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台湾资讯产业“西移”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台湾资讯产业发展和“西移”概况。其次,从岛内外因素、资讯产业链以及“西移”实际成效等方面,分析“西移”与台湾地区经济安全的关系,认为台湾资讯产业“西移”并未危及台湾地区经济安全;但由于台湾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缺乏,台湾地区经济存在着安全隐忧,这些都急待台湾当局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2.
政策·计划     
台湾当局通过“路科筹建计划”   台湾“经建会”通过“路竹科学园区筹设计划”,拟引进光电、通讯、软件等产业,预估 2010年产值将达 5千亿元。拟仿效南科园区的开发模式,即厂商建厂与公共设施开发同时进行。工程开发费用估计为 245. 86亿元,预计 2001动工,年底建厂, 2003年厂商开始进驻。 台湾当局拟定生技业发展方向   台湾当局拟定了台湾生物技术的未来具体发展策略,将疏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渠道、建立能支持“研发产业”的资本市场制度、争取与外商达成相互认证协议。同时强调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等列为发展方向。 台湾颁…  相似文献   

3.
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台湾经济经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民生痛苦指数攀升,失业率居高不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经济失去活力,旅游业者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振兴旅游业,台湾当局提出很多口号,拟订了许多计划,例如2000年首度将观光产业列为策略性产业,并研拟《21世纪台湾发展观光新战略》;2001年5月通过《旅游业发展方案》”目的就是希望拓展旅游市场,提高观光收入,以带动台湾经济发展;2002年出台的《六年“国家”发展计划》中的“观光客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在一些跨国企业总部撤离台湾之时,在台湾当局推动“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及推动岛内外在台设立研发中心的优惠政策引导下,一些岛内外大企业为合理部署与布局两岸产业分工体系,自2002年以来,在台设立研发中心有升温趋势。这一趋势将对于下一波台湾经济转型及两岸产业分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积极鼓励设立研发中心近年来,台湾当局对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积极鼓励海内外企业在岛内设立研发中心与营运总部,希望将台湾建成“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以及“台湾研发,祖国大陆生产”的两岸分工格局。2001年,时任台湾“经济部长…  相似文献   

5.
台湾积极延揽科技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随着“六年建设计划”、“振兴经济方案”、“亚太营运中心”等一系列旨在使台湾经济全面复苏举措的出台及实施,台湾当局越来越感到岛内科技人才的缺乏。有鉴于此,台湾当局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引进、延揽海外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台湾电子资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电子资讯产业涵消费性电子、资讯工业和通讯“三大板块”。经过 20年的发展, 目前电子资讯产业已成为台湾经济的支柱。进入新世纪,台湾电子资讯产业的趋向: 调整产业结构朝向3C整合;大力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资讯家电”;加大R&D投入。  相似文献   

7.
台湾资讯产业的智库——“资策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主力——资讯产业发展十分成功,成为台湾经济转型的关键与目前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台湾资讯产业的发展,除了当局的政策引导与企业界的努力外,“资讯工业策进会”(简称“资策会”)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台湾资讯工业发展的大功臣。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加入 WTO的日程日益临近,加入 WTO后会给两岸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了解这点,有助于我们对两岸今后的经济、产业与科技发展及相互合作,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运作。 1.实现双向投资 不断扩大投资领域和规模   近年来,台湾不断掀起投资祖国大陆热潮。据台湾方面报道,近 10年来,台湾流入祖国大陆的资金已超过 715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 40%。而祖国大陆投资台湾却是寥若晨星。究其原因,主要是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奉行“不准祖国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的政策,对祖国大陆入台资金加以严格管制。与祖国大陆积极引进台资的政…  相似文献   

9.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与“资讯工业策进会资讯市场情报中心”7月发布《2015台湾产业发展愿景与策略》,该报告是受“经济部技术处”委托开展的“2015年台湾产业与科技整合研究计划”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10.
台湾资讯产业包括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和信息家电为主体的硬件制造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和网络服务产业。近20年来,台湾资讯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技术与产值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生技·环保     
台湾当局制定3项生技发展策略为了达到未来5年生技产业营业额每年增长25%的目标,台湾当局拟定了3项生技发展策略,包括:整合台湾研发资源,建立生技研发基础环境;为整合岛内生技产业相关资源提供优惠措施;应用岛内外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将其转化成商品。5年内,台湾当局将投入与生技相关研发经费524亿元。台湾生技产业营业额,每年平均增长25%,预计将带动1500亿元的重大投资。10年内台湾将成立500多家生技公司,生技业将处处充满商机。台湾“中研院”发表3项生技科研成果台湾“中央研究院”近日公布了3项生技研…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     
台湾当局把扶持具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列入台湾“6年发展计划”台湾当局今年将社区与地方产业特色的中小企业,列入2008年6月台湾重点发展计划。目前,台湾社区型中小企业高达85万家,至今已成功扶持超过70个社区及地方特色产业,每年约创造300个工作机会及保障2000个传统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权。台湾当局表示,由于台湾经济环境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科技产业的兴起,小企业及地方传统产业快速没落,因此,当局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台湾将对中小企业台商资金回流给予租税奖励台湾当局为了鼓励不符合企业经营总部设…  相似文献   

