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纳粹集中营里,一个囚犯有没有维护自己尊严的可能?这是凯尔泰斯在小说《无命运的人生》中想回答的一个问题。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柯韦什的“虚荣心”,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和描述,向我们表明:尽管在集中营过着非人的生活,忍受着极大的屈辱,主人公并未因此而放弃人的尊严。他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用或明显或隐蔽的方式,来反抗野蛮暴力对人的尊严的取缔。  相似文献   

2.
意志自由是对道德义务的自觉,道德信仰是意志自由的表现。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正是在对自然必然性的超越过程中,人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展现。道德信仰是自由超越必然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席勒以为暴力是一种毁灭人性的力量,人性与暴力不相容,卡夫卡在他的小说《在流放地》指出,极权加技术使人丧失人性。纳粹集中营和卡夫卡笔下的流放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凯尔泰斯小说《无命运的人生》中,集中营里的囚犯却没有丧失人性,他们用各种类型的“固执”,使自己作为人活下去。“固执”是他们对集中营的一种反抗,反抗暴力对人和人性的摧残,同时也证明他们是人,并具有人性。人性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这是小说想表达的一个思想。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爱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优秀的象征主义小说。主人公对他的公事包的态度的转变具有深刻寓意。作品通过公事包在不同时期所装物品的不同,对病态的、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鞭挞,揭示了西方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生活日益空虚、无视人的尊严、践踏人性的社会现实,探讨了人类在发生危机和寻求自我本质时的苦闷与彷徨。  相似文献   

5.
人的尊严是一个关乎人的主体性意识和人的价值何以实现的哲学问题。当我们提出人的尊严由谁给定这样的命题时,我们试图通过历史的考察去发现人类在使人的尊严逐渐走向自足的同时,强调个体对非工具性存在及个体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和正义的要求。而在当今社会要我们学会与他者相互尊重,从他者中获得尊严,从而使人的尊严才会真正具有普遍主义意涵。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人为本,既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实现的过程。公平正义是人的尊严实现的基本前提,自我实现是人的尊严实现的根本方式,保障民生是人的尊严实现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指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存在、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大学生人格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大学生自觉性;以人为本,关心人,关心人的利益,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以人为本,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大学生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基本内涵 何谓"人文"?"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中有一群具有矛盾分裂心理精神特质的“零余者”,人格中纠缠着青春与迟暮,情欲与理智,骚动与退缩等多重心灵冲突,即“敞开”心理与“自闭”心理的对立。本文试图以主人公的性格气质,心理情绪,个人精神禀赋等自相矛盾的心理因素为考察点,旨在发掘其心理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一支批判现实的文学新军———"愤怒的青年"在英国出现。约翰.韦恩的《每况愈下》是此次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作品。主人公查尔斯.兰姆利迈出大学校门后,试图反抗传统社会,拒绝所受教育所提供的机会,在残酷的阶级制度下保持个人尊严。最终他痛苦地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而曾拼命抵制的那些东西却强烈地诱惑着他的灵魂和肉体。韦恩的小说中充溢着维护个人尊严、反传统、自我选择等思想,在当代英国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袭警事件的频繁发生似乎给人们传递了一个信号:警察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能保护老百姓?袭警行为是对执法尊严的践踏,要预防和遏制袭警事件的发生,需要改革现有的一些制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警察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一块牛排》是杰克·伦敦拳击系列小说的代表,讲述了曾经的重量级冠军拳击手汤姆·金职业生涯由盛转衰后的悲惨故事。身为一名社会主义作家,伦敦借主人公汤姆在物质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遭受的劳动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和自我的异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人际关系的冷漠及人对适者生存法则的无奈,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然而,伦敦在作品中不自觉地注入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维护了白人至上的种族优越观,不能不说暴露了其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既是一种表面状态下景观式的现象,更是一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走向,所以教育自然会受到全球化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教育来说,教育学话语应具有自身的民族文化性格,同时它又应具有开放性,所以教育学者应有一种教育"自觉"感。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内在沉淀,文化自信是外在表现,两者之间互为表里.文化自觉是魂,文化自信是魄,只有增强魂魄,才会有清晰的认知和强健的认同.新时期发展理性的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图说天下     
《企业家天地》2010,(2):12-13
1 1月27日,波兰在位于波兰南部的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举行仪式,纪念集中营解放65周年,当天也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二次大战期问,包括大批犹太人在内的约110万人在此被杀害。  相似文献   

16.
心智模式是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经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套思维行为的模式。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将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某个固定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所发生的问题,并用习惯的方式予以解决。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心智模式,这既是教育的功劳,也是此人在特定生活工作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心智模式优劣关系到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成败。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或某物索然无味,就很难深刻,甚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在体育教育和活动中,体育兴趣最能反映学生的自觉学习性和积极性,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知识经济更强调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凸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因此,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典籍多以“御”来说理言事,在《淮南子》的说理中,“御”作为一个包括车、马、术、人各方面在内的整体意象而被作者有意识地反复运用,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具有艺术高度和自觉意义的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人》中的主人公构建个人身份经历了扭曲的自我身份、自我身份的转变、找到自我身份的过程。在明白自己的身份后,主人公下定决心要做真正的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