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琰  肖斐斐  王一峰 《银行家》2012,(10):85-89,7
美国自20世纪初开始推进以自由化为宗旨的金融改革,始终关注改革带来的最大经济利益,使金融发挥了高效的资源配置作用,同时也成为美国经济支柱行业。本文回顾了美国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2010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核心内容,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理念的革新,我国可适度借鉴其立法理念、立法模式和内容选择、机构设置等方面的优质内核,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暴露了美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使美国对其监管理念和监管体系进行反思.<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是美国在危机后进行大规模金融监管改革的立法尝试.新设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防范系统性风险、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加强金融衍生品监管、终结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状况等立法内容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革新.我国应适度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优质内核,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秦洪军  邢成 《海南金融》2012,(12):76-78
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的缺陷。金融危机后,美国加强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从美国提出的改革措施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发挥资本金的作用、推动集中清算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加强监管合作、加大保护投资者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5.
2017年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10周年,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虽未完全消除,但金融领域的伦理规范却已悄然嬗变。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及国际上的一系列金融改革传递出对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这些改革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金融活动中人们的伦理规范。本文借此从金融伦理的视角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揭示在次贷危机以来颁布的部分重大金融政策影响下美国金融伦理的转变,并基于次贷危机的教训阐明伦理道德在金融市场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问题前所未有地成为各国金融当局普遍关注的热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掀起了一场旨在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是刺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然而,危机过后,美国并未简单地采取抑制金融创新的办法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而是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及提高微观金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办法,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市场化的监管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全面强化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最后,本文认为,中国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完善宏观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期,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全面重整美国金融监管架构的改革方案”。该方案的制定历时8个半月,金融改革白皮书厚达85页,堪称自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全面、复杂和系统的金融改革方案,美国金融系统“大手术”的序幕正在拉开。  相似文献   

8.
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共识。文章分别以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为代表介绍了国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改革取得的进展,在借鉴国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改革举措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就完善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当前是我国推进金融创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关键时期。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与美国的金融创新在发展背景和发展路径方面的特点,并借鉴美国金融创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投资银行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历时近两年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此次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证券公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美国此轮金融监管改革及投资银行经营模式转型过程,总结了本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质结果.  相似文献   

11.
陈斌 《海南金融》2011,(1):63-65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出台,被视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重大成果,该法案的生效将对美国及全球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法案在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消费者金融保护与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三大核心内容和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法案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危机前后美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立法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前美国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基本上不予监管,危机发生后,美国进行了立法改革,消除了监管机构的重叠,对场外交易建立了相应的交易制度和监管标准,加大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中美金融衍生品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应当吸取美国在危机前后的教训和监管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衍生品监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发展改革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向纵深发展,开始更多触及体制机制层面。有鉴于此,本文联系我国的实际,就美国金融改革的最新情况做一考察,期望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突破和妥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立法是美国完善金融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一贯模式。《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署是消费者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将给美国乃至世界带来重大变革。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与阻挠,该法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妥协使其目的达成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避免下一次危机爆发的目标并不确定。但对我国而言,美国的改革是一次学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和金融消费者教育等方面先进经验的良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由美国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进程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模仿与追随,包括发展中国家以促进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为目的所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达国家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国际经验表明,虽然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帐户自由化在某些程度上可能对一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因而无论是曾经由于金融自由化而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实行不同程度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本文简要回顾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历程,同时分析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日本自1995年以来为改革金融体制进行了诸多尝试,其主题是引入美国式以直接融资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发展证券市场,实现由间接金融为主向直接金融为主的转变,同时拓展国际市场.但由于在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还要处理巨额的不良贷款,使其改革步履迟滞;更重要的是日本金融业内一直回避竞争,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低,因此尽管在形式上已具备了美国金融模式的框架,实质上还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融资体制.迄今为止,改革从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中国的金融结构与日本有类似之处,而且也面临着处理不良贷款的问题.日本的经验教训应对中国金融结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制度改革具有"危机指向"的特征,"次贷危机"之后的《Dodd-Frank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对美国的金融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机构改革、监管范围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能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本文介绍了《Dodd-Frank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新机构的设立,监管范围的扩大,监管机构职能定位的调整等;并探讨了该法案对联邦和州层面监管者、消费者和金融工具供给者以及金融系统的潜在影响;最后论文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此次金融监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这标志着历时一年多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完成。奥巴马在仪式上说:"这项法案不仅对消费者有利,对整个美国经济都有利。此次改革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力的消费者金融保护。"  相似文献   

19.
饶艳 《金融会计》2013,(11):9-15
金融理财产品的监管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博弈的新课题。面对我国金融理财产品爆炸式的发展,我国的监管体制必须对其作出相应的回应。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应对金融创新先后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对其本国的经济金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借鉴国外金融监管改革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有效规范金融理财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国金融危机中凸显的众多金融消费者利益严重受损的事实使我们意识到,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特性使得金融消费者比一般消费者更为弱势,需要专门的机构和立法予以特别保护。我国对金融消费者尚无准确的界定,金融消费者很难列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畴,其他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内容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可以借鉴美国金融改革的有益经验,逐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