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去年年初至今,油价由50美元/桶狂飚到145美元/桶,而替代能源的发展又带来了粮价的上涨,这些给全球特别是新兴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通涨压力和经济硬着陆风险,油价何时触顶将成为影响到未来全球经济走势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历史油价触顶的经验,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3.
4.
5.
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徘徊在60-80美元区间内,截至12月初.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最低为54.86美元.最高为78.40美元,年均价超过65美元,比2005年高出近10美元。 相似文献
6.
徐奇渊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9,(9)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7月,CPI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这已经是CPI连续6个月呈同比下降,并且其降幅创了10年以来的新低。然而,如果对CPI的下降原因进行分解,我们发现,上半年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应该从金融周期而不是一般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待近期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金融周期强调货币信用和房地产价格的相互作用,形成加速器影响,导致与一般经济周期不同的规律,其时间跨度可能超过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导致的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幅度也会较大。中国已经开始进入金融周期的下半场,大宗商品、房地产将大概率出现调整,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在"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只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利率将会下降。未来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将使实体经济较长时间疲弱,总体储蓄相对于实体投资增加,将提高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需求,对资本市场有利,但提升金融资产估值最终仍需靠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结构改善来加以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上半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初步显现,对我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从1-5月份的数据看,上半年经济增十年新高。经济高速运行的同时,产业协调均衡发展,运行质量同步提高,同时呈现投资趋缓、新增贷款减少、能源 相似文献
12.
面对难以抑制的通胀,“非美”经济体的紧缩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标普下调了美国的信用前景,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充满变数;中东地缘政治局势虽未完全缓和,但市场已经厌烦将其作为炒作的对象,投机因素大有偃旗息鼓之势。这一切难道意味着油价的上涨风头已过,下跌走势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直接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是勘探开采成本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成本上升的刚性将会推动价格上涨;二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供给短缺会拉动石油价格上涨,反之会使价格下降.从近几十年油价运行的实际情况看,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决定性因素是供求关系,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或通过这个环节,其他因素(投机炒作、地缘政治等)才能影响石油价格,而成本对价格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国物价出现了“井喷”似的爆发,形成了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价格的全面上涨,我国经济生活笼罩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当中,并为全社会所关注。笔者通过对2004年以来吉林省物价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2005年吉林省物价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16.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以发布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的方式,宣告2012年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这一年内,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信贷占比持续下降,而企业债券、信托贷款等融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当国内金融市场处于中秋假期休市时,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消息不仅震动了华尔街,也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拉开了全球金融动荡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下半年美日汇率走势预测王平姣虽然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状况明显优于去年,更胜于日本,美联储也几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官方贴现率也已提升至3.5%,然而日元/美元走势却未对此作出合理反应。高点未至115日元/美元,低点却已跌破100日元/美元,虽未象1993... 相似文献
19.
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直达23562亿元,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第一季度经济的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经济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下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看,总体上有利因素不少,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伊拉克战争基本上尘埃落定;经济自主增长机制明显增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但前进中也还面临不少问题,还存在着一些变数,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上半年靓丽的外贸数据面前,笔者对内需与外需、贸易战与汇率战、出口与进口等外贸热点问题进行了冷静的思考。笔者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复苏依然离不开外需,外贸政策短期不宜退出。出口增加当期国民收入,但进口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带来长期增长效应,“十二五规划”应从战略角度鼓励高科技产品和技术进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之后,贸易战难免,但全局影响有限;同时要探索应对机制。在外贸微利时代,人民币升值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2010年下半年外贸总体向好,增速将冲高回落,贸易收支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