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尽管法国没有象日本那样提出明确的产业政策概念,也没有使用“产业政策”这一专门术语,但实际上有关产业方面的政策始终贯穿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并在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成为国家借以维护经济秩序和协调部门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效的政策工具,而且它还溶合计划化、国有化、地区政策及经济和财政金融政策国家干预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着特殊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晓华 《经济纵横》2022,(11):45-54
面对蓬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各种战略和政策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而规划、引导和支持的前提是对未来产业进行识别和选择。基于创新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理论,本文提出,技术与市场共轭演进,共同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技术与需求的双向互动中作出对未来产业的选择,同时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供给条件。从技术供给看,选择未来产业需要考察技术所处发展阶段,通过专利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未来产业成熟度进行定量、定性评价;从市场需求看,需要考察市场与技术的匹配度、新技术对现有产品的替代能力及是否存在相对确定的新市场需求;从要素供给看,未来产业发展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力、科技创新和产业配套条件的影响。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应兼顾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并结合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特征选择政策工具、支持范围和力度。  相似文献   

3.
匡跃平 《技术经济》2003,22(12):37-38
一、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技术政策又叫行业技术开发政策,是政府所制定的用以引导和干预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是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扶持和推动高新技术的优先发展,并指导和支持国民经济的技术更新、改造和创新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01,(11)
指国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作出的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决定。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1 )经济规划决策。通过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 ,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战略、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教育和科学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提高程度。同时确定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 (2 )政策调节决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根据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制定出张弛有序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对于宏观经济决策而言 ,制定一个时期的产业政策与技术政策十分重要 ,它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出口产品调整能力的提升是优化出口结构的关键维度,而产业政策是实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量化产品层面产业政策,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出口产品调整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调整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效果受产品技术类别、政策类型以及产品可调整路径数量的影响。产品间政策溢出效应分析发现,产业政策在出口产品空间中存在直接效应,并通过“产品关联”路径产生显著溢出效应。为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在产品间的溢出机制,加强政策关联与协调,进一步借助政策调整来提升出口产品调整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再生资源产业特性和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在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关联性的基础上,以产业政策和PLM理论为指导,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构建了包括设计政策、制造政策、消费政策、回收利用政策、需求政策及政府管理政策等在内的产业政策框架体系。研究成果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工业化完成后至今,日本政府对产业政策主要进行了三次调整,成功克服了"增长的代价",形成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但其中的政策失误也部分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出现与创新驱动能力的不足,造成经济发展长期疲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以选择性为主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不良政策效应日趋严重,产业政策亟待转型,日本在工业化后期产业政策演变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应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目标,并在实施手段、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方面尽快转型,实现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应加强构建有利于促进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市场环境,从基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层面推动创新政策转型。  相似文献   

8.
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政策的概念首先产生于日本,它是在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日本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调不同产业间的关系,为适应日本产业总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需要而采取得产业结构政策,二是协调各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它们既能相互合作补充,又能保持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根据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来制定的。一、在经济复兴时期(1945—1960年)产业政策是倾斜生产方…  相似文献   

9.
进口替代,中国外贸模式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替代,是指将国家新增的资源中的大部分用以发展本国暂不具备比较优势但将来具有战略 性作用的产业来实现工业化。有些人简单地认为,对需要保护的产业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对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则可以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它混淆了产业政策和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对某些产业实行保护,对某些产业进行鼓励,这是产业政策的问题。而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涉及到一个发展中国家整个工业化战略中的外贸战略,它们各自具有内在的政策一致性。进口替代下的外贸政策主要是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工业实施保护,并辅之以适当的产业政策,以确保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出口导向战略下的  相似文献   

10.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的加剧,经济增长必须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如何实现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整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结合点主要集中在产业技术政策领域,科技政策通过产业技术政策服务于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1.
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这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要想有效地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应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即较大的产业。为此,应加大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产品和市场、政策和制度、组织和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一、培植支柱产业是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培植具有强大带动和支撑能力的主导产业.从5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有意识地采取各种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推动技术和经济的更快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强化对外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升级未能较好地转化为出口优势,这与对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长期割裂有关,贸易发展与产业发展目标不协调使二者难以有效衔接,进而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探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考察美国产业创新政策可以发现, 美国产业发展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美国政府精心设计规划产业发展路径, 并通过各种法案支持和引导产业创新沿着政府规划道路发展。 其产业创新政策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以强化创新主体和加强 “产学研政” 合作等。 为了使上述产业创新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些辅助性政策, 包括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与鼓励军民融合。 美国产业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的启示包括:逐步从政府直接投资模式向间接支持和激励模式转变; 紧紧围绕提升工业国际竞争力打造产业政策, 避免过度金融化; 努力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重视对产业创新政策的动态调整; 紧抓重点领域, 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产业政策是政府有目的地促进本国产业发展以达到经济迅速增长的政策。产业政策的实现需要经济政策中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促进。各国都有实践经验,但所得效果程度不同。本文试从美国、日本、南朝鲜及印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80年代执行产业政策的实践中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作用以便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制订有所借鉴。一般认为,产业政策既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及产业组织政策,又包括实现目标的各种其它政策和措施。为便于分析起见,本文将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统称为产业政策,而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将经验判断法和龚伯兹曲线法相结合,明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处于成长期,但不同区域产业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2006-2016年我国国家层面310份和省级层面698份政策文本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国家和三大区域产业政策的演化及其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总效力和政策措施演化,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相匹配;推动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规范的政策目标,与产业十年来生命周期演化特点的要求相符合;增加公共文化供给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生命周期演化关系不紧密;但产业政策三大措施得分的排序、人才培养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目标不符合产业成长期的特点.因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未来调整的重点内容有:逐渐减弱财政补贴,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战略部署,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和新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内涵、特征及成长模式,在实践上应避免形成盲目扩张导致的"牛鞭效应"、低端技术重复导致的"挤出效应"、产业关联松散形成的"分散效应"以及产业政策功利形成的"短期效应"。应推进产业有序发展、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和制定有效扶持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就要求我国实现产业政策的低碳化转型,其中包括降低碳排放的狭义转型和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广义转型.其基本思路是,以产业组织政策为核心,以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的发展为重要条件,通过加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必须采取包括实施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普遍性减税、重点实施产业组织政策、大力实施新型产业政策,以及配套实施综合性产业结构政策等在内的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资源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已形成共识,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的发展关系到黑龙江省乃至国家的发展。如何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进行科学的公共政策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大庆经济转型中的公共政策导向关键在于加强地区财税政策支持,优化产业政策并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其中主要包括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范围,建立专项补偿资金,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亚婕  董锋 《产经评论》2020,(1):96-106
产业转移政策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产业转移的技术进步效应不仅是对当前政策效果的检验,也是确定政策进一步实施方向的关键。以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为样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性。结果显示,从全国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而言,承接产业转移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工业一些部门或生产环节的转出,东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是目前产业转移政策下最大的受益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入,同时加速了地区技术进步;西部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入,也会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