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较多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我国广西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受各个方面因素影响,广西并未充分释放乡村旅游的扶贫作用。对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建设路径,即健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科学管理机、扶贫效果评估机制,以有效提升该地区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以洛阳栾川县旅游扶贫模式为案例进行分析,提炼了旅游扶贫成功的"精准"成分,运用旅游精准扶贫的框架分析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策.实地调研中选取了重渡沟村、老君山地区、狮子庙镇、潭头镇以及合峪镇五个对于栾川县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问卷和走访.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栾川县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栾川县乡村旅游与三产业互动不够紧密;当地居民缺乏对旅游发展脱离贫困的意识;贫困户居住环境和条件不完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落后于旅游开发;旅游自身因素成分制约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9,(10)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的民宿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促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的作用,分析当前阶段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民宿旅游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提升精准扶贫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构建居民幸福感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将居民幸福感作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益的探究指标。并据此设计问卷,对国家旅游局扶贫试点村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柏秧坪村乡村旅游扶贫效益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理论层面,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能够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个维度与居民幸福感发生理论关联。在实证层面,从事旅游业的乡村居民也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增加了自身的幸福体验。最后提出从政策制定、资金投入、产业帮扶和社区参与四个层面,为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产业及综合国力方面有所提升,但贫困问题却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我国曾出台过一系列扶贫政策用于改善部分地区贫困状况,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就是其中之一。当前,随着旅游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增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当前各扶贫政策中最为有效的一项,能够进一步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现状,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将湖北十堰市郧西县作为扶贫对象,从分析当地基本情况入手,通过了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对象基本要求出发,提出了郧西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策略,促进了当前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贫困问题是一个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消除贫困问题是中国提升整体经济水平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实际的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尤其是农村金融精准扶贫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对新时期农村的金融精准扶贫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农村地区引进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缩减与城市的贫富差距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田园综合体模式,赋予了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本文梳理了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现状,并以山东省沂南县朱家林村为例,总结了在旅游精准扶贫方面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启示,以期为更多地区在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脱贫的道路上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强化精准扶贫成为各地区关注的重点问题。当前,山西省在精准扶贫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发展乡村旅游是其强化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当前山西省发展乡村旅游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限制了精准扶贫。本文从精准扶贫的视角出发对山西省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扶贫实践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济宁乡村旅游扶贫现状调研,梳理了乡村旅游扶贫困境,从村"两委"与企业龙头带动、旅游扶贫机制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与价值链延伸、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与商品开发、"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提到了旅游精准扶贫的理念,这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行业的延伸。旅游精准扶贫突破与拓展了传统旅游,弥补了传统旅游扶贫工作的缺陷。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旅游精准扶贫内涵为切入点,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化路径,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居民幸福感的视角,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居民幸福感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希望从理论上丰富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意义、作用及功效的研究体系,在实践中构建乡村旅游目的地社会居民幸福、富裕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红色研学旅行精准扶贫是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本课题在阐述基础理论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之上,对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精准扶贫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红色研学旅行精准扶贫路径包括精准扶贫识别、精准扶贫模式选择、精准扶贫管理推进和精准扶贫绩效考核。通过总结梳理机制,为其他地区通过研学旅行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文章立足于旅游精准扶贫的内涵及其基本理论,分别选取河北省涞水县松树口村、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青牛山村、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青龙峡村作为示范、发展中、即将发展等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对象,展开系统性的研究,结合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发现旅游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使贫困村更好更快地实现脱贫,同时为相关部门在旅游精准扶贫的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种造血式、内生性扶贫模式。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旅游扶贫发展仍面临着旅游与扶贫联动性差、精准扶贫帮扶不到位、精准扶贫管理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文章提出多元驱动,筑牢旅游扶贫基础;精准定位,确立旅游扶贫模式;完善机制,规范旅游扶贫发展,旨在为农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有条件的贫困村实现精准、稳定脱贫的有效手段。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进过程,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且不同利益主体有着不同诉求。平衡和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对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现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实地访谈调研资料,从社区居民、旅游者、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其不同的价值利益诉求,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搭建利益博弈平台、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利益协调与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上看,乡村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方式。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蕴藏着大量有待开发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7.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但是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市场拓展和项目推广中,存在"大猪"和"小猪"的智猪博弈现象。文章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智猪博弈分析,提出相应的企业博弈策略,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商的发展对于农村脱贫目标的实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福建寿宁县下党乡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的实证调研,总结了寿宁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经验与不足,概括我国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柞水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之高速公路的开通,高铁站的建成,旅游扶贫是打好扶贫攻坚战,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最好的方式。本文以柞水县为例就乡村旅游带动"旅游+扶贫"提出开发旅游产品、延伸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链、农家乐向民宿转型、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珊珊 《北方经贸》2020,(1):159-16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中国在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较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仍滞后。现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大力培养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加强网络推广力度;为乡村旅游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等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