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区域产品内分工变化而引发的产业转移是本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也是全球价值链空间再配置的体现。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表现出新的特征和特殊条件,使得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产业链格局形成新的影响。中国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延伸,因处于大国综合特征的环境下而表现出多梯度空间纵深、大市场规模优势、完善产业配套和区域政策干预的特征。结合中西部要素结构的动态变化,利用好国际区际产业转移,是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北京现代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融合最早表现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所推动的电信、广电和出版等部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的进一步发展,产业融合逐步向产业经济的各个方面全面渗透。产业融合以产业之间的技术、业务融合为主要手段,以管理、组织融合为过程,以获得新的融合产品、新的市场和新的增长潜力为主要目标。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衰退通常表现为产业集群生境的恶化,其内在的摧毁力削弱了集群原有的产品特色、技术条件和市场规模,因而它改变了产业集群的整个优势体系。作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产业集群衰退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其形成通常需要经历一个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品内分工发展,分析产业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分工形式下产业体系的特征及构成,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分工演进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现状,提出我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伟 《经济问题》2007,339(11):32-34
对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从工业化初期的产业分工特征中认识资源型地区问题的形成,从产业分工关系的变化中把握产业转型的过程特征,进而分析新的产品内分工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过程特征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在产品内分工主导的区域经济关系调整中对产业转型的战略设计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周达军  崔旺来  刘洁  刘国军 《经济地理》2011,(6):968-972,953
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浙江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扎实,表现为资源优势、海岛优势、区位优势、体制优势,还有明显的产业优势。目前浙江海洋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应积极探索推进浙江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深入研究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将助推浙江海洋经济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平 《技术经济》2000,19(1):24-2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 ,无疑又是一次世界性产业的升级机遇。同时 ,知识经济又以其巨大的威力 ,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源型区域产业如何面临挑战 ,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一、资源型区域产业的基本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障碍资源型产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经济活动部门 ,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矿业等。资源型经济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其基本特征是 :在产业体系中 ,资源型产业属于支柱产业 ;资源型产品在区际和国际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 ;经济活动对资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提出了旅游产业组织的概念体系,并以河南省渑池县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旅游产业组织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旅游产品营销系统工程,其目的是追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新工业革命及其引起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将给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的热点问题。新工业革命对高技术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品牌营销、价值链升级产生重要影响,也使我国高技术产业面临全球市场竞争、协同创新体系完善、制度与管理方式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诸多挑战。对此,应构建技术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战略框架,优化协同机制,促进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同时,推进高技术产业实施全球化战略与管理创新,并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产业体系是企业间联系方式的定义出发,以企业竞争行为从数量竞争转向创新竞争作为传统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分水岭,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企业创新行为为生存方式的产业体系,推断出小批量、多品种、快调整是这一阶段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信息、物流、风险投资和科技服务这四个部门服务于企业创新行为,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设施,而企业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来保证自己的创新竞争力。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仅带来了对产品和服务品种的需求扩张,也提升了个人生命价值。政府需要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将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政策工具,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再仅仅针对需求,而是针对抑制新的市场失灵。本文分析了两种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机制一内生性市场推进和外生性政府推进,并认为中国适用于政府推进。  相似文献   

11.
高宏伟 《技术经济》2012,(12):33-40
对地理临近与知识溢出效应、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嵌入性理论3个层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证明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存在,并给出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技术体制的相关研究中提炼影响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关键因素,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在技术体制分析中增加本地创新环境这一分析维度。最后,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关键因素以及特征表现,依据创新系统方法,提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尹福生 《新经济》2004,(8):43-47
经济体系内高科技产业的表现极大地受制于该体系中资本市场与创新产业相连接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融资障碍等状况表明。高科技产业融资机制的建构和完善。是发展高技术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前提。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而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形式。近年来,甘肃省紧跟国家政策步伐,联动产业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促进二者有效衔接,形成了“一带五区”特色产业带,“三产”融合初见成效,取得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好成绩。但仍面临产业链条短、发展可持续性差,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品牌体系建设滞后,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的困境。基于此,应采取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大产业科技投入,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优化产品经营模式,带动农业一体化发展等路径推进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西安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旅游产品单一老化、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急需形成新的产业要素聚集,适时开发建设的西咸新区为西安旅游产业扩散提供新空间。对西咸新区承接西安旅游产业扩散效应的条件和障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对大西安都市圈旅游产业整合集聚发展优势,以及西咸新区的建设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于惊涛  孙英 《技术经济》2004,23(3):20-21
所谓政府合作政策,主要是指国家通过政府直接或通过由其支持的研究中心、实验室影响在企业界、大学之间建立起的有组织的合作研发关系,从而促进更加广泛的创新活动产业化(包括开发新的工艺、产品与服务在内),达到应用新的知识来提高国家的总体竞争力、国民福利以及提高国家安全水平的目的。一个新兴产业的完整产业技术能力体系,包含了产业的整体生产能力、投资能力与创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皖江示范区产业同构与产业分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皖江示范区各市现有产业状况出发,从产业、产品、资源配置及增长效率四个层面分析,结果发现皖江示范区各市产业同构现象并不严重,产业分工还不够深入.为此,皖江示范区应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错位发展各市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建成现代区域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产业成长及衡量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产业是一个集合性的经济组织和系统,其产业特征表现为金融商品非物质化、金融机构职能同一性、金融市场专有化并具明显的地域选择性、金融监管规范性四个方面。金融产业成长是对金融产业量变(规模扩张)与质变(结构改进)双重规定性的确认,由量性指标与质性指标构成衡量体系。  相似文献   

18.
特大城市集中了产业安全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是产业安全风险的重要承载地。我国特大城市产业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自主权存在风险、产业发展控制力存在风险以及对培育新动能支撑能力不足。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维护特大城市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牢牢把握城市产业的核心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特大城市产业治理,提升特大城市高端服务业体系;加强跨区域产业治理,促进跨区域产业协同和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9.
工业产业共生体系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卡伦堡产业共生体系实例着手,从农业和工业两个核心角度分析产业共生体系中的产业结构,其中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分为物质型共生、能源型共生和混合型共生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共生产业之间生产规模的内在联系。并运用上述理论对KALUNDBORG产业共生体系进行反思,认为该共生体系具有较大的刚性,由此带来共生体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材料数量和种类的过分依赖,会导致共生体系内部经济机制运行不合理。最后得出一个产业共生体系应该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海洋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新兴海洋产业比例较低,需要进行海洋产业创新。通过建立由海洋科技开发子系统、海洋成果转化子系统、海洋产业系统和市场需求等部分组成的海洋产业创新系统,分析了海洋产业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以期为海洋产业创新政策体系框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