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计划到2012年,将依托一汽集团等企业形成5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并基本具备电动汽车的研发能力,形成电动汽车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2.
几乎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某些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分类,从全球汽车业的情况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纯电动汽车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特别是小型的纯电动汽车更是发展迅速。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于上世纪90年代掀起了一股研发热潮,部分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汽车企业联合开  相似文献   

3.
从减排成本有效性的角度,研究了纯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和减排成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纯电动汽车减排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较高,在万元每吨数量级上;纯电动汽车的减排成本随着其电池容量的加大而增加;减排成本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较大的下降潜力;当电池成本下降到2000元/kW·h以下或汽油价格高于11元/L时,纯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减排成本为负,此时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极具竞争力的减排手段。  相似文献   

4.
专利信息视域下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竞争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电动汽车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其具有无污染、噪声小等优点,是世界主要汽车国家争相研发的技术。从专利数据出发,基于年度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优先权专利地区分布、主要国家专利布局、主要竞争对手研发力量与研发效率以及主要企业技术专利布局视角,结合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国际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地位,可为我国产业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向高调的比亚迪又在电动汽车领域投了一颗炸弹. 10月中旬,比亚迪在深圳推出了国内首款双模电动汽车F6DM,这款外形和比亚迪F6相似的电动车同时拥有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种系统,已申请了700多项专利.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这款车将在明年下半年实现商用;他还表示,比亚迪下一个目标是2009年推出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6.
康楠 《经济》2012,(12):43-45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而据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介绍,目前国内运行的纯电动车只有4000多辆.2015年实现50万辆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9,(7):11-11
吉林省计划到2012年.将依托一汽集团等企业形成5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并基本具备电动汽车的研发能力,形成电动汽车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自1970年诞生第一辆纯电动汽车之后数十年,电动车研发与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几年,俄罗斯意识到节能、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逐渐开始升温。对俄罗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做了概括介绍,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俄罗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前景。俄罗斯汽车制造企业,除研发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外,也积极同国外合作涉足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电池研发。2012年,俄罗斯交通部出台了《俄罗斯普及电动车发展规划》,进一步显示了俄罗斯政府发展电动车行业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奇瑞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瑞麒MI-REEV纯电动汽车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上海汽车明年将推出一款基于荣威550平台的可插电混合动力轿车和一款纯电动微车;本田汽车计划2012年在中国生产电动车……从自主品牌、国内大型汽车集团到跨国企业,无不觊觎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处女地一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企业和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也将此视为不容有失的企业战略。去年长安在北京启动建设高端自主品牌及新能源车生产基地,现在距离该基地的纯电动车生产线建成投产已不到两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前环境问题依旧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瓶颈问题,尤其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以来,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使得我国更有必要发展以战略性新型产业为主的低碳经济。文章主要对纯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进行可行性和现状分析,并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分析总结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从专利、车型和销量着手,将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进程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即纯电动汽车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步发展中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竞相发展阶段、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行动者网络不同,关键行动者也不尽相同。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行动者网络主体和结构的改变影响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创新的选择与发展;②非人类行动者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演进是不同时期行动者网络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经贸实践》2012,(9):6-7
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以纯电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技术路线。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3000多年历史浪潮的吴地文化中,无锡吴歌是多种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伴随着吴文化的起源而生,在历史的长河中载浮载沉,时而光华夺目,时而黯淡蒙尘.而伴随着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无锡吴歌终于带着它特有的魅力站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它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背景下,纯电动汽车产业凭借其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唯一的动力来源,其技术发展状态已成为产业竞争分析的关键。运用专利数据,从产业技术链视角,全景观描述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面临的挑战。结果发现,目前跨国公司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已经形成专利控制,我国企业处于核心元件技术缺失的空心化状态,核心竞争力也远远落后于国外优势企业。最后,提出提升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可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21世纪汽车工业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上开发电动汽车已成趋势 最近,通用公司董事长瓦格纳披露,对开发电动汽车进行战略性调整。放缓纯电动车开发,全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2004年即打算生产100万辆,超过丰田原计划2005年生产30万辆的规模。福特公司董事会主席前不久也曾预计,2020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大约为340万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富裕起来了,而珠三角更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以"三来一补"为特征,研发在外、产品市场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如火如荼,由此形成的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广东经济快速起飞的动力引擎.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减排承诺和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石油短缺、原油价格走高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选择建立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将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苏浩 《经济视角》2011,(4):49-50
在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减排承诺和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在世界政治经济动荡、石油短缺、原油价格走高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选择建立汽车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将是纯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电动汽车(含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清洁汽车,是当前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焦点。综合分析表明: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减少石油消耗和进口,提高城乡环保水平,保证汽车工业在今后30年内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达到36%的战略性举措。构筑电动汽车产业政策壁垒,形成经济规模,实行“车谷”科技创新体制,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最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国家交通运输部传来好消息,集团申报的《连云港港口4 000HP纯电动拖轮研发与建造》和《港区废弃淤泥与工业废渣复合固化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度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项目(绿色交通领域)清单。多年来,集团高度重视绿色港口建设,不断加强港口绿色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与应用。为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引领绿色港口建设,集团于2019年启动4 000HP纯电动拖轮研发建造,最终在2021年8月16日国内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拖轮"云港电拖一号"交付试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