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会超 《华商》2008,(20):61-62
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互联网发展日益成熟,为政治参与营造新的空间。网民规模的扩大和网络的政治应用造就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巨大影响力,使其不可忽视;网络政治参与是传统政治参与外延的扩展,它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其拥有传统政治参与不具备的新特点;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影响政治民主、政治文化、政府决策和社会道德规范等广泛的积极功能,应该予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张卓 《中国报业》2012,(18):89-9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民网络民主的热情日益高涨,网络展现出惊人的政治影响力。积极探索和尝试使之和现实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与现实的政治参与制度衔接,与其他民主形式之间协调互补,从而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环境和条件。本文通过列举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民主的特点,讨论如何采取发展中国网络民主的积极对策,目的是使网络民主这种新型的政治民主形式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齐继东  陈旭 《中国报业》2014,(24):74-75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问政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互联网具有两面性,网络问政也有其利弊,在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新机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如何合理规范、积极引导网络问政,探讨如何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更加合理完善,并针对我国目前的网络问政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雷巍 《商》2014,(45):183-184
随着网络政治舆论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日益凸显,我国网络民主已悄然生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民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何利用好网络民主直接参与的优势,加速中国民主化建设进程,将是新一轮学术研究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学界的网络民主研究现状,对当前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探析,以及对中国网络民主研究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昌良 《消费导刊》2009,(10):232-233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党坚持长期执政的依据和强大动力。实现社会公平一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实现政治公平;二是要"遏制"两极分化,实现分配公平;三是帮扶弱势群体,实现道义公平;四是保障公民权益,实现权益公平。  相似文献   

6.
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有:经济方面的矛盾,管理方面的矛盾,政治、文化方面的矛盾.应该采取解决矛盾的对策与措施是:以民生为本,运用经济措施调节矛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认识执政规律,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强法制建设,构建民主、文明、法治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商》2015,(5)
<正>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三个执政",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此后,学术界对执政方式及"民主执政"的研究成了热点。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受到了传统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在平衡我国政治改革中各方面的利益时存在着难度,造成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实践中,还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党内民主还不够健全,党与政府的关系还存在  相似文献   

8.
黄佳鹏 《北方经贸》2007,(6):142-14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正日益走进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语境不仅培养了人民的民主意识,训练了其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还通过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对中国民主政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此,人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并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以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必然要求完善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应明确内核目标,从政治发展战略高度把握多党合作制度;创新体制设计,从制度和文化构建层面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提高制度效能,从科学执政科学参政方面发展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社会,数字网络开创了媒介新时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全球化对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网络精神贯穿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其资源共享、民主开放和探索创新等社会特质为公共领域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随着网络商业化趋势的加深和网络商业化进程的推进,网络公共领域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愈发受到关注。本文旨在从网络精神说起,研究互联网和公共领域关系,分析究竟网络商业化是对网络精神的坚持,还是对网络精神的背离,进而阐述网络商业化给网络公共领域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生态政治学是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和谐理念引入政治层面。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作为一种生态政治学术语,意味着对我国生态环境难题的系统性理论思考与实践构想;美丽中国战略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政治学内涵:体现一种新型生态政治;需要一种新型生态政府体制以及新型生态公民的参与。生态政治学为美丽中国战略构想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法治以及民主等政治原则。借鉴这些基本原则,通过一系列政治路径选择才能实施美丽中国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2.
隐性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互联网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运用互联网这一载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应加大互联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积极推进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实践活动,从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5)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了公众与政府间的联系,公民网络问政、网络参与等"线上"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对我国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政治参与方式。本文根据互联网信息广泛性、主体多元性、传播快速性和参与匿名性等特点,分析了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公众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的方式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同时探讨了消除消极影响的方案措施,为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打造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从文化冲击、教育模式和话语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关键是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最重要的是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公民有更多的渠道和能力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极大的加强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给公民和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沟通渠道,但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公民极强的参与热情,更容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针对瞬间爆发并快速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尤其是县级及基层政府如何快速应对,并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是现代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县级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7.
<正>推行政务公开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依法执政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政务公开的工作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是与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还有相当距离。尤其是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把网络强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以来,新时代、新形势也给政务公开带来新的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顺势而为,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破解其中的难题。一、新形势下政务公开存在的重  相似文献   

18.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已经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村金融逐渐向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 但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城市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有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偏少,经济基础,较弱,互联网金融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章主要分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探讨基于农业经济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优化方向,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颂 《中国报业》2012,(18):91-92
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人类政治民主进程的形式和内容发生变革。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将只论述互联网对民主政治发展影响的消极面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