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马继迁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135-139
农民工就业质量议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文章利用江苏与浙江农民工调查数据,对两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江苏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显著高于浙江农民工—在就业质量的6大方面总共40项指标中,有32项存在显著差异,且这32项指标均是江苏明显好于浙江。对于该发现,文章从人力资本、企业制度、非正规就业模式、法制环境等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以江苏省13个市的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为研究对象,测算了江苏省各市的农村金融排斥指数,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江苏农村金融排斥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江苏农村金融排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农民收入水平、地区产业机构、农村现代化程度是与农村金融排斥最重要的3个因素。要解决农村金融排斥的问题,需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农村金融发展的内生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庆 《广西经济》2023,(5):48-52
近年来,性别就业差距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保障妇女平等享有经济权益成为共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各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作为有偏性的技术进步,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将重塑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是否能够缩小性别就业差距,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为研究人工智能究竟是强化还是弱化性别就业差距,使用2008—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年份和省级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使用男女性就业率作对照。实证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会扩大性别就业差距,其原因是扩大男性就业率的程度大于扩大女性就业率的程度,由此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下弱化性别就业差距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保险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区域保险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在对江苏各地区保险市场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区域市场的差异主要是源自区域间经济水平、人口数量、教育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据此,本文提出在保持苏南地区发展的同时,加快苏中与苏北地区的发展,实现江苏保险业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考虑非正规就业内部异质性分解了不同就业类型的工资差距来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就业的选择偏误和个人特征后,虽然不能解释正规就业者与非正规受雇者工资差异来源的全部,但两类就业群体工资差异的大部分被个人可观测特征所解释。其中,特征效应占79.3%,分割效应解释了20.7%的工资差异来源;正规就业者和自我经营者的收入差异则完全可以由两类就业群体之间的特征差异来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力市场是竞争且具有一定效率的,政策调节的重点应根据劳动者的可观测特征,实施市场为导向的措施来减少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性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进行了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具有稳健性;在中、长期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扩大对经济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家庭收入风险对中国农村居民营养摄入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森 《南方经济》2012,(10):200-213,227
本文使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分析了收入风险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摄入的影响。两阶段GMM估计结果表明收入风险较大对居民日均热量摄入有显著负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收入风险提高导致居民减少在蛋白质和脂肪方面的摄入。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缺乏社会保障以及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无法有效避免收入风险对基本生活消费的影响,突出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稳定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也很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区域发展战略,然后考察了对外贸易的现状。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贸易开放拉大了区域差距。进而提出建议认为,政府应该平衡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差距,通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等来促进内陆地区的贸易。  相似文献   

11.
李欣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61-65
人力资本和收入差距关系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教育和健康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初始收入差距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居民对教育和健康的投资,从而产生人力资本差距,进而对收入差距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并对其相互影响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use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es to assess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determinan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income mobility in rural China from 1989 to 2006.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ouseholds with lower initial income level, higher share of wage incom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of household members, larger number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ed household members and younger heads are more mobile. Moreover, besides initial income, change in the share of wage income, change in the share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ed household members, and change in average year of education of household memb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ccount for income mobility. These findings necessitate more emphasis on policies that promot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education to enhance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in rural China.  相似文献   

13.
高思安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8,24(10):60-64
文章通过建立农村收入模型,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农村收入差距。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构成农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区域间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和城市非农部门发展水平差异所造成的非农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农民在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能力上的差异是导致地区间农村工资性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田钊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7-12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I. Introduc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04,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replaced its centuries-old policy of taxing agriculture by a new policy aimed at subsidizing agriculture and stimulating rural incomes. To this end, agricultural taxes – standing at around 8 percent of agricultural incomes – were drastically reduced. By now they are abolished in most provinces. Inaddition, farmers growing grain receive a direct income subsidy, new seed varieties and mechanization are subsidized, and la…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增洋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0-15
安徽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跨越式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双重压力.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分析,以及和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作比较,评价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差异,为安徽省处理区域发展中均衡和非均衡关系及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户教育投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乾 《南开经济研究》2005,(6):35-38,85
本文首先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教育投资变动的趋势和特点,并重点分析了收入、教育投资的价格、风险和收益率对农户教育投资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教育投资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农户收入较低,教育投资价格偏高,以及教育投资风险较高和收益率偏低。本文认为,必须加大农村的公共教育投资、完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农村教育投资价格,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户教育投资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总体趋势,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对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