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克虎  张红 《技术经济》2001,20(9):33-3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而现代产权制度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所在,理顺产权关系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深化企业改革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国有独资公司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性质和形式企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产权制度方面的特点。考察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特点时,既要与原来的国有企业的产权相比较,又要同其他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权相比较。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国有独资公司,对改变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改善企业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应该允许国家所有制继续实行多种实现形式,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而不能简单地否定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存在三个发展方向,即保持、调整、改制,我们应当从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入手,解决国有独资公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要警惕企业改制中的国家税收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对小型国有企业采取破产、兼并、股份合作制、拍卖等形式进行改制。实践表明,国有经济的改革成效显著,同...  相似文献   

4.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宋立功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对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5.
来搞摘编     
《经济师》1996,(1)
来搞摘编安徽省沈小平来稿认为,企业家走出国家行1干部序列,进入独立行使企业自主权的职业企业家角色,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企业家只有走出“仕途”,头上没有了“乌纱帽”,才能...  相似文献   

6.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命脉,它们改革的成败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奋斗目标和改革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按照这个目标和方向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脱困目标也基本实现,但是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影响着企业效率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 一、产权边界不清,造成资产运营的低效率、国有资产的“黑洞”和经济意义上的被“抢劫” 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产权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产…  相似文献   

7.
一、大力推进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银行业的有关资料显示,国有独资银行竞争力与效率最低,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竞争力与效率普遍较高,证实了所有权制度是影响竞争力与效率的一个重要甚至是根本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效率,关键是必须由总行开始实施所有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所有权制度革新的核心是改革国有银行的单一所有权体制,实行多元化产权制度,保证银行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有效运行,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国有独资银行竞争力低下的根源在于国有独资银…  相似文献   

8.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跨行业﹑跨国化的经营趋势。对国有外经贸企业而言,在经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后,其财务管理环境和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制度是不同于现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企业制度模式,除了中央强调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以及“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外,它的突出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股份制与三个“两权分离”──谈理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关系张广第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十几年来,一直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可是,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至今收效甚微,并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要理顺产权关系,最好的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理论信息     
理论信息全面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就大中型企业而言,公司制是主要形式;就企业户数而言,非公司制(独资、合伙、股份合作等)企业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采取因企制宜的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实行股份经营 长期以来,我市国有企业产权单一,是纯粹的国有国营;国家对企业债务承担了无限责任,造成权责不明,政企不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从1994年开始,我们对国有企业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了5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有福临、泰丰、天鹤、天勤4家企业。 1997年,又组建了湖北金天贸工农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份制企业,这些股份制企业抓住时机,大力推进资本营运。如金天公司联…  相似文献   

13.
丁书俊 《经济师》1999,(2):49-50
朱基总理在就职伊始答中外记者问时曾明确提出“三个确保”,其中之一就是用三年时间确保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扭亏为盈,进而建成现代企业制度。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这方面的论文很多,但大多是讨论如何界定产权,做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等,涉及科学管理的却微乎其...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时代精神我们通常概括现代企业制度有四句话,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实这四句话只是现代企业的一般条件,也就是说它是现代企业的一般要求,还没有完全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因为上述四句话或叫四条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私有企业、国有企业都能做到,甚至可以说比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企业制度更体现“产权清晰”,更体现“政企分开”,更体现“权责分明”,更体现“科学管理”。应当承认,这四条比我们做得好,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企业制度就体现、就符合…  相似文献   

15.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15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已有所增强。但是,勿庸讳言,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匀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举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改革中,当前刻不容缓地就是要抓好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一段时间,我们企业中比较普遍地出现一种“以包代管”的现象,以为一包了事,而放松了抓管理、练内功,于是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的效益大量地在低效运转和跑冒滴漏中悄然流失,使企业陷入被动局面,同时也影响改革进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如果我们忽视或放松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即使产权是明晰的,牌子换了,但企业会依然搞不好。如果管理不好,所…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这是我国现代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十六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全方位的理解并加以实施。我想,对“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这三句话,只要下决心,抓住时机,积极推进,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完全可以获得成功的。而“科学管理”是一项艰苦、细致、长期的系统工作,它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精髓和主心骨。在企业内部,要使企业管理科学化,就必须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狠抓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全面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对策方略应立足市场经济,立足深化改革,明晰产权,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一)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产权关系。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司法”为向商业银行过渡提供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明确权责,分开政企的有效途径,可按“公司法”原则把中国银行组建成由国家控股、总省市行掺股、中行职工持股的国有股份  相似文献   

19.
张健农 《经济论坛》1997,(23):35-36
论我国石油企业的产权明晰化和多元化我国石油企业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在石油工业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石油企业没有明确的产权,产权归国有的表面现象掩盖了产权不清的实质。现行的石油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着政企不分,政资不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意义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我听到一种说法,认为继续贯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就行了,没有必要换个新名词.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提出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首先,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十四大提出要理顺产权关系.如何理顺?没有回答.《决定》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要使企业有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确是一个新名词,但它有明确的新内容,提出了对企业改革有实质性内容的新任务.把这个要求与现实情况比较一下.《决定》提出现代企业制度第一个特征要求产权关系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