13.
台湾航空太空事业发展概况台湾当局于1980年颁布“航太工业发展方案”,正式推动航太工业发展。其主要目的,一是建立航太工业基础,二是促进台湾产业升级。1991年台湾又正式成立航太工业发展小组、台翔公司和工业技术研究院航空与太空工业发展中心,1992年宣...  相似文献   

14.
两岸科技合作将有助于台湾的发展台湾客坛协会近期举办了两岸科技展望研讨会。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台湾企业的求生之地,机械电机、资讯电子产业、金融业与学术界代表呼吁台湾当局,以更开放的态度处理两岸人流、物流与资金流问题,协助台商利用祖国大陆资源成为国际商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与会者普遍认为,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资讯电子厂商赴祖国大陆设厂是必然趋势,如果能确实做到两岸分工,对将有益于台湾未来发展。岛内传统机械业转产高科技产业设备台湾经济当局ITIS举办了台中南部业界相关人士参与的“2003科技产业现况与市场趋…  相似文献   

15.
台湾当局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流产业,采用宏观引导、建立“法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物技术产业专业区的发展策略。到2000年,生物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0多亿新台币。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台湾当局加强了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和科技园区的建设及其发展,现着重从3个方面加以介绍。1.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现状·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如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方面,台湾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中央研究院”———台湾基因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园区:在台湾北部、中部、南部分别成立生物科技园区,各有分工。北部着重生物医…  相似文献   

16.
一、“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经济的基本情况 在1953年遏制了“光复时期”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台湾进入了初级经济建设时期。在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当时的台湾当局考虑到发展民间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以及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设备的需要,采取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政策。所谓“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机器设备替代进口消费品,以自己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消费品,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合作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台湾资讯产业现状 台湾资讯产业包括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和信息家电为主体的硬件制造业,软件产业, 集成电路制造业和网络服务产业。近20年来,台湾资讯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技术与产值在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台湾资讯硬件产业主要包括:笔记本和台式计算机、PC机主板、服务器、光盘机、 CDT监视器、LCD监视器、数码相机和投影仪等9类产品。图1为2001~2002年台湾资讯产业中 9类主要产品的全球占有率。  相似文献   

18.
迄今,台湾经济主要依赖半导体和光电这“两兆产业”。鉴于资讯科技逐步进入微利时代,台湾当局希望通过整合产、官、学、研的力量打造“绿色矽岛”,让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再创经济奇迹。2007年9月,台湾新成立的宇昌生技公司宣布获得全球顶尖生技公司Genentech治疗人类后天免疫不全病毒(HIV)与艾滋病患药物TNX-355的专利授权,随即开始在全球各地进行第二期后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改组日本占据时期的金融机构,二是国民党去台后随迁的金融机构。从19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台湾经济的恢复和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台湾当局逐步放宽了金融机构的限制,全力推动岛内证券市场的发展。   1960年正式成立台湾“证券管理委员会”,作为推动和监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构,并于1962年设立正式的证券交易所。从7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开始朝着自由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努力。到80年代中期,台湾的证券市场已经初步发展成熟,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为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79年;荣誉董事长为李国鼎先生,董事长为黄河明先生,执行长为林逢庆先生。该会下设14个业务部门;现有职工1 30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半数以上。该会的功能为:协助当局研拟资讯策略及产业策略;协助当局及民间机构电脑化作业;推广资讯技术应用;培养资讯人才;研订资讯与通信标准;推动科技应用、健全法律环境;开发资讯产品,开创海外市场;提供市场/技术情报;研发/引进资讯技术。任务为:推广资讯技术有效应用,提升台湾整体竞争力;创造资讯工业发展环境与条件,增强资讯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