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蔚华 《中国金融》2004,(14):31-32
最低资本金要求是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的全过程中,必须时时刻刻地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8%以上,并通过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强调公开信息披露的市场纪律等外部手段增强资本的硬约束。最近颁布并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体现了这种审慎监管的要求,其实质内涵就是,在强化资本约束的基础上,逐步化解我国银行业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保证商业银行实现健康、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中国银监会于今年2月27日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规定自2004年3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存款人利益。这对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我国银行而言,具有特殊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传统的以速度—规模扩张的商业银行增长模式变得不可持续,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思路,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推动业务创新,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提高赢利能力,降低资本消耗,增强自身积累才是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体系稳健性经营的公认的国际标准,能有效衡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中国银监会提出强化资本约束,将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本约束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如何突破现有资本发展模式,彻底改变商业银行经营策略。是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坚持在资本硬约束的条件下,处理好质量、效益、速度、规模的关系,大力发展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低风险的、资本占用少的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和盈利结构,使商业银行走上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武次冰 《海南金融》2009,(9):9-14,51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以《新巴塞尔协议》为主的金融监管批评不绝于耳,作为《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之一的资本约束有效性也是受到了广泛质疑。本文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风险、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长期竞争力三个方面对资本约束有效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全面评价了资本约束的有效性,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试图指出资本约束今后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庞良 《广西金融研究》2006,(10):20-21,34
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正处于变局中,除了市场竞争加剧和客户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外,最重要的是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2004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意味着巴塞尔协议规定的以风险资本为核心的经营和监管理念在中国进一步确立.银行业监管环境的这一变化,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经营从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模式,向资本约束下的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本文试对资本约束条件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策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积极利用附属资本工具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资本协议规定合格的监管资本包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和三级资本,其中核心资本由股本金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开储备组成,是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基础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贷款损失普通准备、混合型资本债务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工具;三级资本指原始期限不低于2年且受锁定条款限制的次级债券工具,其只能用于抵御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金融形势的影响下,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更高的资本监管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缺口在扩大,资本补充能力受到很多限制,对此,银行业要充分认识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夏志琼 《中国金融》2005,(18):68-68
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金融》杂志从较宏观的角度做了政策解解读。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汇改之后,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汇率变动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资本约束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尽管<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安全度,但在短期内将会加大商业银行资本金压力和影响其盈利能力.因此,扩展资本金补充渠道及改进盈利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今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化资本约束 走向理性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 《中国金融》2004,(14):29-30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传统的依赖规模扩张发展的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3年末,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7.35%,不仅低于巴塞尔资本协议8%的最低要求,更低于国外同业平均12.25%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这不仅与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和规律背道而驰,而且与我国金融市场即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全面开放的形  相似文献   

13.
资本硬约束下如何更好地协调盈利性和安全性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银行盈利与规模增长和资本约束三者的之间的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同时以四家国有商业和11家股份商业银行在1997~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双重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差资产比、贷款比例和资产规模增长率对银行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呆准金比率和资本比例显著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上市对银行盈利能力具有正面影响,但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14.
建立资本约束机制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超良 《新金融》2004,(10):3-5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规模扩张难以有效约束,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居高,银行风险不断积聚,资本充足率下滑,制约了商业银行持续和健康的发展,严重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今年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约束来控制银行风险和保证银行体系稳定,同时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交通银行要以贯彻落实该办法为契机,通过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和公开上市“三步曲”,稳步推进内部改革,建设一个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5.
机遇背面是挑战。随着这次名义利差的加大,商业银行经营压力也随之相应加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本必须覆盖风险命题的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资本的配置,银行资本管理实质上等价于风险管理,资本约束实质上就是风险约束。资本软约束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仅仅致力于资本充足率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风险约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的瓶颈。只有从制度、技术和经营战略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尽快实现成长模式由资金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中国商业银行才能在效益、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7.
资本必须覆盖风险及资本充足率、资本回报率要达到一定水平的要求,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约束、股东约束、资本约束和市场约束。为了适应要求,各家银行已经由高资本消耗、粗放式经营向追求资本使用效率、集约化经营转变,并将此作为今后业务转型的基本模式。尽快实现由资本约束的被动性管理向主动性管理转变、由外部强制性约束向自我约束转变是当务之急。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市场营销人员要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理解政策,加强自我约束,使之成为自觉意识与主动行为。  相似文献   

18.
陈小宪 《银行家》2011,(10):52-56
"巴塞尔协议Ⅲ"和美国"多德-佛兰克法案"的出台推动全球银行业发生划时代变革。中国银监会出台的新监管标准更是提高了对资本监管的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外延式粗放、高资本消耗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强化资本管理,推动战略转型,走向理性经营时代已成为未来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强资本约束下商业银行的理性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坚持科学的资本管理,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胆略、拼搏的精神,中型银行必将在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中阔步跨入前列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进入强资本约束时代十一五期间,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获得了巨额战略股东注资和资本市场融资,再加上宏观经济总体上处于高速增长区间,因此绝大部分银行都实现了效益、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内外部经营环境已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转型。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本文探讨了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即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到内涵集约型增长;二是要转变风险管理模式,即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制和风险管理技术等方面重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三是要转变绩效评价体系,即从传统的以当期账面利润和不良资产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转变为以RAROC和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