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设计,不应违背人的心理规律。正是在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下,“天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才为创造性劳动提供了不绝的动力,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权利人不断从中获取动力,个人与社会在相互满足的过程中获得良性的互动与统一。但是,囿于需要的社会性,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应是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人的贪欲,并且,对需求的满足应纳入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汪上  刘朝臣 《技术经济》2003,22(12):2-4
<正> 自“非典”事件发生以来,我国社会很多地方产生了大量的流言,对国民的身心、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下:流言作为一种社会情境对个人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刺激作用,经广泛传播后,就会变成一种社会心理环境,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接触,经过信息内容的一般化—强调—同化,逐步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污染,引起人们的恐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它轻则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重则引起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什么呢 ?按比较规范的话说 ,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但是 ,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狄慈根的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他认为 :道德是极其多种多样的、相互矛盾的道德规则的总的概括。这些规则的共同目的在于调整人们对于自己和对于他人的行为方式 ,使之既要注意现在 ,又要注意将来 ,既要注意自己 ,又要注意别人 ,既要注意个人 ,又要注意到种族。一个单独的人总是感到自己有缺陷、不完满、有限制 ,他需要别人 ,需要社会来补充 ,并且为了自己的生存 ,必须也让别人生存 ,由这种互相需要产生的种种顾虑 ,就是我…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组成群体要实现共同的目标时就必须有管理,以协调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管理活动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小至个人家庭、组织,大到国家、地区或社会。而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从人性的观点把人当人看,从心理的分析知道其行为的原因,从外部的刺激反应了解需要满足的层次与内涵,进而多关切、多尊重、借以激发其生命共同体的团队精神,唯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5.
许硕 《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46-248
运用受众理论研究探索西班牙语对外经济宣传问题是新形势下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创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强西班牙语对外经济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受众理论视阈下,西班牙语对外经济宣传工作需要研究西班牙语国家的人物性格和社会心理,需要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接受能力,需要在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创新方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解决教学过程中心理问题的途径多种多样,相互渗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企业管理中动机激励的逻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认识动机激励企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对象,在生产要素中指土地、厂房、机器 设备、原材料、能源等;而对人的管理对象,在生产要素中指劳动力。虽然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也成为生产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知识的创造、运用者仍然是人。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想法决定的,而这一定的想法是由需要引起的。当人们 有了某种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未能得到满足之前,人们会处于一种计算期望值的内心紧张状态 中,从而使这种未实现的期望值成为自己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一开始就与自然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自始至终是在自然界的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自然生态系统中进行的。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是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复合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的劳动生产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社会  相似文献   

9.
需要理论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高进军,范彦春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在生活与实践中所需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管理心理学还认为,需要是可以引发的,首先心理状态可以引发需要,外界环境、知识、智力等可以引起需要。而质量管理正是以满足人们和社会需...  相似文献   

10.
柏克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财产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他否认个人在社会中具有自然权利,强调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可以享有自由;同时反对天赋人权学说,坚持国家"是一种永世的契约"的观点。国家之所以是一种道德实体,而不是个人的集合,是因为它为个人所享有的社会自由提供保障,人们对其负有道德上的义务。国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它不是个人实现自由的工具,这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对待国家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马定松  向泰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09-209,215
宗教信仰是人们在特定的宗教情境中产生的一种独特情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行为。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宗教作为一种心理需求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要,是信教徒的精神寄托。通过分析,探讨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体现。心理和谐主要涉及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四个层面,四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心理和谐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种相对的理想状态,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塑造人的心灵 ,提高人的素质。能否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有没有一个新型的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都不是独立的个人 ,而是与周围的人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一个社会团体大多数人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 ,就构成了一种心理环境 ,并在无形中成为这个社会团体的共同规范 ,对这个团体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比如 ,有的单位领导对生产上的“硬指标”任务猛抓狠抓 ,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软指标”只搞“眼前盆景”、“门…  相似文献   

14.
李重芬 《经济师》2005,(10):137-139
旅游是以资源和环境为基础,以人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水体与沙滩对旅游地旅游事业的影响是发展旅游、合理利用资源,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认识旅游开发与环境的相互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科学地保护、管理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要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树立生态道德观。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新世纪道德教育的新课题,创造一种生态意义上的精神文明。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道德观,它告诉人们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需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以及长短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以往社会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来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可以说,创新性才能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通过创新才会使人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更快地做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并能在原有基础上,突破自我,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儒林 《经济师》2014,(1):38-40
现代社会快速的发展引发了人们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导致了现代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是解决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中国心理咨询职业的发展过程中,在机构设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文章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行业的管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体系,促进心理咨询业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活中,家庭突发性事件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性问题。家庭突发性事件往往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提高抗逆力,抗逆力是一种有适应能力、对抗外界环境挫折的个人特质,是一种资源,具有个性差异、连续性和社会网络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还指出,存在着一个由低级(生理需要)向高级(心理需要)发展的过程。他认为,人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生牺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都希望与别人交往并被群体接受而有所归属,也都希望获得友情、亲情、爱情及家庭生活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引言 一切科学研究的都是规律性的东西。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规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经济生活中带有规律性的运动趋势。但是,社会经济的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在人的参与下,由人们的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经济学需要首先研究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利益、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 正确设定经济行为主体是实证地研究公有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所谓设定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