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生潜在转变的重要5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将发生重大转型,这是广东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和依据。世界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期、进入产业升级创新引领的新阶段,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汪伟 《经济学》2009,(4):29-52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并运用中国198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我们通过不同的识别方式和各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发现: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与人口政策转变带来的抚养系数下降导致中国储蓄率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随着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被强化,但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被弱化。在使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与计量技术并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中国储蓄率的各种因素后,我们的结果基本稳健。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新常态并非经济转型成功并进入理想发展阶段的标志,相反,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诸多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加速消失、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变得更强、结构转变压力加大的时期。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改革进入新阶段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发生转换的必然结果。同时,经济常态、非常态和新常态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目前,中国的新常态不同于美国经济的新常态,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进入更加接近市场经济正常状态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并运用中国198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我们通过不同的识别方式和各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发现: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与人口政策转变带来的抚养系数下降导致中国储蓄率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对储蓄率上升的贡献随着适龄劳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被强化,但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被弱化。在使用了不同的识别方法与计量技术并控制了其他潜在影响中国储蓄率的各种因素后,我们的结果基本稳健。  相似文献   

5.
张茉楠 《发展研究》2013,(11):70-73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战.未来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旧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正在母体中酝酿、躁动。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形势下,中国应如何进一步对外开放、以何种形式参加到世界经济新格局中,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从“新阶段”的历史高度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走向 中共十六大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被称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分析,当前正处在阶段性的转变过程中。前20年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创阶段”;以十六大为起点,则进入深度市场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实现新阶段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群体存在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问题,正在多位地影响着我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未来十年人口的四大高峰问题倪端出现: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人口老龄化高峰、流动人口高峰,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已经从咆哮的高原,进入急流险滩,曲折激荡的"转型的三峡";只有顺利穿越三峡之后,才能豁然开朗,奔赴大海。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需要。本文就当前我国投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平稳、更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特色人口老龄化进程入手,重点分析人口老龄化新阶段的主要特征;针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创新性提出两次陷阱跨越、人口红利持续、代际传递转变、家庭价值重构等理论;首次提出人口老龄化引起社会关注的抚养负担和发展动力两大焦点,并对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社会进行系统阐释;在客观分析人口老龄化社会面临挑战和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走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健康、保障、和谐老龄化的新路,重点实施人力资本综合开发、国民养老保障提升、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发展促进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彭新 《当代经济》2017,(22):94-9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随之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对越来越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人口老龄化通过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消费、储蓄等方面的影响给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效应.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本文通过对中日人口老龄化现状及中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举措进行比较,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以制度变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及演变原因。立足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转变新阶段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及其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笑纳 《江南论坛》2011,(9):26-26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工业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后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升级,呈现出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社会经济逐步进入到依靠服务业增长的新阶段,最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5.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 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 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 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 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 正向以及U型影响. 从交互影响看, 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 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 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这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 尽早以市民化助推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改革攻坚阶段的政府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攻坚面临3大挑战:一是能否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能否解决好改革与多数人利益的问题;三是能否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推进政府改革,实现政府转型作为改革实现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已成为新阶段中国改革攻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枣庄市经济社会也随之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在枣庄经济增长动力新旧交替之时,从供给侧角度对枣庄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发展变化趋势,对新形势下枣庄经济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及“十三五”时期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讨论了我国人口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人口结构的改变带来劳动力供给增加及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人口红利",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当婴儿潮出生的大量人口相继到达退休年龄时",人口红利"窗口逐渐关闭,与其相对应的人口负债即将到来。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的趋势,我国的老龄化同时还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加速度快的特点。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进入老龄化社会,可能使经济陷入未富先老的境地。文章系统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并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升级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拐点转型与中国模式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拐点混沌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一)世界经济拐点转型与金融危机背后的新经济革命。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新能源革命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与政府官员频繁使用的新名词。如果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时,则会发现,酝酿中的新能源革  相似文献   

20.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工业化的路径开始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变迁与结构转化的双重演进背景下,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国家工业化的方式演变为国家工业化与民间工业化同时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模式。因此,新型工业化是以现有工业化为出发点的,分析经济转型时期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对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制定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