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谈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是以企业开展贸易或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支撑,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提升信用状况,向投资者发行信用级别较高的证券的融资过程。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应收账款证券化能够优化和利用数额较大的应收账款,解决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的问题。因此,全面认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运作过程、会计处理和融资价值,对在我国的推广运用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运作过程及特点(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见右图)从流程图可以看出:1.成立一个独立的证券化特设机构…  相似文献   

2.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将应收账款原始权益人所拥有的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预见现金流的应收账款,通过一定的结构性重组,转变成为在资本市场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应收账款融资早已是非常成熟的融资手段了,而目前我国对应收账款融资的运用仍然处于探索和起步的阶段。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是否可行就需要对其进行成本与风险分析,将对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成本及其风险做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于经济环境、法律框架等方面的限制,资产证券化技术一直未能在我国境内蓬勃发展。我国应实施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出口应收账款跨国证券化,克服出口应收账款现有融资渠道的局限性,利用出口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经济优势,落实出口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操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应收账款证券化(ABS)是将优良应收账款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它是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20世纪70年代末期,资产证券化首先在美国诞生,并很快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重要工具。近些年来,资产证券化又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拓宽融资渠道,近几年来我国有的企业与银行合作.也开始运用应收账款证券化方式进行融资,深圳中集集团首创成功先例,与荷兰银行成功运作了近亿美元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实现了双赢结果。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热门话题,本文在此拟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就是借助证券化工具,将未来的企业应收账款现金流转化为当期出售资产的收益。然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目前仍以小规模开展为主,企业内部应收款质量不高与外部制度环境的不健全构成了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难以顺利开展的两大现实障碍,从而大大制约了它的发展。本着合理归避现实障碍、运作机制稳定高效、运作框架简洁明了的原则,我们对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性模式进行了探讨。一、国内SPT模式1.运作流程企业为原始权益人,挑选优质应收账组成“资产池”作为基础资产,并将基础资产转移给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以它们为…  相似文献   

6.
<正> 一、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运作过程及特点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它是企业以开展贸易或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支撑,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提升信用状况,向投资者发行信用级别较高的证券的融资过程。其基本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7.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供应和营运效率.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可保持经营资金的供应、降低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8.
2018年12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使得我国首个以应收账款债权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落地,对社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首个以应收账款债权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进行分析,得出该项目具有应收账款周期缩短、证券化产品风险降低、交易模式可复制且现金流明确、稳定、可预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背景,分析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的状况和特点,得出了煤炭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具有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断纵向深入的形势下,我国企业为了扩大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一般会借助应收账款证券化来有效地管理应收账款,以此融集运用资金。但与此同时,也因为对商业信用促销手段的运用而造成了应收账款的增加,随即呆坏账等问题出现。本文将分为三部分分别阐述我国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如何科学地将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与风险管理理论相结合,最终达到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资金回笼,使坏账损失等各项考核指标达到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1.
陈媛 《上海商业》2022,(8):125-12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产品种类、工具、规模得到进一步增加,国家在宏观上完善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及制度;微观上来讲,企业的金融工具与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形势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个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应收账款作为商业信誉的产物,规模也在这个繁荣的环境下变得越来越大。在公司财务管理框架中,应收账款与现金作为重要流动指标,如何运用资产证券化成了关键。此外,资产证券化及其产品在公司财务管理的其他角度运用也有较大效果。由于融资角度资产证券化对于不同企业的方法不一样,本文挑选应收账款作为论述对象,重点分析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供应和营运效率。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可保持经营资金的供应、降低资金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前,企业常用的应收账款融资方法有贴现、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应收账款代理以及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但是不同应收账款融资方法对企业有不同的信用要求,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这些融资方法;每一笔应收账款也并非都可用来融资,低等级的应收账款可能会由于风险较大或管理成本较高而被资金提供者拒绝。应收账款贴现、抵押贷款和代理同时对企业信用和应收账款质量提出了要求,而应收账款证券化采用了“真实销售”和“风险隔离”等技术手段,发行的证券不受到企业整体信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证券购买者关注的是应收账款本身,这使得自身信用级别不高的企业也可以进入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赊销的应用也就日趋广泛.适当的赊销可以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然而不良的赊销将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激增,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企业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及时、完整的收回被欠货款,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足够的营运资金,降低企业的营运风险.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包含一定风险的,应收账款的作用也是两面性的: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企业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和难以收回而给企业带来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等问题.本文将以介绍应收账款基本概念为基础,首先对当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基本状况进行基本分析,然后重点通过运用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工具,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影响。而其究竟能够产生企业怎样的财务效应值得我们去研究,故在此本文以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财务效应的分析指标,通过理论和数据俩个方面来分析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财务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企业常用的应收账款融资方法有贴现、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应收账款代理以及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但是不同应收账款融资方法对企业有不同的信用要求,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这些融资方法;每一笔应收账款也并非都可用来融资,低等级的应收账款可能会由于风险较大或管理成本较高而被资金提供者拒绝。应收账款贴现、抵押贷款和代理同时对企业信用和应收账款质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采取证券这一价值形态的过程和技术,资产证券化会计则是指资产被证券化后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目前我们所指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即将己经存在的信贷资产和应收账款集中起来,将资产的现金流重新包装组合或者分割后,以一种新的证券出售给市场投资者.  相似文献   

18.
刘国强 《商场现代化》2005,(31):225-226
本文主要论述了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以及怎样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一定收益的前提下风险最小化.通过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对应收账款全程实行风险化管理.深入研究应收账款的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速资金周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我国应收账款的现状及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应收账款管理的一些方法和制度;论述了应收账款的财务监控方法,定期进行必要的财务对账,并描述应收账款的一个具体的管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几种成功追收应收账款的策略,介绍了应收账款的追收管理,逾期应收账款的追收程序、方法及坏账的形成和处理,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北方经贸》2004,(10):63-65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资源 ,其规模随着竞争的加剧日益扩大 ,但其总体质量却呈下降趋势。应收账款管理应强化静态管理 ,尽快盘活应收账款这项存量资产 ,促进“存量”向“流量”的转换 ,这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意义深远。金融机构应适应市场需求 ,积极推广新的金融服务产品 ,促进应收账款代理、应收账款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这是一项使金融机构和企业双赢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