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一。而本田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就,应归功于他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正是在这个天才发明家的带领下,本田才不断地前进,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才有了今日的光荣。而本田宗一郎则成为了整个日本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日本的福特”。  相似文献   

2.
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用人问题。成功企业在人才任用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许多公司对员工都有这样的要求:个人志愿必须服从集团利益。然而,日本本田公司的用人策略则是“让员工感觉在为自己工作”。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说:“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工作”。他认为,“人们不愿为公司牺牲自己,他们来公司工作是来享受,本田公司要对不同类型的员工予以区别对待,让喜爱钻研的人尽情研究发明创造。”这种为自己工作和在生活中得到享受的感觉导致了革新和创造,激发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本田公司创业不到半个世纪,就…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乃至世界,作为“本田主义”奠基人的本田宗一郎被称为神奇的企业家。1973年,本田与当时担任公司副总裁的藤泽武夫一起退休。本田从总裁的位置上退任,就任公司董事会最高顾问。1989年,因其卓越的革新业绩,本田宗一郎荣登汽车名人堂(Automotive Hall of Fame),成为第一位进入该殿堂的日本人。  相似文献   

4.
在本田,从员工的服装上,任何人也无法分出,谁是公司总裁,谁是公司员工。在本田,员工不仅可以通过全厂投票的形式表决休息时间和加班时间,被解雇的员工还可以到公司“法院”上诉。在本田,被晋升的人有90%以上来自现场。本田公司总裁久米是志说:“如果资浅者不敢反对资深者,就代表没有进步。”东京汽车展上,日本展位人头涌动,热闹非凡,而美国车的展位却门可罗雀。曾经是学生的日本人,在几十年的努力下,超过了自己的老师——美国人,令世人瞩目,日本人是如何成功的,从美国本田公司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尊重个人一…  相似文献   

5.
吴仕逵 《英才》2007,(5):114-115
贪功是企业家的毛病,因为他们要自我实现。在本田公司,本田宗一郎是社长,藤泽是总经理,一个管技术,一个管经营。一次,藤泽建议本田研发四冲程发动机,这正中本田下怀,但本田不听藤泽的劝,不过私下里却不遗余力地加紧研究四冲程。直到需要资金建厂的时候,他才向藤泽透露。好点子、好创意、好决策都是功劳,而且是其他功劳的源头,这个功劳可不能让藤泽占了去。  相似文献   

6.
1946年,40岁的本田宗一郎开办了研制摩托车所需的内燃引擎及工具机的本田技研所。到六十年代,本田公司的摩托车每月售出10万辆以上,同时进军汽车业。1967年,本田汽车销售量达11.4万辆,1968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23万辆,1969年达到最高水平26万辆,这在战后日本汽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所以被称为“本田旋风”。1981年,第一辆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本田车问世,到1987年,本田在美国的销售量达到73.8万辆,超过了老大哥丰田和日产。“本田旋风”的秘密何在呢?人为兴企之本本田公司的创业者本田宗…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13,(11):4-4
奥地利的老波尔舍和日本的本田宗一朗都是铁匠的儿子,都曾在欧洲和亚洲率领着自己的梦之队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8.
金灵 《中外管理》2008,(6):115-115
领导如果不能激励自己就无法激励别人。身为工程师的本田宗一郎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本田公司。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9.
外刊速览     
问题员工——为什么解雇他们这么难?什么样的员工会让你发现自己雇错了人或者是后悔没有早点解雇他?答案是问题员工。  相似文献   

10.
数字     
陈征遥 《经营者》2010,(11):28-28
1510元月薪 这是位于广东佛山市南海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Ⅰ级员工的月工资。5月17日,公司核心生产部门变速箱组装科和轮轴科车间工人罢工,他们希望加薪至2000到2500元,与本田汽车总装厂的员工薪酬持平。罢工一周后,本田在中国的四家整车工厂不得不停工。  相似文献   

11.
信用是金     
一般人把金钱看得比信用重要,然而,金钱会用完,信用用不完。即使没有钱,但有信用,人家还是会借钱给你。因此,要使人生取得平衡,只有信用和金钱取得平衡,像杠杆一样。有了信用,自然会有金钱。信用与时间就是金钱,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信用不会只有一次,会像滚雪球般地,信用上面又堆积信用。用商品来比喻,就是商品的价格要与价值一致,这样才能建立商品的信用。在商业场上与人约好时间商谈,严守时间最要紧,这样才能建立做生意的信用。——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信用是金@田宗一郎$本田公司!创始人  相似文献   

