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生物质能分布广泛、产量丰富.可永续利用.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发展潜力巨大。农业生物质能是生物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都是重要的农业生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马驰  王芳  董晨萱 《北方经济》2010,(11):45-47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牛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生物质热电燃料利用可分为废弃物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其中废弃物发电以垃圾焚化炉为主,包括以一般废弃物为燃料的汽电共生厂设备。生物质能源发电则指以沼气及农林材料,如蔗渣、稻壳、薪材、黑液等废弃物发电。目前,岛内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正在配合台当局"焚化炉转型生物质能中心"规划,积极开展城市垃圾的生物质利用研发,包括生活垃圾材料机械分选、造粒及焙烧等技术研发,以便将城  相似文献   

4.
1、背景技术能源农业就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供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利用的能源。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源。我国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能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主要的新能源之一。 陕西生物质能源比较丰富。根据初步调查了解,全省可利用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1600万吨、畜禽粪便800多万吨、苹果汁加工厂剩余物130多万吨,还有适宜扩大种植的能源作物和木本油料树种,以及城市生活垃圾、餐饮业剩余的地沟油,泔水等,从应用技术来看,可转换为电力、燃气、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等现代化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6.
未来全球能源的新亮点——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包括很广范围的源自植物和动物的可获取能源的物质.诸如薪柴、农林作物、农作物残渣、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等,它们有提供能源的很大潜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有能力挖掘出生物质的潜力.通过对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边缘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将推广应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减少使用煤和柴油,防止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生物燃料主要是指农业或林业生物质的固体成型颗粒,属可再生能源。如秸秆、薪柴、人畜粪便、城镇生活垃圾、有机废弃物等,经过加工后都可成为生物燃料。它具有低硫、永续、清洁、高效的特点。可用来替代中小型燃煤(油)锅炉的用煤(油)。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对于替代化石能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早在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就已开展了生物质能的研发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6年12月,云南省政府与中石油就发展膏桐(小桐子)生物柴油基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9.
张博 《新财经》2013,(2):98-100
生物质能领域不能仅仅止于概念炒作。行业方兴未艾,可拓展空间巨大,需要做实业绩,生成市场化的盈利模式。2012年12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生物质能年利用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体内的能量,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是天然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受政策利好推动,迪森股份(300335.SZ)、富春环保(002479.SZ)等相关行业股票表现活跃。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12):101-101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生物质燃烧获得,具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双重属性,是唯一可再生、可代替化石能源转化成气态、液态和固态燃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或产品的碳资源。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林生物质能资源量估算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全省农林生物质能年产量达2000万吨以上,潜在生物质能储存量丰富。经分析认为河北省生物质能在生物燃料、成型燃料、燃烧发电和热解气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06,(9):25-2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日前在全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15年,我国在生物质能方面将重点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液体燃料、沼气及沼气发电和生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四大领域,开拓发展农村新型产业,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的生活燃料,并为替代石油开辟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把能源战略重点转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储量巨大、低碳环保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多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和目标。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全球在生物燃料方面的投资已达260亿美元。英国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估计,21世纪的前50年,生物质将为世界提供30%的化学品和燃料,世界市场份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一个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时代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一个正在兴起并富有巨大前途的新型产业。发展生物能源产业有利于破解能源危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国具有发展生物质能的巨大潜力,但受制于生物质原料资源的特性、技术屏障以及政策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近几年,我国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发展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生物资源包括林业、农业、废弃水、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等资源,其化学成分相差较大。生物资源可以通过直接燃烧、物化、生化、化学转化等方式转变成为生物质能。本文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类及化学组成,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利用的措施,以期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能源领域,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其特点为: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7.
郭莉 《首都经济》2006,(8):37-39
7年前,他胸怀“让中国农民告别那种烟火缭绕的生活”投入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研究中去。 7年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和身边一群久负盛名的专家教授持续不断进行公益性研究; 7年后,他研制的生物质颗粒燃料被欧盟生物质能主席托德先生称为“世界生物质能领域首创”,这项专利将改变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宇 《特区经济》2009,(5):264-267
全球变暖、化石能源日渐消耗等引发了人们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如巴西、美国、中国等国正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技术。但如果一如既往以大量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势必和人"争食"、"争地",造成人类生存隐患,生物质能源走"非粮"路线是大势所趋。本文将着重分析了中国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并对2009年企业发展燃料乙醇项目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种未来可持续能源——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 CO_2、粉尘、SO_2等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了环境,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危害。而使用生物质能源,既可以不产生污染,资源又可再生,同时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据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预  相似文献   

20.
生物液体燃料的现状与我国的相关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宏伟 《科学决策》2006,(11):17-19
生物液体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好基础,依靠我国生物质资源优势,发展生物液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国际上,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已有成功的经验,我国燃料乙醇发展也有良体燃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分替代石油运输燃料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