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在梳理了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相关定义和国内对于价值链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相关研究后,对于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虽然价值链理论与全球价值链理论都是指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的集合,但是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形式类似但是不可简单的等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出发,简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及其发展、价值链的升级,并且总结了现有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战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间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国家层面的延续。本文通过古诺竞争模型证明,贸易战是产业竞争、全球价值链竞争在国家层面的反应和延伸,不断缩小的收入差距对两国贸易形成支撑,客观存在的技术差距导致价值链分工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本文构建了形成价值链上的关键行动者、培育国内价值链、价值链全球布局、国际外包政策在内的四个维度,从而提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选择包括尽快制定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计划、基于全球产业链的演化趋势培育区域性“链主”、构建内外统一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发挥本土市场规模优势集聚高端要素。  相似文献   

4.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性质,并对收入的形成、竞争力的衡量和贸易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价值链创造了财富,但不同国家的财富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全球价值链也改变了竞争力的意义,使得竞争力的衡量更加侧重于企业的跨境生产;全球价值链加深了国家之间的依赖,政策合作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对北京的100强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阶段和运用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对外投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对外投资发展缓慢,呈现出以绿地投资为主、香港为主要投资地区、投资行业多元化且对外合作发展迅速的特征,大部分的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且以生产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为主,由此,提出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企业对外投资可选择的5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吕越  罗伟  刘斌 《金融研究》2016,432(6):81-96
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跃升的问题。通过采用2001-2011年中国与其他41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数据及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和地位,并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对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度和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决定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度的关键因素。当融资约束较少时,可以带动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升级;如果融资约束较大,则会引致产业向价值链低端偏移。此外,出口目标市场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会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跃升,实施出口“地区多元化”的贸易战略将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方宏 《中国外资》2009,(6):16-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价值链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再构,为发展中国融入全球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嵌入后的种种陷阱以及升级的压力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理论入手总结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动因,认为价值链之所以能从企业内部发展为全球价值链是因为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跨国公司战略转型、模块技术发展以及追求集成经济等。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尽管目前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参与度最高,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正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世界各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大同小异,这意味着在中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可以采取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相...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价值链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再构,为发展中国'融入全球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嵌入后的种种陷阱以及升级的压力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理论入手总结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动因,认为价值链之所以能从企业内部发展为全球价值链是因为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跨国公司战略转型、模块技术发展以及追求集成经济等.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不断发展,而一个基于规则的、开放、透明和非歧视的全球贸易体系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全球价值链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其脆弱的一面。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全球价值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间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贸易统计及相关研究的困难,潜在的就业岗位损失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全球价值链(GVC)是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标准化进程的加快,生产过程的片断化与国际空间重组使得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全球价值链将世界各国的企业链接起来,形成了价值创造共同体.为了有效协调每个国家的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行动,把持着价值链战略环节的企业凭借着产业资本或商业资本的实力,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管理和协调全球价值链各参与企业的增值行为.治理者根据产业性质与参与企业的生产和供应能力,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理,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慢全球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本文基于UIBEGVC和World Bank数据库,以全球59个国家为样本,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一国金融发展与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一国金融规模、效率和开放的提升将增进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长度和地位;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长度越长,越有利于其金融开放而抑制其金融效率;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越高,越有利于其金融效率发挥而制约其金融开放。在长期,一国金融效率与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长度和地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一国金融开放仅与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一国金融规模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不存在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WIOD),实证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提升国家或产业的全球价值链长度、前向参与度和后向参与度,但是会降低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并经异质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创新能力作为中介渠道显著增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门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一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全球价值链既是价值创造形式的空间重构,又是生产体系在国际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全球价值链形成的过程,也是同步产生和形成相应治理模式的过程。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5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对全球价值链情境下的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知识距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Johnson Neyman法对知识距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知识距离情况下,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结构性嵌入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在高知识距离下,结构性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全球价值链关系性嵌入对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随着知识距离的降低,关系性嵌入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可见,知识距离在全球价值链网络嵌入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降低与全球价值链合作企业间的知识距离,可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为APEC北京峰会的重要成果,加强全球价值链合作得到各成员经济体的一致赞同,并被写进会议宣言。全球价值链合作该如何理解?它对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互联互通将担任怎样的角色,产生何种影响?在APEC会议期间,官员与学者们给出详细阐述。亚太成为全球价值链连接最紧密地区"有关在APEC加强全球价值链合作的倡议得到了所有成员一致赞赏,包括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  相似文献   

17.
价值链链接关系的深化大大扩展了企业内生性成长所需的资源空间,租金的追求是其动力机制。本文基于价值链关系,探讨了全球价值链中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问题,其竞争优势的强弱取决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特征。同时,笔者用租金理论分析了各环节的创新行为,通过深入的研究,对不同价值链形式的租金作出分类,阐述了其经济效应,从理论上论述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外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笔者以2005—2013年间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中国《物权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通过实证检验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变化,揭示二者的影响关系及其机理。结果证实:中国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显著推动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其间发挥关键作用的是改善融资约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通过提高企业债务融资能力、调整企业负债期限结构和改善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三个渠道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以来自中国《物权法》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揭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影响机理,拓展了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丰富了“法与贸易”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为通过法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全球生产分解模型,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全球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会对经常账户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全球失衡,且采用上游供给的前向参与对全球失衡存在正向作用,而采取下游需求的后向参与对全球失衡具有负向作用,即不同参与方式对全球失衡具有差异化影响。本文还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深浅复杂程度差异、产业类型参与差别对全球失衡均具有差别化影响。本研究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等国家间不必要贸易争端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全球产业链竞争发展的新形势给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挑战。本文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实践和内在规律变化的分析,结合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的研判,提出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如何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