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生态环境承受不住压力而污染破坏持续恶化,现今应对最好的方法是在工业发达区发展区域低碳经济.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依靠评价方法得以促进和实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要从低碳能使用和生产、科技发展、政府服务、社会环境几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2.
陈凌峰 《现代商业》2011,(29):77+76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在当前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碳的排放,低碳给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可能会加剧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从经济发展程度和碳排放之间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结合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程度,探讨低碳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赵书华  王素珍 《中国市场》2010,(40):9-11,3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革新。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担负着发展低碳经济领导者角色,在全国率先实行低碳发展,从而推动区域和全国低碳化进程。伦敦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源地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极具代表性。本文对伦敦和北京的产业结构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进行了比较,并利用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两个指标分析了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是顺应全球低碳转型、推动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4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在测算数字经济和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一、二线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的数字经济推动作用明显高于非一、二线城市和中西部城市。(3)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缓解城市蔓延、降低碳排放和促进技术创新,助力于我国实现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4)数字经济对我国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呈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应大力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强化我国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迫,低碳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受国内外发展压力的影响,低碳经济在我国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区域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利于低碳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区域发展的协调,我国应缩小区域差异,实现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区域特点,采取合理的发展策略;鼓励自主创新与技术开发,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进而促进区域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丹 《商业会计》2011,(19):20-22
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已经基本形成共识,我国也迫切需要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根据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区域性特征,本文提出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针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金融支持不足,构建一个良性、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7.
物流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物流低碳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物流低碳化发展经验、"十二五"规划和我国现已出台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文件,从制度建设、低碳意识培养、低碳技术应用和低碳物流人才培育四个角度提出了我国物流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未来物流产业低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的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污染环境和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换来的。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不平衡,因此统一的经济发展方案很难进行推广。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天气变暖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被认定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导地位,它保证我国经济与环境达到双赢的目的。我国低碳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措施有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归入区域管理评价体系,根据区域的经济状况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各地方优化的财税制度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模式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根据区域特殊条件,深化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分析并总结了现阶段区域层面的低碳经济实践模式,提出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低碳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针对我国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构建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河南的省会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域,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应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分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低碳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内蒙古作为我国的能源大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能耗、高排放等等"高碳"的模式.本文结合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内蒙古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针对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存中在的一些问题,为内蒙古的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已经全国范围内的五省八市开始进行国家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工作。国务院也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区域特色制定发展战略,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域低碳经济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而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已驱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开始从多边、区域、双边以及单边层面进行贸易规则的制定,低碳经济的未来将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决定因素.我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面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必须正确分析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规则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化被动为主动,提升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城市是最主要的碳排放区域,迫切需要低碳化转型,本文尝试建立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西安、成都、郑州三个城市为例,对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世界各国当前研究和发展的重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选择,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机遇。本文在分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和机遇时,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秀妹 《商业时代》2012,(26):26-2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10%,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转变了我国传统的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十一五”期间特别提出了新型的“低碳节能、科学环保、绿色经济”的发展路线,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引导性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低碳转型时期农村中的农民消费问题做出研究和分析,基于国内文献资料和理论,提出自我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低碳经济下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内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标志包括经济与社会协调、资源与环境协调,并遵循低碳经济原则构建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碳源/汇、节能水平、环境质量等相关指标,对我国农业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时间和空间评价。研究表明:从时间上看,我国农业低碳经济下发展的协调度逐渐提高;从空间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协调水平呈反向变化。通过农业生态补偿、区域农业合理布局、农业碳金融市场构建和农业技术创新等途径,可以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农业低碳经济下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低碳经济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结构已严重影响了低碳经济的推广.本文通过介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结合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面临的挑战,并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角度提出了在不影响经济发展前提下的应对策略.即建立基于技术预见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利用低碳技术实现产品低碳化,树立企业低碳环保形象;倡导新生活方式,引导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对全球环境有重大影响,但同时更应该是一个发展问题。低碳经济、温室气体减排是新的国际游戏规则。我国现在需要重视的是:这个新的游戏规则会在哪些方面、何种程度上影响我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本文重点从世界各国之间的博弈、我国应该持有的原则和立场以及低碳经济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我国将会在未来几年内仍处于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低碳经济发展是我国以工业为主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我国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