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朱民 《资本市场》2010,(7):124-124
<正>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属于美国,21世纪属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充满活力的中国金融业备受世界关注。这是一部描绘中国金融改革与未来发展蓝图的巨著,是中外金融精英思想和智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众石 《商周刊》2012,(3):8-8
中国在19世纪被西方击败之前,曾在亚洲构建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伴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和国家力量增强,有人认为这个体系可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或许能在21世纪的“后现代模式”下继续走下去,不过,戴在中国头上的面具偶尔也会滑落,于是,中国的另一面展示在众人面前。与19世纪一样,中国充满了民族主义的自尊,雄心勃勃而又心存怨恨。  相似文献   

4.
巨变的时代     
卢铿 《商周刊》2011,(14):110-110
如果顽固地抱残守缺,墨守于先前的习惯性思考方式,我们将难以适应今天的改变。11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在那世纪交替的前夕,人们曾经对这个新的世纪充满了期盼、希冀、向往、想象和憧憬,有过诸如"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世纪”、“生物的世纪”“新纪元世纪”等等之说。每一种说法都昭示着中国乃至全球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光  盖美 《经济地理》2000,20(5):9-12
本文分析了90年代中国海洋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海洋经济增长速率,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主要海洋产业部门增长及特点。展望了21世纪-开发海洋世纪,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中国建成为海洋强国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环保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军 《经济论坛》1998,(5):10-12
环保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薛军一、环保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产业是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又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在世界在中国还是在河北都日益受到关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就中国制造业在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主要优势和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对策;同时论述了发展制造业应正确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8.
朱继东 《商周刊》2011,(20):109-109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20年来,我国已通过杂交稻增产3500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就是袁隆平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关于构建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个国家有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权的经济学体系?这是从软实力角度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经济学界的现状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惊人的相似,其特点是作为舶来品的、并取得话语霸权的英法“世界主义经济学”与德国“国家经济学”即历史学派并存;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进入各种“体系”或“范式”相互碰撞的经济学“战国时代”和“混沌世界”。  相似文献   

10.
论述中国能源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强调发展新能源技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中国21世纪能源可持续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动态变迁过程是一系列多层次、大规模、不均衡转型的外在反映。本文构建"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形成机制进行深层次解释。认为由盛转衰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建国以后经济复兴的重启得益于近代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1978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自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包容性制度环境的构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供需结构的调整是中国经济由衰微走向复兴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10中国梦     
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力量的崛起成为最动人的风景,全球都津津乐道于中国引领世界。站在这十年的尾巴上,我们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高技术战争正在日益信息化。随着高技术战争的日益信息化和信息化战争的即将到来,国民经济动员也必将会相应发生变化。如何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搞好国民经济动员,将成为21世纪初中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和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从中国式现代化经验中的本土信息化发展道路入手,梳理冷战时期中国信息传播科技的技术政治。从信息技术的研发、组织管理、应用普及到社会动员模式的历史中,可以勾陈出一条基于物质限定性而发展出的灵活水平化技术路径。在冷战背景下,包括传播研究领域在内的美国知识界开始积极考察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非西方发展模式,到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经验已经成为新兴的知识话语,并被纳入主流范式。然而,80年代以来,吸收了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革命经验的美国未来学和发展传播话语却反过来框定了中国知识界对信息社会愿景的想象与抉择。从梳理这一多向流动的历史出发,可以帮助我们对20世纪传播学的知识生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开启更具有历史辩证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赵苗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213-214
日本是世界上现存汉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汉文学作品是指日本人用汉字创造的汉诗、汉词、汉文小说、汉文散文游记等.对于日本来说它是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来说,这些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情感上令人亲近,而且通过对日本汉文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中国文学的研究视野.主要对20世纪的日本汉文学通史进行总结与评析.并对21世纪日本汉文学史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1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同志应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在广东大厦就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做了题为《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专题报告,就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等问题发表了演讲。现将王梦奎同志演讲(根据录音)的主要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绿色农业的战略选择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就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发展绿色农业的意义及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林叶 《经济导刊》2005,(7):30-3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萌芽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的初步发展期、90年代后至21世纪初的加快发展期。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达370亿美元。2004年中国加速了企业国际化步骤,企业国际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同昌 《商周刊》2011,(5):24-25
21世纪是一个全世界共同进入老龄化的世纪,也是一个消费的世纪,老龄产业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在中国依托革命化与国家化的历史而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传统",推动了民间文化在革命、社会运动语境下的改造、重构与复兴。进入21世纪,国家从文化行政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既为隐藏在乡野边陲的各种民俗提供了合法化生存的契机,也为国家化、革命化的文化形式提供了追根溯源的理由。笔者试图将社会主义新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探讨民间文化是如何被革命和国家话语所解构、重建,进而形成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新文化传统,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身份进入国家话语体系。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传统在话语体系上的结合,以及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文化实践,系统呈现出意识形态、文化行政对社会文化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