护,又小能满足水企业生产供应成本的补偿,不利于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水价虽然提高了对水的有效利用率,但水价提高还受到居民承受能力的制约.因此,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已经成为确定和实施调整水价方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旨在探讨用户对水价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及水价能否在节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供水价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无可替代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合理的水价能起到较好的调节水资源供给的经济杠杆作用。本文对石家庄市水资源和居民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石家庄市城镇居民阶梯水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石家庄实施阶梯水价保障机制:必须加大水价的调整力度,实现"三条红线"刚性化管理,把好三个"严格关"。  相似文献   

13.
经济快餐     
我国将提高水价促进节约用水 国家计委在近日下发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逐步提高城市用水和水利工程供工业、自来水厂用水价格,同时对各类用水实行定额管理,超额加价,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实行惩罚性收费。通知说,这次水价改革要充分体现供水的商品价值,使水价达到合理水平。同时要将水价改革与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造供水设施、推行科学节水制度结合实施,综合考虑水利工程供水、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需要,兼顾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通知要求建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将水价提高到合理水平。水利工程防洪、供水、发电等…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研究》2005,(9):82-84
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南水北调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水资源的商品属性,分析了水资源的供给模型和需求模型,进而采用供求均衡模型来分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并根据水市场的垄断性质,运用价格歧视理论分析了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水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日前表示,“十一五”期间北京的水价结构将更加合理,企事业用水单位实施超指标用水累进加价,居民实施阶梯水价。就在北京还在为引入阶梯水价做准备之时,远在塞上的银川,则已经尝到了阶梯水价的甜头。来自银川市自来水公司的数据显示,在执行阶梯用水价格以后,用水量下降了一成多,较此前的其他手段有效得多。简单说来,阶梯式水价就是运用价格杠杆实现节水,并充分考虑到市民的正常用水,起征点尽量定得科学合理,以保障城市低收入者的利益,不增加其负担。阶梯水价等手段的引入,是迫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压力。我国人均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计算杭州市资源水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杭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模糊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水资源的价值,得到较为合理的资源水价.根据统计资料,笔者计算出杭州市2006年资源水价应为2.11元/m3,相应的居民自来水价应为3.88元/m3,说明现行水价(1.85元/m3)与理论估算水价相比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17.
现有政府对水价的管理主要是基于水价成本核算,缺乏对水价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分析,在水资源管理分散而水资源配置又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供水价格体系进行整体深入研究。本文从价格体系角度,重点分析不同水源、不同用水户、不同地区供水价格间的比价差价关系,认为需要从完善水价体系的角度来改进政府水价管理,包括拉大不同水源水价间的比价关系,理顺不同用户水价间的差价关系,建立供水价格区域间的统筹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水价机制与改革路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价是城市水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水务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我国根据城市供水的公益性与商品性两种属性,进行了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城市水价从过去立足于社会福利的"水费",正逐步转型为立足于市场供需的"水价"。随着我国进入城市国家行列,城市水问题更加复杂,水价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水价改革更加紧迫。需要进一步完善水价机制形成基础,优化水价构成体系,实现水价调整动态化和法制化,促进节水型价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合理制订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水资源完全成本定价模型,对工程供水成本进行测算分析,制订完全成本水价区间,为合理制订水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推进水价改革 建设节水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认真研究水价形成机制,合理制定水价政策,优化配置水资源,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