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扩大内需是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国内的需求情况并不能片面的定义为“不足”,最主要的是需求结构不平衡。火爆的投资需求和冷清的消费需求成了两种矛盾现象,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导致的消费能力受限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货币财政扩张政策来调节需求结构的失衡,结果很难尽如人意。因此应深入探讨目前财政政策中的深层次问题,对存在的城乡差别、收入分配以及社保体系完善等问题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内需的扩大和财政策略的稳定实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外汇储备供需失衡框架下货币需求长、短期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了1980-2008年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与失衡调整①。结果表明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变化同宏观经济的波动方向大体一致,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导致的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加剧了货币供需失衡的程度,并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过程中调整速度明显过慢。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是供不应求,也不是供过于求,而是供需严重失衡.本文从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阐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6.
7.
通过构建外汇储备供需失衡框架下货币需求长、短期动态调整模型,研究了1980-2008年我国货币供需失衡与失衡调整①.结果表明货币供需失衡缺口的变化同宏观经济的波动方向大体一致,外汇储备的积累行为导致的外汇储备供需失衡,加剧了货币供需失衡的程度,并干扰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货币供需失衡向均衡调整的过程中调整速度明显过慢. 相似文献
8.
区域财政收入分配不合理会造成财政失衡,缩小财力差距有助于建立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现代央地财政关系.本文利用2016年增值税分享改革研究了税收分享对财政失衡的影响,并提出了重构增值税分享比例的新方案.研究发现:增值税分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营改增”造成的纵向财政失衡,但加剧了横向财政失衡,拉大了区域财力差距;横向财政失衡加深是由于增值税分享改革后区域财政能力分化程度扩大导致的;调整增值税征收原则和分享方式,有助于降低区域间财政失衡程度.本文的研究对于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内涵,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实现需求结构再平衡,推动经济均衡稳定增长,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政府宏观调控一直着力追求的目标,但10多年过去了,政策效果并不明显,需求结构失衡依然在不断加剧.本文试图从财政角度对其中原因进行探析,通过对中国财政分权策略、财政制度安排以及财政政策失衡的深入分析,文章认为,分权策略扭曲了政府财政支出意愿,造成非经济型公共品供给不足,以流转税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则强化了政府执政偏向,造成财政资源分配偏重于税收贡献大的企业,从而使财政支出公共性进一步丧失,由于受工具性和居民消费倾向的双重约束,中国财政政策不得不更多依赖投资支出,从而出现财政政策失衡与需求结构失衡的循环累积.三者叠加效应就是居民消费能力被挤压,居民支出预期被恶化. 相似文献
11.
后金融危机时期,提振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当前我国内需难以简单地论断为不足,内需在结构上存在不平衡。首先,投资需求过热而消费需求不足。其次,投资需求内部第三产业投资不足,民间投资受到冲击和制约;消费需求结构内部,居民消费需求比重持续下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消费能力制约较大。我国的内需结构性失衡,难以单纯使用具有普遍意义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美贸易失衡不断扩大,并因此产生了众多的贸易摩擦,影响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根据中美贸易的现状找出了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就解决贸易失衡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大背景研究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相比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变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更大;金融显性集权会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则相反。考虑财政金融联动特征后,本文还发现,金融隐性分权在财政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需互相配合才可达到缓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收入偏离常态化的现状,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纵向财政失衡对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省级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处于较长时期的超收状态,不同区域内的超收规律基本一致,但超收幅度有所差异;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正向影响,且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偏离度呈现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纵向财政失衡程度低于门槛值时,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有所减弱.促进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的多样化、增强地方政府财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性以及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可以作为缩小地方政府预决算收入偏离度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经济学典型的供需模型,阐述信息消费的具体内涵,主要研究公共信息产品和私人信息产品的市场状况,并分析基于信息消费供需模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现代财税体制构建不仅有利于地方政府摆脱为增长而竞争的发展模式桎梏,更能从长期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实现国家良治.首先,本文立足于中国式分权这一典型事实,从理论层面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治理之间的多重作用渠道与影响机制.其次,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行全面测度,发现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偏低与提升缓慢,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最后,分别选择转移支付结构与规模作为中介变量,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展开实证考察发现:一是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虽然都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但二者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二是财政纵向失衡与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显著抑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但转移支付结构的优化却能显著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三是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抑制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亦能够通过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间接阻滞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财政政策安排是实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为此,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纵向财政失衡、要素市场扭曲对金融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财政失衡会加剧金融波动,同时,税收竞争会强化纵向财政失衡对金融波动的影响,而晋升竞争会弱化该影响。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金融波动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存在通过要素(资本/劳动力)市场扭曲的间接作用,并且在间接作用中由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所引发的中介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最后,本文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扩张已然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围绕着这一扩张趋势产生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已有关于成因的研究成果按照财政支出的过程系统进行总结和综述,以期对我国正在经历的财政扩张潮的缘起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看法,并展现出中国特色的财政扩张逻辑。 相似文献
19.
汤永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4-47
从阐述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入手,说明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了国际收支失衡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影响。在对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运用利率政策、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衡现状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的"私人物品"而言的用于满足农村居民社会生活共同需要的物品。按照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的观点,公共产品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根据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