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涨停板股票买卖策略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控制制度,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股市的过度波动,稳定股票市场.学术界对该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方面,而对于涨停现象的买卖策略的研究却较少.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股票日内交易数据构建订单流不平衡指标,考察了个人投资者在不同信息属性盈余公告上的注意力分配情况及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人投资者倾向于关注好消息公告,公告期间股票交易量异常高,受有限注意力制约,其在公告期间表现出显著的净买入行为;(2)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票价格在盈余公告期间大幅上涨,随着公告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恢复到常态,股票价格发生反转,上述发现验证了价格压力假说;(3)个人投资者的净买入行为引起股价在公告日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更为强烈,但公告后价格漂移对盈余信息的敏感程度下降,说明投资者关注能够提高信息解读效率。  相似文献   

3.
资本结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司融资活动中的市场时机选择行为 最早系统地提出公司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假说的是Stein(1996),其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场非理性、公司股价被高估时,理性的管理者应该发行更多的股票以利用投资者的过度热情;当股票被过分低估时,应该回购股票。他将这一现象称为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假说”。迄今为止,检验公司融资活动的实证研究大多以“市场价值/账面价值比(M/B)”来代表权益的市场时机,以利率代表债务市场的时机。实证结果证实了“市场时机选择假说”,公司的各种融资活动如权益发行、权益回购、债务发行、国际发行等都在试图利用市场时机。  相似文献   

4.
股票简称是投资者接触股票时获取的首要信息,其文字特征和信息含量会对个体投资者的认知产生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字形、字频和字义对股票简称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研究股票简称质量对投资者行为和股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简称字形简单、易于理解以及信息含量高的股票会吸引更多的个体投资者购买,拥有更多的个体股东,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产生明显的股价高估。上述效应在股市快速上涨期更显著。本文研究为监管部门审核股票简称以及上市公司编制股票简称提供了有益参考,对投资者合理制定投资决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8,(3):126-141
本文结合Hong&Stein(1999)的模型、传播学中"两级传播理论"、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考察信息传播和投资者关注度如何共同影响股票价格,并对"百度股市通"选股数据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汇报以下3个主要发现:(1)"百度股市通"筛选出了在源信息发布后具有短期价格动量的热门股票,所选股票在"二次传播"日前具有超额收益和超额交易量。(2)"股票推荐"加速市场对源信息的定价过程,在推荐发布当日即实现充分定价。(3)市场在"股票推荐"发布日过度反应,次日反转;"股票推荐"与"初次传播"间隔越小,股价过度反应程度越大。综合起来,"百度股市通"产生了舆论影响力,加速了信息融入市场的过程,但是对于所推荐股票的长期价格没有影响。有限关注是媒体产生舆论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以往研究注重信息而忽视传播,本文弥补了这一不足,所得结论可以对互联网财经媒体的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3—2011年沪深A股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及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加剧了股票的波动,但股票波动加剧并不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提高会增加当期股票收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净增加会显著提高下期股票收益率;(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资产组合下期夏普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2006年~2008年在深圳上市的1119家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关注度高的公司股票的换手率高、交易量大,机构投资者关注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流通市值小的公司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股民过度交易了么?——基于中国某证券营业厅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中国某证券营业厅个人股票交易数据,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过度交易现象。文章发现,对应着不同的股票持有期,投资者买进的股票在买进后一定时间内的收益率,低于他们出售的股票在售出后相同时间长度内的收益率。这一结论在股票市场整体走势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对于不同投资规模、不同交易频率投资者都是成立的。而且,在剔除正常交易需求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说明股民大量的交易决策是错误的,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讲这些交易原本不该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中国股民存在着过度交易倾向。通过对不同性别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比较,我们发现男性投资者过度交易的程度要高于女性投资者。结合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中国股市投资者过度交易现象与过度自信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逯东  付鹏  杨丹 《财经研究》2016,(2):73-84
文章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是否存在通过管理媒体报道来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研究发现:(1)媒体报道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符合“注意力驱动效应”,即媒体报道数量与股票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2)机构投资者会利用媒体报道的这一效应来获取股票超额收益,即机构投资者存在利用媒体来制造信息噪音以引导市场热点的短期炒作行为,进而验证了“主动媒体管理”假说;(3)机构投资者的媒体管理行为会提高其所持有股票未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即带来更大的股价崩盘风险。文章将机构投资者行为和媒体报道进行了有机结合,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为进一步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和媒体报道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投资者会过度关注价格,而不是理性人理论认为的收益率,是造成股市过度波动的重要原因。投资者过于看重股价,导致低价股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借助创业板放宽涨跌幅限制的自然实验,本文发现改革后创业板股票极端波动加剧,主要来自低价股的贡献,且无法被收益率与彩票型偏好解释。利用低价股过度波动的反转策略能实现显著的月度超额收益,证实投资者更看重股价而非收益率,从而产生过度反应。此外,低价股在新闻公告日有更高的异常收益、更弱的盈余公告后漂移,进一步证实投资者过度关注绝对股价。交易软件、宣传榜单只显示价格而非收益率,可能加重了投资者的这一错误。设置灵活的涨跌停制度、注重收益率而非绝对价格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减缓股市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股市一直跌跌不休、投资者信心极度低迷的时候,页岩气概念股近期突然崛起,各股纷纷冲击涨停.截至8月22日,龙头公司山东墨龙、宝莫股份分别放巨量拉出6个涨停和5个涨停.页岩气概念之所以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缘于美国引发的"页岩气革命".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市场上由于资产的内在价值无法确切估量,因此对市场有效性假说的验证存在很大分歧。而在博彩市场,博彩商结合所有能获得的信息给出不同体育比赛的赔率(当前市场价格),不同信念的"投资者"通过对最终比赛结果(内在价值)的预测来进行交易,为市场有效性假说提供了十分恰当的检验平台。文章利用近十年来英超联赛数据,通过建立比赛胜负结果和比分的计量模型与检验,发现足球博彩市场不存在系统性的定价偏差,总体上符合弱势有效假说,在存在交易费用的基础上可能正收益的交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股市正处于无效市场与弱势有效市场的交界区,适于长期投资的股票在逐渐增多,但绝大多数股票仍被进行投机炒作。鉴于以上状况,我们认为在对一支股票进行长期持有的同时,进行短期的差价操作十分适合中国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特别是普通投资者。详细阐述了长线投资与短线交易是如何并行不悖的,以及掌握该方法需要具备的三种重要基本理念:必须坚持严格的操作纪律,务必要控制好仓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对股票爱憎分明;最多持有2至5只股票即可。  相似文献   

