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私人借贷在全国解放前一直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中南区5省农村的调查材料来看,由于经济落后、家庭经济弱小、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现代金融体系等原因,农村私人借贷虽受到抑制但仍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私人借贷形式较为简化,利率较低,功能上也以互助互济为主。 相似文献
3.
小微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民间借贷市场对小微企业供给及需求两个方面,针对融资过程中的"高利贷"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民间借贷利率的非市场化是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开始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越来越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利率风险。本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推进的迫切性、可能采取的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利率风险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市场化利率逐渐形成,利率风险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从业者的关注。在我国开展利率互换交易的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引入的利率互换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展开了新的一页。由于仍存在阻碍利率互换交易发展的定价、风险、制度及供需问题,所以需要从加快利率市场化;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加快市场培育,增加参与主体;完善信用风险防范等方面来推进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24日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近期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任务,一是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二是开展贷款基础利率报价;三是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12月8日央行发布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仅仅三个月时间,三项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就已完成,足见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之快。本文首先回顾了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定价的影响,之后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的意思就是。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包括利率决定、传导、结构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来决定的货币市场环境下,金融机构的操作融资的水平。在本文中,主要是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情况,并分析出如何防范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将日益凸现。如何管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问题将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商业银行在新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提高定价能力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但至今仍未能统一人们对利率的认识。基于利率理论演变的简要回顾,重点对中西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花卉种植业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品种之多、种植规模之大、技术之精,产业化、商业化程度之高都超过了前代。其在宋代的最大变化是它已不再是封建贵族、官僚花园的附庸,而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商业化程度很高的种植行业。高度商业化的宋代花卉种植业打破了自然经济在种植业中的独霸地位,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的、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14.
作者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认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较唐代大为减弱 ,政府始终没有颁行以绢代钱的正式法令 ,但是宋代绢帛也有一定的货币功能 ,作为实物货币 ,时时在流通领域代替铜钱行用 ,在当时经济生活中起着一种准货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古代灾害管理的研究大多针对某一减灾工作进行探讨,或者将这些减灾项目罗列出来,并未能揭示出古代减灾工作的具体办法和运作方式。本文从地方政府面对灾害所要解决的粮食问题、居住问题和灾后重建问题入手,将北宋地方减灾管理分为灾时赈救管理、灾后救济与重建管理以及赈灾辅助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北宋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措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唐宋时期,儒家思想经历了一段从开始失坠,几至沦废替陵以及独尊地位得以重新确立的变动过程。受其影响,词则走过了一段从兴起、繁盛到经过一番改造、修缮终至重获更大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7.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对以赃致罪的惩罚 ,皆以赃物的多少与价值的高低为定罪依据。但由于赃物种类繁多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各种物价的差别 ,给计赃定罪带来困难。因此 ,统一平赃标准 ,是公平计赃的一个关键问题。唐律中确定的以绢价平赃 ,以绢数计赃定罪之法为宋朝所继承 ,但宋朝亦采取了以钱代绢 ,计钱定罪的原则。宋朝两种计赃标准的出现 ,使计赃论罪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宋朝市场绢价的不断升高 ,货币的不断贬值 ,直接影响了计赃数量的多少和定罪的轻重。又因各地货币种类不一 ,不同币值之间的差殊 ,更造成了计赃论罪的混乱。因此 ,宋朝随着市场物价的变动不断调整计赃绢价标准和各类货币之间的比值 ,是其保持计赃定罪相对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此亦展现出宋朝计赃论罪法体时适变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
论宋代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剖析宋代农民经济构成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提出了“小农、小工、小商三位一体化”的概念 ,认为宋代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同时 ,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 ,其家庭经济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式单元 ,从而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官赋私债的驱逼、市场机制的导向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农经济构成的混合性、多元化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使小农经济成为更具有韧性、张力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