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期货市场的寻租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主体涉及到投资者、期货公司、以及监管部门。通过构建期货市场寻租监管的三方博弈模型可知,监管层、期货公司和投资者间的博弈策略取决于对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因此,应对监管层、期货公司和投资者的寻租行为从三个角度开展必要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政府预算管理中的"寻租"活动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马蔡琛 《财贸经济》2004,(11):50-54
政府预算过程中超额预算资金配给和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诱发了预算管理中的"设租"与"寻租"活动.预算管理寻租行为具有合法性、寻租成本最大化以及租金难以耗散等主要特征.通过引入"委员会决策机制",构建利益相关主体共同治理的预算管理模式,约束预算资金供求双方的行为,将会有效地治理预算管理中的"寻租"问题.  相似文献   

3.
冯昊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342-342
寻租即租金的寻求,通常指经济主体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大量寻租现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腐败行为也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重视。一本文试图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寻租形成的经济基础、我国金融市扬寻租的表现、造成的社会后果以及如何有效遏制金融市场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选择理论领域,大多数学者对于寻租问题产生的机理都主要集中在研究政府主体在制度框架下的一种自利行为.鉴于此,本文将主要从理性个体角度出发,在微观经济学的标准范式下来分析政府官员和企业寻租的动力.最后,在综合利用了各种理论分析的情况下,给出消除寻租动力的若干种方法,以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助于使得P2P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主体之间结成联盟,4倍银行利率合法化,使得这种利益联盟通过暴利工程寻租套利洗钱成为可能,这不利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主体的健康发展。为此,有必要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利益联盟与寻租套利洗钱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郑维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141-142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利益相关者集团之间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在我国,会计制度的"双轨制"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重新协调与折衷的结果,会计寻租起到了推动作用理论意义,本文系统地指出了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会计寻租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根据会计寻租的"双刃性"的特征指出必须对会计寻租行为进行适度遏制。  相似文献   

7.
土地市场中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渐进转型的中国,由于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全,土地市场中的寻租行为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寻租进行博弈分析,探索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各方利益群体的行为取向、影响因素及土地市场中的寻租活动给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并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规范政府行为以限制土地市场寻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经历了双重体制并存的阶段。由于利益激励的驱使,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寻租行为。本文分析政府寻租的具体表现形式,探讨寻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政府寻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府采购过程中产生寻租行为的原因入手,结合经济学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构建农民、村委会和承租者三方博弈的模型,分析在农耕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利益各方为经济租金展开的多方博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鼓励农耕土地有序流转,可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但在农耕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健全、政策贯彻和监督力度的缺乏、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巨额经济租金吸引了各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防止农耕土地流转过程中寻租行为的发生要从寻租行为发生的根源和过程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市场不同层面的寻租行为,说明了无法仅仅使用一个学派的寻租定义分析寻租行为,而只能根据经济学各个学派对寻租的不同定义的不同适用性,分析市场中的各种寻租行为.而目前没有一个统一而又准确的,可以解释各种寻租行为的寻租定义,是寻租定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定义的寻租活动的创租主体是政府,而笔者认为企业也可作为寻租者,又可作为创租者,而股票期权制却起着双重作用,一是利用报酬机制设计进行创租行为;二是可利用其他手段进行寻租行为。上述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取决于经营者权利大小及经营者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紧密程度,从而股票期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减少经营者的创租动机。因此,我国在设计股票期权激励时,应充分考虑经营者的权力对报酬的影响,否则就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成为经营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邱涵深 《商业时代》2012,(22):116-1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剧增,这也造成了财务舞弊和审计失败事件频发,这些问题也逐渐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发现审计舞弊行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审计师的寻租行为,而寻租行为的产生则是由于我国产权制度和上市公司法律规范缺陷导致的。这一行为不仅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对相关者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审计寻租问题,从相关理论和概念入手,分析审计寻租的制度性问题,并深入研究审计寻租的供求,最终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审计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估价师是房地产估价过程中直接影响结果的重要主体,因此估价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是十分重要.但是,近几年中不断出现了以追逐个人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寻租行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声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估价师的经济人本质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探究了对估价师进行激励的过程和原则,最后提出了房地产估价师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5.
政府竞争性招标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风险性决策模型为基础,从供应商和采购人员的期望效用函数出发,以竞争性招标采购为研究领域,研究政府竞争性招标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希望发现促使寻租行为发生和成功的原因和内在机制,并对如何避免寻租行为提出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相关利益主体非理性行为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善,导致再融资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产生,从而加剧了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而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决策是各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本文从各相关利益主体的非理性行为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  相似文献   

17.
现有文献尚未有关于企业年金运营主体间寻租行为的研究,但这却是我国多主体模式在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必然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多主体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中潜在的寻租问题进行研究,以求得三方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从而对各自行动的选择空间和条件有了基于函数关系的理解.从而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更好地实施监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经营者的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代理寻租行为的建议,以规避其非生产性寻租行为,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9.
陈烜 《市场论坛》2004,(11):19-20
2003年实施的《政府采购法》一定程度上使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得到了控制,但在我国政府采购模式从分散走向集中后,由于采购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政府采购中的寻租有异化的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其中的两种异化现象及从财政监督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会计寻租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租是运用稀缺资源去追求人为地创造财富转移的费用",会计作为一种工具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得会计寻租具有了经济后果。由于会计管制的存在、会计领域产权不清晰、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导致了上市公司会通过会计寻租来达到其自身利益目的不良行为。根据组织行为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动因进行分析,不仅能在深层次了解会计寻租产生的根源,而是对治理和消除寻租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