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徐瑞仙 《时代经贸》2011,(24):13-14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对于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尤为深远。随着封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丧失,现代化意识开始萌芽,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的艰难启动和一再被扭曲,其思想观念也经历了萌芽、确立与扬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场革命不能在社会经济层面发挥功能,这场革命总显得有点不足,或者不够到位。从这个观点回望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这场大革命究竟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多大作用,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感到这种影响.研究这个课题,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思想解放,以前所未有的开放精神,破除了种种禁锢,脚踏实地地探索着中国的发展道路。现在,思想解放的任务不仅远未结束,而且变得愈加重要。这一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元素太重,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时间又很长,不破除这些禁锢,不认真地学习西方的经验,中国就永远与现代化无缘。二是因为我们在“破”的过程中,还没有很好地完成“立”,  相似文献   

5.
100年前的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革命,辛亥革命在各方面都赋予中国社会新的现代化特质,体现着向现代社会的变迁,是具有全新开端和感召力的革命。自此之后,在社会各领域内的革故鼎新成为势所必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开了闸门。  相似文献   

6.
尚儒 《经济改革》2011,(10):38-41
他是陕西较早接触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之先觉",也是西北地区较早组织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孙中山称他"西北革命巨柱",于右任称他"名家龙虎,关中凤鸾"。"取社会现存财富,均分之以享同等快乐。"这是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1,(21):14-16
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就在10月9日这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一百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我们该如何打量辛亥革命这“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这场打晌亚洲民主第一枪的伟大革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不同于以往王朝更迭的社会巨变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时代逻辑、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得失,又凝聚着怎样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8.
苏南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解放思想作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经验和思想武器,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苏南地区要实现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的全面转型,实现由全面小康到基本现代化的巨大跨越,首要的也是当务之急的,是要来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取人之长、创己之新,以思想的大解放,实现发展的大转型.  相似文献   

9.
张鸣 《商周刊》2011,(21):17
一个纪念日,到了纪念100回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会热闹一下。况且,1911年10月10日这天,又是中国帝制告终的开始,走向共和的中国,经过了100年。民主共和思想,是否深入人心不知道,至少在名号上,跟上了世界潮流。就凭这一点,也值得庆祝一番。说起来,这个革命的发生,多少  相似文献   

10.
张鸣教授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中谈到一百年前的那场革命时说,辛亥革命真正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既不是风俗的变化,西化的习染,也不是新事物的出现,零星的现代化,甚至也不是制度的革命,而是一种“持久的制度的困扰和变革的焦虑”。辛亥革命的百年即将到来,如何纪念和反思那场革命成了现在最具争议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关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虽然未构成严密体系但是仍然相当丰富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己所处现实经济活动的考察与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经济活动的样貌。一些思想相比于人们熟知的西方同类思想,提出的时间甚至更早。许多思想由于普遍扎根于社会经济活动现实,提出者普遍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管理者或观察者,从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而不流于抽象的讨论。回顾与分析这些思想的具体内容与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对于当代经济学者而言,仍可以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这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宁智斌 《经济师》2014,(8):41-43
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走过了艰难的启蒙和探索历程,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应有更高的追求。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追求有着极高的契合,在发展要求、精神需求、民众诉求和执政追求等方面都有对两者必然的要求,中国现代化道路也必然要走出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上,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与国际经验的比较上,概要阐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内涵,具体描述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系统论证了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及其客观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充分展现了 21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钟和 《江南论坛》2011,(10):4-5
10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它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提供了此前中国历史进程中从未有过的经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所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6.
吴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无锡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国内外学界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普遍重视和合力推动下,吴文化的研究广泛推进,吴文化的历史资源得到深入发掘,吴文化的精神不断得到彰显和弘扬,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进吴地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无锡作为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深化对吴文化的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好吴文化,对于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推进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一、吴文化在吴地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提升发展吴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吴地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和历史局限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为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不断追逐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要素,与之迅速融合,开拓出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组织方式,并演化出新的资本形态。新形态资本同样具有二重性作用。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化生产的组织方式,资本所容纳的现代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新发展阶段,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发挥好资本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资本活力,同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引导和规范资本的行为,有效抑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霞 《商周刊》2012,(12):26-31
策划前言"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农村人口一直占全国人口的多数,乡土社会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儒家传统的文化与农耕文明的相适应,长久以来,乡土社会也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9.
要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华民族主体的管理性格,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结合个人从政经历创立的儒学是面对社会动乱提出的治国方略,20世纪以来,不断有国家把孔子的思想应用到企业管理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国作为孔子的故乡,更应该吸取孔子有效的治国经验进而运用到企业管理上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蓬勃向上、昂扬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同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