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瑞 《中国城市经济》2011,(27):194-195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后备资源,却受到城市空间肆意侵占、生态景观破坏、耕地迅速锐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困扰,"精明增长"理念为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种可供探讨的新方向。从"精明增长"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福州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原因,借鉴"精明增长"理念提高福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精明增长"中设置城市增长边界、TOD发展模式、废弃地再利用等观点,增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边缘区的演变速度加剧,而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理念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边缘区呈现出"圈层式"无序发展态势,逐浙阻碍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要不断革新理念,认真研究国民经济发展规律,贯彻"五个统筹"的规划思想,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有效地引导城市边缘区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的驱动机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广 《特区经济》2012,(10):251-25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方式变革和资本积累体制变迁推动着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的前沿阵地和社会异质性最强的地域类型,其驱动机理研究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研究的热点。西方相关研究在结构-行为-社会行动者三个维度上不断实现理论整合,但考虑到我国独特的制度演化路径和社会经济结构,城市边缘区空间重构机理的构成和运作方式迥异于国外。国内当前研究成果偏重于宏观结构性驱动因素分析,而在相对微观的行为因素和关系因素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因此,强化空间重构的行为过程和社会行动者关系研究,对于推动城市边缘区空间整合与社会融合,研拟空间重构调控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住房保障工作快速推进之时,地方政府普遍选择在城市边缘区集中成片地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现象值得关注。尽管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都已充分论述了集中建设模式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分权与纵向政治控制相结合所形成的结构中.地方政府的选择符合有限自主性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既要遵从现有的政治激励制度安排,又要实现财政收益的最大化,为了完成中央政府计划的保障性房建设指标,在地方可用财力相对不足的背景下,只有选择在城市边缘区集中成片地建设保障房。  相似文献   

5.
城市扩张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边缘地带的耕地被征用、流失严重,也使城市边缘区农地发展权得以实现。为了规范征地制度、加强耕地保护、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对农地发展权的价值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农地发展权概念出发,说明农地发展权设定的必要性,通过对农地发展权价格实质的阐述,借助李嘉图地租理论模型,探讨城市扩张与农地发展权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构建农地发展权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重庆市景观格局脆弱性评价模型,本研究结合空间自相关Moran’sⅠ指数分析重庆市2015年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探讨影响脆弱性强弱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低度脆弱区占比超过全市面积的50%,景观脆弱性整体较低;Moran's Ⅰ值为0.28,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关性,呈现聚集状态;较高及以上脆弱区主要集聚在人类活动较活跃、各类景观交错分布的地区,低脆弱区主要分布于各类景观较连续分布、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景观脆弱性与各影响因子间的灰色关联度值均在中度及以上,景观脆弱区空间分布与景观空间分布状况、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边缘区的开发对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沈阳市边缘区域开发,对解决沈阳市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特大型城市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交通拥挤、地价昂贵、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城市公用设施负担过重、生产和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侯庆海  杜宇 《理论观察》2014,(7):102-103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过渡带,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观念由城市向乡村的渗透地带。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实现"城市—乡村"从用地布局到社会经济特征的统筹是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地处西安市城市边缘区的灞桥区如何发展都市农业进行分析,对灞桥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从总体思路、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三方面提出规划方案,并提出“三区、两带”的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昆明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特区经济》2008,(7):217-218
翠湖作为云南省昆明城市中心的休闲区,其所在区域的景观结构对于昆明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规划,并发挥出翠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效用,是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昆明翠湖休闲区的景观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管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昆明翠湖休闲区的景观结构划分为一"核"、两个廊道和九个斑块;②昆明翠湖休闲区的两个廊道和九个斑块是内"核"效应的扩散和延伸。  相似文献   

11.
贺程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7):37-39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针对城市边缘群体的公共服务问题帝l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存的诸多因素仍然导致针对该群体的公共服务存在问题。文章对兰州市政府向城市边缘群体公共服务提供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兰州市政府向城市边缘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与该群体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针对城市边缘群体的公共服务问题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存的诸多因素仍然导致针对该群体的公共服务存在问题。文章对兰州市政府向城市边缘群体公共服务提供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兰州市政府向城市边缘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与该群体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社区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平台,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交融的前沿,也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汇集点,城市边缘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的分支,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X社区为例,分析城市边缘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试图探索改善城市边缘社区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晖  傅晖 《湖南经济》2000,(5):20-21
所谓城郊农业,是以服务城市为目的,以城市消费为生产方向,以集约经营为主要手段,以菜、蛋、鱼、禽、奶、花果为产品特色,有别于乡村农业的一种特殊农业形式。城市边缘区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在这里,城乡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种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强烈。其作用既不同于城市、又有异于农村。正是基于城市边缘区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城郊农业的许多特殊之点:1、生产结构复杂,商品率高,蔬菜、副食品生产比重大。受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多样化的影响,和乡村农业相比较,城郊农业生产结构是有复杂性。除传统的种植业以外,…  相似文献   

15.
黄彬红 《乡镇经济》2009,25(6):24-28
农村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是重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维护机制的有效突破口。文章以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两村的调查,发现调查村环境建设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供给渠道比较单一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农村环境建设资金的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铭  谭刚 《特区经济》2002,(11):39-43
<正> 一、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笋岗仓储区和清水河仓储区。随着所在区域从城市边缘地区转变为中心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内企业特别是笋岗仓储区企业出现自发的功能转型,初步形成物流与商流相结合、具备初级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仓储型配送中心。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用地不断向外蔓延,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交接地带,即城市边缘区。城乡边缘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在这一地带,城乡要素逐渐过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其性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典型的乡村。这一地带的人口混杂,各有其特性,本人通过对本地带的人口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人口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建 《特区经济》2011,(4):200-202
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站在城市化和"全域成都"的角度,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预测其发展趋势并研究其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的逐步退化,环境污染的日渐加剧.人们越来越渴望绿色,越来越注重生活区周围的植物景观建造.周围的植物景观的建造,主要体现在周边小公园,居住区的小型公共绿地的营造上.北方居住区与南方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植物景观营建的物种选择上和配置上.本文就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罗吉  赵栩  陈睿 《科技和产业》2024,24(5):198-203
通过分析湘南地区红色旅游村落景观空间布局特征,并梳理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为湖南省乡村红色旅游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85个红色村落景观研究样本,借助Google Earth与ArcGIS10.7,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等多种地理研究模型,对湘南红色旅游村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南地区红色村落景观空间分布密度呈现明显的不均衡性,湘南地区的东南部主要呈凝聚型,且郴州东南和郴永交界区分布最为密集;影响湘南地区红色旅游村落景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历史背景因素,以名人故居、抗战纪念为依托的红色旅游村落和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村落在景观以及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农村交通公里数、人均GDP和旅游业发展与红色旅游村落分布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湘南地区基于红色人文景观的乡村旅游发展逐渐转变为红色文化、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湘南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地区间合作,大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并构建重点特色鲜明、布局完整的红色旅游村落体系,从而推动跨区域“红色+精品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