14.
制度不完善是引发投资者噪音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可以从股票上涨和下跌两个途径获利;而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只能通过股票上涨获利.投资者在不同的条件下追求相同的平均收益率,因此,制度因素导致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不同的交易行为.在允许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选择信息交易,股票市场不会出现过度波动;在禁止卖空机制的市场中,投资者理性地退变为噪音交易者,导致股票市场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3)
为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选取东方财富网股吧论坛评论内容和中兴通讯股票收益率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是投资者情绪,且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指数的上涨会导致短期股票收益率下降。文章为分析我国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投资者投资行为与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使得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大股东使用内幕交易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仅关注了投资者保护对关联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遏制作用,并没有关注投资者保护对内幕交易等"利益输送"行为的治理效应。事实上,加强投资者保护能够改善信息环境,减少内幕交易行为,这将导致股票流动性的上升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下降。这一结论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异质信念与盈余惯性——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意外成交量作为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通过检验异质信念与盈余惯性的关系,发现盈余公告后续的长期收益随着投资者对年报信息意见分歧的增大而严格减小.这一研究支持了Miller (1977)假说;同时也表明在投资者对盈余信息存在异质信念的情形下,中国股市禁止卖空的制度性缺陷将悲观投资者拒之门外,而乐观投资者推动股价高估,导致股票和市场都存在较大的投机性泡沫.  相似文献   

18.
新 股发行价格低估现象很容易被觉察到 ,大多数新股在上市首日便会有一个巨大的涨幅 ,即其在二级市场的价格远远超过首次公开发行价格 ,由此产生远高于市场或行业平均回报的超额收益 ,这在中国尤为普遍 ,平均低估都在130 %以上 ,最高达 173 36 %。但是 ,中国股票发行价格真的是低估了吗 ?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条件在于确立明确的标准。一、原因分析(一 )流行理论的不成立分析为了解释中国股票发行价格的异常 ,我们首先从信息不对称假说 (AsymmetricInformation)入手 ,通过分析该假说 ,指出其缺陷 ,进而对中国股价异常现象进行初步的解释。信息不对称假说 (AsymmetricInformation)最早由Baron在 1982年提出 ,他认为在股票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所以新股发行时要用价格低估来补偿投资者 ,随后Rock在 1986年提出的“赢家的诅咒”假说 (WinnersCurse)则将投资者分为信息占有者和非信息占有者 ,认为他们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抑价是对非信息占有者的补偿。BeattyandRitter发展了Rock的假说 ,他们引入了事前不确定性 (Ex -an...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A股2005—2012年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研究明星分析师相对于非明星分析师预测是否更加准确,以及投资者对于明星分析师跟进股票的反应。通过控制影响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公司特性变量,发现明星分析师较非明星分析师有更差的预测精确度。并根据明星分析师跟进的公司规模调整残差和过度3个月的累积收益进行分组,发现投资者对于明星分析师跟进的股票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即持有3个月就出现收益反转。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能否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一直是管理层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考虑到机构投资者的择股偏好与股票波动之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筛选出与机构重仓股"相仿"的未被机构重仓持有的股票,从微观层面检验了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财务优良、治理有效的公司,而此类公司的股票往往呈现出更低的波动性。(2)在市场上升阶段,机构投资者提高了股票的波动性;而在市场下降阶段,机构投资者虽然起到了降低股票波动的作用,却未能阻止股价继续下行。(3)机构投资者的买入行为与股票的期内收益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而在滞后期中机构重仓股并未显现出更高的收益率,这意味着对于个体投资者而言,通过追踪基金公布的季度持仓数据来选择股票已经错过了最佳买入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