12.
卫远 《人力资源》2005,(9):70-71
人力资源管理者说:没有调岗调薪就不是现代的企业,那样的企业会成为一潭死水。劳动者说:如果企业随意调岗调薪。员工今天不知明天的工作,哪能安心工作?其实。变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经济环境会变。市场条件会变,调岗调薪也就成了员工身上经常发生的变。但万变不能离其宗。如何合法地“变”。是广大企业急需了解的……  相似文献   

13.
鲁工 《上海质量》2007,(5):45-46
胡永立是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的一线员工。中等个头的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较稳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能吸引眼球、让人联想的。然而,他对挑战不服输、用心认真做好工作的坚韧劲,遇到问题肯动脑筋予以改进的进取心,会让你在与他接触后,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相似文献   

14.
葛帮宁 《经营者》2013,(10):132-134
他说,汽车本来就是要让人心动,而本田现在的产品线并不那么让人心动,这是我个人感觉,我们要朝着让人心动的方向努力手机是在他去洗手间的途中响起的。那是2010年年初,在本田汽车澳大利亚总部,上司在电话里直言相告:他将被调任东风本田总经理。事前没有一丝征兆。得知调动消息后,他承认自己有些忐忑,一方面源于语言不通;另一方面他从未来过中国,对武汉毫无认知。2010年4月他到武汉走马上任。像多数高管那样,他用了约10天时间与公司各部门负责人聊天,了解企业整体情况。逐渐深入其中后,他惊讶于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乃至世界,作为"本田主义"奠基人的本田宗一郎被称为神奇的企业家.1973年,本田与当时担任公司副总裁的藤泽武夫一起退休.  相似文献   

16.
栖息谷专题     
管理是需要激励的。在企业管理中,要想让员工有好的表现,必须不断给予物质与精神的激励。精神激励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是情感动物。有个老板曾说,员工表现不好的时候,就应该批评、就应该骂,为什么要激励?这句话听起来理直气壮的,但细想起来,没有道理。批评是老板的权力,也会给员工适当的压力,从而使他产生动力,但带来更多的可能是员工的消极和抵触心理。  相似文献   

17.
本田美国制造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荣信岩田称,本田成功的原因是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 "本田公司的成功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把专业知识、对员工的热情,以及认真参与的决心融合到一起,为客户制造出最好的产品。"本田美国制造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荣信岩田表示。尊重每一位员工1982年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建厂,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制造汽车的日本企业。  相似文献   

18.
谈人才     
<正>读书长知识,育人才。干大事业,做大贡献,成为栋梁之才。校园中育人才,实践中出人才。人才中有学历高的,但也不乏学历低的。譬如:世界10大跨国汽车制造集团:通用、福特、丰田、本田、大众、戴姆斯-克莱斯勒、标志-雪铁龙、宝马、雷诺-日产、现代,它们的创始人,创业伊始,身微言轻,受人冷落。他们并不是什么专家博士,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他们的主要资本就是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所以才有后来的丰功伟绩。如本田汽车集团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1906  相似文献   

19.
一位从小发誓不让亲人再过穷日子的东北汉子,一位以房地产起家投身保险业的大亨,一位坐着轮椅走遍全国三级机构的保险公司董事长,一位看到基层员工的艰辛和痛苦会禁不住泪流满面的亿万富豪,一位为爱和梦想执著奋斗永不言败的斗士——这就是中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在媒体聚光灯下的形象。 许多采访过戴皓的人觉得他是一个谜,坐拥亿万财富生活却极其简朴,身残之后毅然二次创业投身保险业,身体被病痛缠绕意志却极其顽强,自奉甚简对员工却慷慨异常。其实,追随戴皓多年的下属都知道,他是一个具有博大爱心的人,他除了有一颗菩萨心还有一颗责任心,许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把“责任”二字常挂在嘴边的人。他常说,让所有追随他的员工都过上好日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深层次地了解和解读戴皓,爱和责任是一把钥匙,否则就会觉得他是一个怪人,病痛缠身,对生活依然那么豁达乐观,对事业依然那么执着坚定。近日,本刊记者对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0.
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在其1969年出版的《彼得原理》一书中,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在企业和各种其他组织中都普遍存在一种将员工晋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的总体倾向,即一旦员工在低一级职位上干得很好,企业就将其提升到较高一级的职位上来,一直到将员工提升到一个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来之后,企业才会停止对一位员工的晋升。结果,本来这个人往下降一个职位等级,他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但是他现在却不得不呆在一个自己所不能胜任、但级别较高的职位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