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忠 《金融纵横》2005,(3):7-12
对于中国贫困的农村地区,多年来政府都是采取的“输血”政策:通过农村信用社管制下的低利率贷款、农发行政策性贷款、支农再贷款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问题。以期脱离贫困陷阱。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外出务工者的出现.使农民工汇款成为贫困农村地区资金输入的又一重要来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贫困地区越“输血”就越贫困,资金通过各种形式逃离贫困地区,“输血”的强度跟不上“抽血”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农户普惠金融指数和生计资本指数,运用期望贫困的脆弱性(VEP)测量方法测度农户贫困脆弱性状况,检验普惠金融“赋能”以阻断返贫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利于降低农户尤其是非相对贫困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普惠金融可通过增加生计资本即“赋能”的途径以降低贫困脆弱性,且该中介效应对于相对贫困农户更为显著,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较强的中介效应,普惠金融向生计资本的转化依赖于良好的家庭内外部环境。因此,在运用普惠金融治理相对贫困问题时,政府应注重创造良好条件来提升农户运用金融资本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阻断返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责任形式为视角,借助来自江苏省315户农户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实证研究政府主导型小额贷款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对我国小额贷款的扶贫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相比于需要外部赞助的非政府组织以及目标偏移的小贷公司,由政府主导的小额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的贫困脆弱性。随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用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主导型小额贷款逐步由“团体责任为主”转向“团体责任与个人责任共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对缓解贫困脆弱性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个人责任贷款,而非团体责任贷款,且这种缓解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属于“浅层贫困”的暂时性贫困户身上。因此,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应关注前期慢性贫困户,加大对其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主导型小额贷款在持续减贫的“深度”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步伐.尽快改变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2006年以来,沧州市积极开展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方式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这一措施,进而放大资金规模、效益,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到了“贷得出、收得回、效益显著”,达到了群众、政府、金融机构三满意。  相似文献   

5.
从贫困概念、贫困测量方法和贫困发生率三方面开展历时分析和跨地域比较,可刻画出工业革命发生200多年来全球贫困面貌的演变。在概念方面,人类对绝对贫困的认知从“一维”转向“多维”,高收入经济体逐渐重视相对贫困,后转向关注多维相对贫困。在测量方法方面,绝对贫困的测量侧重基本生存需要,相对贫困的测量侧重收入不平等,两种方法逐渐融合。在贫困发生率方面,按照基本生存需要的测量标准,200年来全球极端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20世纪中后期高收入经济体的极端贫困发生率降至极低水平,而按照更高水平的测量标准,中、低收入经济体的绝对贫困问题始终挥之不去,即便高收入经济体依然有一定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概念离不开一个反映基本生存需要的“绝对内核”。应全面理解贫困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并注意贫困测量方法的国情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老年贫困是一个世界问题.与城市相比,主要有三个原因导致了中国农村老年贫困现象更加突出.针对农村的老年贫困现象,需要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其所保障的内容主要有四点.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参与者主要有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  相似文献   

7.
如何放大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总量,加快贫困农民的脱贫步伐,一直是政府财政和扶贫开发部门研究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实施的“周转棚”、“周转畜”对有条件地方的扶贫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也较明显。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各地资源条件、经济状况、人员素质和项目选择等方面的差异。也有一部分该周转的项目没有周转起来,造成财政扶贫资金沉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西县是贫困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村经济总量小,财源单一,后继力量不足,财源建设举步为艰,乡级财政十分困难,至99年末全县仍有6个贫困乡镇32个贫困村4.5万贫困人口。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条:第一,农业生产条件很差,  相似文献   

9.
破解贫困农民资金短缺问题.加大信贷投入是一条重要途径。而切实改善贫困农民的资信状况,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的主观意向性.改变农村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信贷观念.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旧中国,没有土地的农民,因贫困而沦为乞丐,甚至饿死人、冻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政府不闻不问,新中国成立后,每户农民都分得了土地、住房,只要国家政策对头,农民勤奋耕耘、勤俭持家,在风调雨顺之年,温饱是满有保证的,而且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民政部门、扶贫办公室,专司救济和扶盆工作,民族地区除民政部门外,还有民委部门过问救灾、扶贫等事宜,因此,新中国的贫困问题,是农民在具有基本生存资料条件下,或因天灾人祸,或因人口增长过快,或因生存环境恶劣,或因政策导向失误与工作不平衡等因素,所造成的缺衣少食,还未达到温饱界值的贫困,这与旧中国的贫困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