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吴学品  李骏阳 《财贸经济》2012,12(12):102-107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流通总量规模、农村集贸市场和流通环境对农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对农村消费的影响有显著的时变性。首先,农村流通总量的单位增长幅度引起的农村消费增长幅度为正向且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缓慢,年平均增长幅度小,使得流通业总量对农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并没有随弹性系数的上升而大幅增加,贡献率在大部分年份中变化不大。其次,农村集贸市场在第一阶段(1978—1995年)对农村消费支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第二阶段(1996—2010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流通环境的改善,农村集贸市场对农民消  相似文献   

2.
高核  王静  赵璋 《商业时代》2015,(8):22-23
本文利用2004-2013年云南省农村流通业发展与消费支出增长水平的数据,以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因变量、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自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云南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流通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增加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5.228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深入,如何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本文从流通角度研究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引入偏最小二乘法,通过运用乡镇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员数、乡镇企业批发和零售业单位数、农村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指标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量化研究农村消费品流通发展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发展流通业能有效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各项指标均对消费支出有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充分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分析基础之上,选取我国2015-2019年27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使用系统G M M估计方法检验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  相似文献   

5.
梅兰兰 《商业时代》2021,(13):17-21
本文借助2005-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模型深入刻画了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消费流向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差异化结果.研究发现:一方面,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其对高收入区域的城乡居民消费均衡正向影响显著,但不利于低收入区域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减;...  相似文献   

6.
建立与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消费是在不危及后代需求前提下的一种消费活动。我国的绿色消费虽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提高,并且要充分发挥流通业在促进绿色消费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扭转结构失衡,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线,推动需求结构转型,重建需求结构平衡,将是我国各项经济政策设计和调整的基本着眼点之一.由于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等诸多原因,致使流通渠道淤塞、效能低下、成本高昂始终是我国商贸领域存在的要害问题.建立畅销服务体系是商贸流通领域推动结构调整、满足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思路.值此"十二五"规划正在酝酿之际,必须将深化改革,转变方式,疏通渠道,构建现代化、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的商品畅销体系作为全国"十二五"流通规划和政策思路的轴心.  相似文献   

8.
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发展和改善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现状,使之更好地适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创新农村流通体系与流通模式,对农村消费品流通进行顶层设计。具体来讲,在区域上,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农村划分为三类不同的地区,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消费品流通业发展对策,采取有区别的扶持政策。在时间上,制定从现在起到2030年两阶段的农村流通业发展战略,并设计各阶段的目标、发展任务与支持措施。在发展模式上,应根据各地特点实施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农村消费品流通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应借助电子商务来促进农村消费品流通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城乡流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10.
电子商务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云  龙伟 《中国市场》2008,(6):60-61
现代流通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就业和保障消费安全。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11.
张驰 《商业时代》2015,(10):16-17
在我国大力提倡消费经济可持续的大环境下,促进农村消费转型升级对拉动内需促进国民消费至关重要。流通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产业,农村消费的升级对农村流通业转型提出必然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的发展趋势及农村消费升级对农村流通业转型的需求,最后提出了农村流通方式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鹏 《商业时代》2013,(22):30-31
本文以服务业中的三大子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指标的总和作为流通业发展指标。在流通业增长促进就业增长的相关统计描述的基础上,采用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做进一步解释,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影响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除了收入、价格、消费观念外,农村消费环境较差且长期得不到改善也是一大“瓶颈”。它对农户消费需求增长形成的束缚链条,不仅影响农户的生活水平、质量,而且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繁荣、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构架新型城乡一体化购销网络体系、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消费品等,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要加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效用,努力创造新型消费细分市场。对于商贸流通业,是提高消费数据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力量,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深的。文章解释分析了目前的消费细分市场,对于当今社会公民对消费的要求越来越多层次、多样化的大趋势,研究讨论了一些比较适合新型消费细分市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渗透的加强,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消费意识与消费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农村消费成长对于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以及农业政策的有效落实,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农村产业链的发展又促使了农民再就业的进行,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有效地增长,消费潜力得到了开发,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黄志文 《商场现代化》2010,(24):112-113
采用1990-2009年全国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信息消费(交通邮电消费)数据,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村信息消费对农村经济有持续长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常态的环境,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活力较强,能够更好地适应消费市场变化。很多新的模式和业态也在不断涌现,推动服务业向更为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企业应当做好转型升级、行业做好统筹引导、政府做好秩序规范、以城带乡、加大消费品物流体系投入,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实现内需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得以受益.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研究流通业数字化发展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有利于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内生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本文采用2010-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流通业数字化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理,并采用GM...  相似文献   

19.
庄薇薇  王芬 《商业时代》2021,(7):138-141
新媒体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了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信息化.但农村居民信息素养和对信息价值的挖掘能力未能跟上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也未能深度有效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信息化的发展.基于此,需要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管理机制培育等多方面构筑城乡一体化演进机制,以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信息化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收入与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黄凰 《商场现代化》2010,(11):175-176
农民收入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实行了新的农业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结构的优化,从而农村消费支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使收入再分配向低收入阶层倾斜,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持农村地区稳定,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