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端于70年代末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并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但是,从1985年起我国农村改革,虽然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发育农村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出现了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连续四年停滞、徘徊的局面。这就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黄江 《山西农经》2022,(17):39-41
“ABCD5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农业数字经济正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农业要素、过程、管理数字化。随着对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不断探索,农村“三产融合”被证实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农村活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道路。文章概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乐清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因素,结合当前全省数字化改革部署,对数字经济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下,湖北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农村事业融合发展,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先从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入手,简析近几年农业发展概况,接着分析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就加快湖北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改革七年来,农村经济高速增长。但是,我国农业基础原很脆弱,近年来又放松了农业基本建设,致使农业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农业的出路在于坚持改革,深入改革,做到体制上和组织上的不断创新。增加农业投入和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增强农业后劲问题,应当一并纳入改革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加快改革步伐促进湖北农垦经济高效快速发展○邓国政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增强加快农垦改革与建设的信心和紧迫感湖北农垦作为农业战线的“国家队”,改革和发展都有很好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有能力、有条件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为全省农村改革和发展更...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步伐和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粮食规模种植比例日渐提高,如何解决种粮农户粮食收储问题、减少产后损失、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保护种粮积极性,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紧要课题.粮食部门作为重要的涉农部门,急农所急,为农分忧,主动便农惠农,积极承担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农业经济学会于9月26日在西宁召开1990年综合学术讨论年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教授、研究员、农经师、农经工作者共46人,与会代表为会议所提供的46篇论文,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搞好农经服务,增强农业后劲,促进农业生产这一主题,既有完善联产承包  相似文献   

9.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9)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农村十多年来的改革,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农村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粮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近来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小康”实现。 农村改革的前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快的5年。从1980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5.10%。接着出现农业徘徊而农民收入仍然增长时期,从1985年到1988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仍保持4%。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平坝县岩溶地区综合治理着眼于治山治水和耕地的保土、保水、保肥,全方位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业后劲,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体现贵州特色的一项农业工程,坡改梯经过11年的实施运作,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特别是在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做好农村工作和扶贫开发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加大坡改梯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坡改梯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前不久,笔者对全省的坡改梯工作作了一次调查,现在此就做好下一步坡改梯工作谈点个人粗浅的想法。一、主要特点一是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调查…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6300万人口中的近80%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和农业资源相对匮乏的矛盾,是全省农村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成为农村乃至省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一些深入的分析表明,要解决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困扰全省农村和全省经济发展的内在...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一个有6700多万农业人口的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0%,农村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省农村正处于深化改革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确保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处理好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已成为全省上下的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广大农民利益息息相关,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几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农业部和省委…  相似文献   

15.
阜新市农业经济学会1988年年会,于10月9日下午在阜新市农垦宾馆召开。会议围绕整顿农村经济秩序,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完善双层制经济体制,增强农业后劲、办好乡镇企业等几方面,研究,探讨了阜新市农村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问题。参加会议的代表各抒己见,献计献策,为发展阜新市农业、振兴阜新经济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关于整顿农村经济秩序,发展农村商品经济问题。与会代表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阜新市的农村经济改革是成功的,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市场活跃,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形势。但是,近三年来,农村经济秩序也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象“化肥抢购”、“羊毛大战”等等,很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出现这类不正常现象,其原因是由于城乡改革相汇合,新旧体制相交替,利益结构相摩擦。因而解决这些问题也要靠深化改革。与会同志认为,整顿农村经济秩序首要问题是,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不要以为农村改革初步成功就认为农业问题“已经解决了”,事实上,农业在  相似文献   

16.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要保证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农民收入逐步向城市居民水平接近,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两个战略目标。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关键是要从深入改革和改善农业物质技术条件两个方面入手,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为此,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务农也能致富。过去,在“左”的错误和小农观念的影响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形成了“跛足”经济,不仅粮食生产没有搞上去,而且导致整个农村经济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村一些地方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与增强农业后劲着眼,开始推出拍卖荒山新举措。实践证明,此举不仅对推动山区开发建设进程方面有着十分显著作用,而且对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上开辟了蹊径。为了妥善有效地做好拍卖荒山使用权工作,使其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期望。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农村产业化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焕发新的生命力。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蚌埠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推动蚌埠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3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农村经济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农业经济市场也不断变革。基于此,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变革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其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控制农村资金外流是解决农村发展“瓶颈”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对资金要素的依赖程度日趋增强。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资金却通过金融机构、财政、投资等各种途径大量外流,使得本已落后的农村经济雪上加霜,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为此,笔者认为,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要解决农村资金的投向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制止农村资金的外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