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在互联网中用户标识信息功能耦合以及移动通信网和IMS网络等用户标识冗余使用、绑定存储和传输是用户信息在网络中泄露的主要原因,也是根源所在。这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也已经暴露了许多安全问题。移动通信网防跟踪以及IMS网络信息防泄露已经引起业界乃至政府的高度关注。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身份标识和地址标识区分定义、分段使用、间接关联存储的网络架构,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用户敏感信息在网络中的安全防护问题,或防护网络用户信息泄露。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在线医疗环境下个人健康信息的特点,并针对用户在使用在线医疗工具中遇到的健康信息泄露风险,从法律规范和网络技术两个层面构建了在线医疗工具用户个人健康信息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零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打破了现有消费模式的局限。但这种全新的模式,在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信息来达到增强用户粘性目的的同时,也为个人隐私保护形势带来不小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零售模式下资源共享导致隐私泄露的原因,提出了新零售模式资源共享中的隐私保护技术及策略,以期资源共享和隐私保护在新零售模式下能达到最大可行的兼容平衡。  相似文献   

4.
朱江艳 《市场周刊》2020,(16):0157-0157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招聘成了企业主要招聘方式之一。但网络招聘还在发展中,企业在实际运用网络招聘时常遇到简历信息虚假、招聘成功率低、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信息查验、信息保护等特性,可以应用于企业网络招聘中,帮助企业解决网络招聘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网络招聘效率,促进网络招聘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在中国发生用户数据泄密事件的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泄露事件是非常严重的。大量的数据泄露出去,导致社会受到了低劣的影响。因为泄露事件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用户的个人信息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怎么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成为最热门的问题。本文对当今处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用户数据安全隐患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将管理学与信息技术有关联的知识连接在一起,对于用户数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邢嘉 《电子商务》2014,(5):26+31-26,31
计算机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快速更新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计算机信息安全性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数据信息的泄露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防止数据信息的泄露导致人们的经济损失问题出现,有必要对信息泄露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为有效和防止信息泄露提出实用性的抑制技术。本文通过探讨了信息数据泄露的原因,提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的关键在于解决电磁辐射,重点探讨了屏蔽技术在抑制计算机信息泄露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屏蔽材料应用对抑制电磁辐射,进而解决电磁辐射引发的信息泄露提出笔者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对计算机信息泄露抑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事件     
《商业科技》2014,(7):11-11
京东被疑泄露用户信息;香烟包装“内外有别”质疑标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月28日晚上,有消息称京东用户数据被泄露,同时,该消息人还通过网络公布了一张用户账号信息列表据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成为网络用户大国,信息社会下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正因如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被泄露、非法利用、非法交易,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现状及被侵害的表现,并探讨了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成本历来都是各企业竭力保护的商业秘密,有很多企业为了不让成本信息泄露出去,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其成本信息。而成本不公开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应公开其成本,提高其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便于企业间相互交流经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宋洁 《商业会计》2007,(11):26-27
成本历来都是各企业竭力保护的商业秘密,有很多企业为了不让成本信息泄露出去,而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其成本信息。而成本不公开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应公开其成本,提高其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便于企业间相互交流经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用户数据也大量产生,并成为电子商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用户数据信息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用户的个人信息,给社会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电子商务中怎样加强用户数据管理就成为当前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电子商务中,用户数据存在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用户数据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商》2015,(32):217-218
近年来,快递行业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快递行业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也日益突显。在对目前快递行业消费者个人信息遭受侵害的现状分析基础之上,从多个角度探讨快递服务业消费者信息泄露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根源从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快递行业内外监督管理机制、消费者自身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维护快递行业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贝贝 《商业观察》2023,(11):56-58
以信息型、产业链型及高杠杆、高期限错配为发展模式的科技金融企业正面临市场监管不健全、企业诸多投机行为及科技信息泄露等风险,其业务模式及风险控制体系需要学术界进一步研讨。文章通过国内外有关学者对科技金融企业的研究理论,并在金融本质论的基础上总括科技金融企业的发展概况,通过分析M公司的业务模式挖掘企业经营风险。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和信用是影响科技金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从用户、企业及政策三大方面找出M公司风险存在的具体原因,并从风险因素和M公司自身发展特点出发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线路窃听等方面。数据加密技术对于保障网络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密是提供数据保密的最常用方法。应用各种加密和信息隐匿技术,保护信息不被泄露或披露给未经授权的人或组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网络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掌握企业登记信息等数据信息的相关部门来说,一旦企业机密信息或内部政务信息遭到不法泄露,将对其工作造成消极影响,有的甚至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网络信息泄露及其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16.
倪宁 《江苏商论》2014,(5):18-14,18
随着网络用户的日益增长,互联网记录着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和由智能终端产生的图片和信息,这些信息爆炸性的增长,并不断涌入网络海洋,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大数据处理将会发展出更多强大和多元的功能。本文以淘宝网为例,分析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数据,为企业的经营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并且在变化中不断进行企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的探索。同时指出数据泄露的隐患,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实施快递实名制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指出现阶段实施快递实名制存在难点问题有:消费者担心信息泄露而不配合及快递企业因担心增加作业成本而不认真落实等,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如何保护消费者信息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Web应用中操作用户的信息和操作过程中的数据经常会存放在Session中,Session信息可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和灵活性。但是Session信息在用户不使用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驻留在服务器上,不仅会造成Web服务器资源浪费,而且更为严重的会使用户信息泄露。因此当用户退出应用系统时,及时清理不用的Session信息意义就很大了。本文使用ASP.NET对程序的注销技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企业家所犯最多最致命的错误则是泄密,商业秘密泄露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隐忧.在信息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商业秘密的泄密原因也呈现多样性.为了有效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严防网络泄密,吸引并留住人才,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20.
颜昭  孟健 《电子商务》2008,(3):45-49
随着我国Internet网络的发展,网络游戏这一新兴产业也飞速的壮大,但随之而来的用户虚拟财产安全问题也成为了该产业中日益严重的问题,就这一问题,本文描述了一种在验证码技术基础上,加入一个离线存在的验证因子,使网游用户每次登陆的信息具有唯一性。当用户的帐户信息泄露后,仍可有效保护虚拟财产的验证码安全技术构想。据中国网游产业报告显示,2006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规模为65.4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73.5%,游戏用户总量为3112万。在如此巨大的游戏市场中,帐户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计算机病毒导致的虚拟装备被盗事件日趋严重。仅以2006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为例,作案人李俊通过盗取用户的网络游戏帐号,将虚拟装备转手卖出,在短短三个月中共获利145149元,让数以万计的游戏用户辛苦得来的装备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目前,在大多数网络游戏中,帐号和密码是用户的唯一标识。一旦因为病毒等原因被其他人获得,用户的虚拟财产将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利用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帐户安全,对完善网络游戏市场、提高运营商服务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